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慧
(義烏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浙江 義烏 322000)
新媒體環(huán)境下高校思政工作創(chuàng)新研究
呂 慧
(義烏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浙江 義烏 322000)
在新媒體蓬勃發(fā)展的大環(huán)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zhàn),如何利用新媒體提升大學生思政工作,值得研究。
新媒體;思想政治教育;機遇與挑戰(zhàn)
新媒體是相對于傳統(tǒng)媒體而言,互聯網和手機是新媒體最常見的表現形式,也與大學生生活息息相關。在新媒體發(fā)展勢如破竹的形勢下,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新媒體的優(yōu)勢開展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已成為重要課題。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漸漸擺脫了傳統(tǒng)的說教式教育,而開始借用互聯網、手機等載體在潛移默化中對大學生進行滲透式教育。新媒體豐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載體,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機遇。
(1)新媒體帶來大學生思政工作觀念上的轉變。傳統(tǒng)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采取書本教育、硬性灌輸的簡單粗暴模式,不注重學生真實想法的反饋,一味采取填鴨式學習,結果使得大學生提起思想政治教育就產生極大的抵觸心理,適得其反。新媒體作為一種新興的事物從興起之初就廣為大學生接受和認可,其傳播廣度和影響深度都非傳統(tǒng)媒體之所及。高校已逐漸注意到新媒體對大學生巨大的影響力,而有意識地利用這一媒介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2)新媒體為大學生思政工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內容?;ヂ摼W包羅萬象,各種新鮮事物都可以一覽無余。學生在接觸新媒體的同時,也接觸到了形形色色的各種信息和內容。高校工作者可以利用新媒體的便利性,有意識地選取一些與大學生實際生活相貼合的素材對其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正是由于新媒體獲取信息的便利性,才使得思政工作有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原材料。
(3)新媒體加強了師生之間的反饋和交流。與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不同,新媒體的出現使得高校思政工作者可以及時有效地監(jiān)控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和心理狀況。以往的高壓教育往往使很多學生“敢怒不敢言”,雖有反對意見卻找不到合適的發(fā)泄口,導致信息交流的不暢通,也加深了師生之間的隔閡與誤解。而今新媒體的出現使得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微博、微信、論壇、貼吧等多種形式表達想法和提供建議,從而有效地提升了大學生對思政工作的參與度。
(1)新媒體海量信息給大學生帶來諸多不良影響。新媒體在為大學生提供便利的同時,網絡平臺的各種良莠不齊的海量信息也給大學生思政工作帶來了新的難題。首先,大量涉及黃賭毒的負面信息可以輕易地被大學生檢索到,由于大學生行為價值觀都還處在不斷完善的過程中,極易受到此類不良信息的影響,從而荒廢學業(yè)、誤入歧途。其次,很多大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不可自拔,甚至曠課徹夜打游戲,嚴重影響高校的正常秩序,也對大學生身心健康造成了極為不利的影響。最后,新媒體的網絡交流平臺阻斷了大學生現實生活中面對面的交流和溝通,使得大學生社交能力逐漸減弱,在網絡虛擬空間尋求慰藉,在現實生活中卻患上了“社交恐懼癥”。
(2)新媒體給高校思政工作者帶來了巨大挑戰(zhàn)。高校思政工作者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實施者,在新媒體的大環(huán)境下,更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適應時代的潮流,跟上學生的步伐,不然就會被歷史的洪流所淘汰。首先,新媒體環(huán)境下高校思政工作者應不斷提高自身的現代化素質,熟練使用新媒體工具,熟悉新媒體的多種傳播渠道,懂得運用新媒體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和媒介,以更好更快更高效地開展工作。其次,高校思政工作者應防微杜漸,注意防范新媒體給大學生帶來的一些不良影響。諸如引導大學生瀏覽一些健康有益的網絡信息,在與大學生接觸時多提醒他們杜絕跟不良社群的聯系,多運用一些正面事例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大學生。再者,新媒體帶來的娛樂化思想會擾亂大學生思政工作的嚴肅性。娛樂至死、娛樂至上的思想隨著新媒體的出現也開始逐漸影響著大學生。凡是學校宣揚的正面的積極的向上的思想都會被娛樂化,玩笑化,這使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嚴肅性受到了來自新媒體的極大挑戰(zhàn)。
(1)迎接挑戰(zhàn),主動搭建新媒體交流平臺。新媒體已經是大勢所趨,悖逆潮流倒不如順應時勢,主動為大學生搭建新媒體的交流平臺。為了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高??梢詮慕逃康某霭l(fā),搭建符合大學生興趣喜好的交流平臺,一方面方便了學生就學校事務進行交流;另一方面也方便思政工作者及時監(jiān)控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新媒體交流平臺的形式可以是多樣的,如微信群組、微信工作號、官方網站、論壇、貼吧等,其內容可以在不違反基本原則的情況下加以放寬,以避免學生對其產生抵觸心理。思政工作者可以在新媒體交流平臺上與學生拉近距離,成為朋友,這樣更利于將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到日常生活中去,做到隨時隨地教育。
(2)新舊結合,有效整合傳統(tǒng)教育模式和新媒體的契合度。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如課堂教育、宣傳欄、書本、板報、櫥窗、海報等雖然在新媒體的沖擊下,遭受了一些非議和反對,但其對學生產生的影響也是不能忽略的。學校作為一個學生集中受教育的場所,學校氛圍的營造對學生的思政教育有著不可小覷的影響。而課堂又是學生的主要活動場所,必須利用課堂的良好氛圍集中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新媒體的介入使得傳統(tǒng)課堂變得更加豐富多彩?,F在高校普遍采用多媒體課堂也正是看到了二者結合的便利。
(3)革新理念,將新媒體思維帶入到思政工作的方方面面。思想決定行動,理念的革新才來帶來觀念的改變進而引發(fā)行動的發(fā)生。高校應從理論高度給所有思政工作者提供學習的平臺,先讓他們從內心接受新媒體、認可新媒體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良好契機,改變部分教師的固有觀念。有些思政工作者對新媒體帶來的不良影響諱莫如深,不能更好地利用新媒體這個平臺為自己的工作增光添彩,而且會阻礙整個學校工作的進程。所以,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理念的革新對做好大學生思政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1] 王傳中.新媒體對大學生生活、學習思想的影響[J].高校理論戰(zhàn)線,2009(7).
[2] 吳明永.新媒體環(huán)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2(15).
[3] 楊明剛.新媒體對高校學生的影響及對策[J].教育探索,2013(9).
G651
A
1674-8883(2015)18-02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