于潔麗
(新疆電視臺,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淺談服飾視覺效果對主持人形象的作用
于潔麗
(新疆電視臺,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服飾作為電視節目主持人重要的副語言手段,在視覺效果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義。主持人應當充分把握節目的定位和特點,根據主持人的氣質特點和節目的需要,選擇適當的服飾著裝。遵循節目至上的原則,樹立正確的著裝意識、培養服飾搭配技巧,有助于塑造和提升主持人的形象氣質。
服飾語言;視覺效果;主持人形象;定位塑造
服飾不僅能夠反映一個人的性格特征和文化品位,還代表著一定的民族特色和精神狀態。尤其是對于電視節目主持人來說,從發型到裝飾、從色彩到圖案,無一不給觀眾造成強烈的視覺傳播效果。服飾本身是一種非語言的傳播符號,具有直觀的、可視的交流作用,從服飾能夠判斷一個人的經濟狀況、文化修養、社會地位、民族歸屬、興趣愛好等綜合情況。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政治體制、不同的社會環境,服飾總是準確地反映了特定時期的歷史文化。[1]人們希望通過服飾的修飾作用來準確地定位自己,增進自己的個人形象和氣質,向他人展示自己的內涵和修養。同時,服飾也是重要的社會禮儀,有著源遠流長的服飾文化。在不同的場合應當穿戴恰當得體的服飾,以適應社交場合的需要,營造和諧的人際關系。
視覺是在光的作用下而得到的感官結果。視覺觀察并不是一個簡單的行為過程,而是基于復雜思考之后對事物的再呈現,是觀察者主觀思想的體現。主持人所追求的視覺傳播效果,是加深觀眾對其的印象,讓更多的人記住傳播的信息。與音樂和舞蹈一樣,視覺語言也能夠激發人們的感受和直覺,成為一種容易理解的交流方式。視覺具有直觀的再現功能,把信息以畫面的形式直接傳遞到觀察者,形成強烈的主觀感受。真實的信息和情感能夠影響到人們的思想行為,引起持續的關注和思考,在某種程度上具有一定的說服作用。作為電視媒介的主要傳播方式之一,主持人服飾的非語言符號,在傳播的視覺效果上遠比語言符號更直接、更有視覺沖擊力。
隨著廣播電視行業發展的日新月異,主持人在電視節目中的地位也日益突出,成為觀眾和節目之間實現有效溝通的重要橋梁。既要能夠營造和把握現場的氣氛和節奏,又要照顧到節目的形態和特色,以獲得觀眾的欣賞和認可。主持人風格化是近年來在電視節目行業中逐步興起的,主持人的風格代表了節目的品牌和定位,反映了節目的整體制作風格。因而主持人的親和力、感染力以及人格魅力顯得至關重要,一個優秀的主持人往往善于與觀眾之間實現有效互動,為節目增光添彩。
主持人的形象不僅需要借助于發型、服飾、化妝、道具等手段,同時也離不開舞臺現場的燈光布景、音響特技等效果的烘托。而作為塑造主持人形象最主要組成部分的服飾,成為主持人與觀眾之間進行交流傳遞的無聲語言,代表了節目的整體形象和內在涵養。與廣播節目不同,電視作為一種視覺藝術,觀眾的關注點并不局限于節目本身。電視節目的主持人在滿足觀眾聽覺享受的同時,還應在視覺感官上做到吸引觀眾、尊重觀眾、給觀眾美的享受。讓服飾充分發揮出無聲語言的魅力,反映主持人的形象氣質和人文涵養,提高節目在觀眾心目中的地位,拉近節目與觀眾之間的心理距離。例如,2011年央視春晚,董卿身穿一件寶藍色連衣皺褶長裙褲,搭配了一條金色的腰帶,和“春晚”暖色調的大背景很協調,很好地突顯出了董卿的干練和氣場,明顯區別于其他春晚主持人的傳統著裝,有引領潮流的時尚感,也充分展現了董卿的外在形象和內在氣質的完美結合。
電視節目向觀眾同時表達著三種不同的語言,有聲語言、肢體語言和服飾語言,三種相輔相成、相互配合,共同營造節目的范圍、把握節目的走向。其中有聲語言和肢體語言能夠實現即時的互動配合,對觀眾產生明顯的視覺沖擊效果。[2]而服飾作為一種無聲的語言,包含了豐富的內容和信息,反映了節目的風格定位、內容思潮以及主持人的意識觀念。觀眾通過主持人的服飾,可以對節目有一個大致的判斷,形成某種主觀印象。而主持人恰當地運用服飾語言,將其與節目的內容風格相結合,能夠進一步加深觀眾對節目的記憶,提高節目的信任度和滿意度。
服飾有著鮮明的時代感和人物個性。對于電視節目主持人來說,服飾應當不僅要突顯出其個性氣質,更要滿足節目的定位和風格。主持人的個性與普通人的個性有著本質的不同,而是與節目息息相關的復合體,體現了節目工作人員集體智慧的結晶。[3]服飾應當從觀眾的審美需求出發,結合節目的風格定位以及個人的形象氣質,進行恰到其處的選擇搭配。通過服飾語言的表達效果,將主持人與節目有機地融合為一體,彰顯節目獨特的風格和個性。例如,央視的主持人尼格買提,在《開門大吉》欄目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勝利70周年的特別節目中,著裝非常符合節目風格和主持人的特點,尼格買提因節目需要有一些特定的手部動作,所以他穿的黑色條紋西裝選擇了在袖口處加黑色閃亮的裝飾與節目特點搭配的十分協調,既大方又不失靈動和時尚。
塑造主持人的形象,要立足于節目的風格特點,在服飾著裝上要遵循節目至上的原則,一切服從觀眾和節目的需要。服裝是主持人表達工作內容的有效工具,也是展現自我魅力的媒介和平臺,恰當的服飾著裝,能夠更好地襯托文化內涵、審美情操和素質修養,有利于提高個人形象。作為備受關注的公眾人物,主持人應當努力提高自己的職業素養,樹立正確的著裝意識,培養服飾著裝的搭配技巧。隨著電視節目發展的多元化,各種各樣的節目層出不窮,尚未形成較為統一的著裝規范要求。[4]
新聞類節目由于涉及國內外重大事件、政治經濟、軍事民生,在某種程度上代表著政府的權威和公信力,通常要求著裝成熟、穩重、大方,飾品也要求簡潔甚至沒有。同時還要注意服飾風格的與時俱進,在注重穩重的同時又不失親民的效果。尤其是女性主持人,需要根據自己的特點和氣質以及節目內容選擇穿衣搭配的技巧,以展現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女性美。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的播音員邢質斌的服飾多以灰色和淺黃為主,采用傳統西裝內搭襯衣、無配飾;隨著時代的發展,李瑞英、李修平則是注重色彩、款式及配飾的搭配,服裝的款式和顏色也因臉型、氣質的不同有明顯不同,更好地體現出個人的風格和特征;而新生代李梓萌和歐陽夏丹等這些年輕主播的服裝款式、色彩搭配更為豐富,時尚感更為強烈,較之前更加個性化。
而綜藝娛樂類節目則以輕松幽默為主,主持人在服飾著裝方面顯得極為寬松,有著廣闊的自我發揮的空間。尤其是在全民追星的大環境下,服飾副語言的作用甚至會影響到節目的收視率。主持人可以盡情地彰顯個性、追逐時尚。
服飾是文化內涵和思想行為的重要反映,有效地利用好副語言的功能對于電視節目主持人來說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恰到好處地運用好服飾語言,讓觀眾能夠簡明扼要地讀懂服飾語言,不僅有助于提高主持人的個人形象,也有利于電視節目的發展和收視率的提高。同時,注意節目主持中的親民化路線,順應時代的發展做到與時俱進,努力提高文化內涵和個人素養,塑造觀眾認可的個人形象。
[1] 田雪.淺談服裝造型對節目主持人形象塑造的重要性[J].輕工科技,2013(02).
[2] 杭曉玲,于凡,奚宏偉.論廣播節目主持人的素質[J].劇作家,2007(02).
[3] 王萌蒙.淺談電視節目主持人的著裝藝術[J].美與時代,2003(12).
[4] 左晶.淺析電視主持人形象設計風格的定位[J].云南藝術學院學報,2008(03).
G222.2
A
1674-8883(2015)18-009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