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銘倩,鄭文燁
(南京農業大學,江蘇南京 210095)
?
水稻主產區肉牛養殖效益分析與建議
——基于對湖南沅江的典型調查
劉銘倩,鄭文燁
(南京農業大學,江蘇南京 210095)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牛肉的需求量大大增加,肉牛養殖前景可觀。該研究通過對湖南沅江的養殖場的典型調查,了解目前肉牛養殖的成本、收入等情況,總結水稻主產區的肉牛養殖大體情況,探討了水稻主產區肉牛養殖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結果顯示,環境友好型的肉牛養殖對當地環境生態治理和對當地居民就業與收入等方面的社會效益影響。當地的肉牛養殖雖存在養殖規模小、廢棄物處理不當等諸多不足,但是有較為可觀的經濟效益,并附加一定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水稻主產區;湖南沅江; 肉牛養殖;經濟效益;秸稈利用
近幾年,城鄉居民對牛肉的消費在不斷增加[1]。據報道,2013年1月至4月,我國牛肉進口量猛增至7.5萬t,是2012年同期的10倍多。根據前人調查預測,2015年我國牛肉總消費量將達到900萬t,2025年將達到1 338萬t。可見,牛肉的消費市場增速很快,整體的市場發展樂觀,肉牛養殖前景看好。
南方水稻主產區每年水稻收割后出現大量剩余秸稈,傳統直接焚燒的方法造成了嚴重的空氣污染和資源浪費[2]。筆者調研發現,肉牛養殖場每年可以消耗大量的廢棄秸稈,用以作為牛飼料。這為處理廢棄秸稈提供了一條有效途徑。
由于政策傾斜和特殊國情(我國以黃牛為主要牛種)等客觀條件,相關方面的調查研究主要都集中針對于北方小麥主產區和草原牧區。相較北方地區,南方水稻主產區的肉牛養殖總體規模雖然相對較小,但南方有著悠久的養牛歷史,并且隨著南方經濟迅速發展,流動人口數量逐年攀升,市場需求也相應大幅上升。項目調查地湖南省沅江市位于南洞庭平原,常住人口74.46萬,其中耕地面積 62 918.95 hm2,是雙季稻主產區,水稻種植面積8萬hm2,按照每公頃產生9 000 kg稻草(干)計算,每年產生72萬t干草,為養殖肉牛提供了豐富的飼料。根據2013年統計,該市每年消費牛肉約100萬kg。在當地發展肉牛養殖,市場前景可觀,并且可以消耗大量廢棄秸稈,減輕焚燒帶來的空氣污染,提高資源的有效利用,我們主要對當地肉牛養殖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進行分析,了解目前肉牛養殖的狀況,發現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安全臺肉牛養殖場位于湖南省沅江市白沙鎮。安全臺養牛場占地面積約0.2 hm2,目前有牛舍3棟(每棟約450 m2),草料棚2棟(每棟約250 m2),房屋與建筑一共約80萬元;有粉碎機2臺,鍘草機2臺,加上供水供電等設備,機器設備共約20萬元。養殖場目前共有4名員工,其中飼養員2人,儲備草料和管理2人,4人中大專以上文憑1人。2014年沅江市白沙鎮安全臺養殖場主要購進架子牛育肥,目前存欄牛200頭,預計今年出欄150頭。養殖場所用飼料主要有精細料和玉米稈、稻草、秸稈等粗飼料。該養殖場的銷售方式主要是直接販賣給屠宰場進行屠宰銷售。除肉牛銷售外,養殖場目前沒有副產品收入。 養殖場的牛糞主要是直接排放到附近水稻田里,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肥田的作用,但廢棄物沒有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2.1 成本分析據調查了解,湖南沅江安全臺養殖場通常批量購進幼牛,育肥期約22個月。每天每頭幼年期的牛平均吃2.5~4.0 kg玉米稈(稻草、秸稈、花生藤或地瓜秧),可以加少量酒槽或其他一些雜草,另需精細料1~2 kg,(玉米面65%,麥麩15%,豆餅或棉餅、菜籽餅任選一樣15%,預混料5%)。另外,30頭牛每天還需要0.5 kg食鹽,主要用于消毒。育肥期每頭牛每天需干草4~6 kg,后期追肥每天需干草6~8 kg。購入一頭體重175 kg左右的改良牛,需4000元左右,每月平均需要秸稈75 kg左右,折現金約20元。需要精細料平均每月120 kg左右,折現金180元。
為了達到防疫的目的,牛場會定期清理,一般兩星期牛舍消毒一次,牛進圈后間隔一周開始驅蟲,初次與第二次要間隔4天,2次即可以去驅清。牛的疫病預防和食鹽費用,按30元/日計算。飼養200頭牛需要飼養員2人,儲備草料和管理2人,人均工資每月按2 900元計算,每頭牛的人工費約58.3元/月。
從購入牛犢到牛出欄周期約為22個月。依據上述數據,可計算出每頭牛的飼養成本[3],見表1。

表1 每頭牛的飼養成本情況
2.2 收入分析按照當地市場價格,每頭牛可賣到13 000元左右(賣出時的平均體重按500 kg計算),該養殖場沒有副產品收入,2014年該養殖場的150頭牛的預計總收入為260萬元。
2.3 效益分析
2.3.1經濟效益分析。湖南省沅江市的牛平均售價為13 000元/頭,除去上述每頭牛的全部費用10 673元,那么每頭牛的純利潤約為2 300元。據當地情況,肉牛價格仍呈上漲趨勢。安全臺養殖場與全國及內蒙古的肉牛養殖成本收益對比見表2。

表2 沅江安全臺養殖場與全國及內蒙古肉牛養殖成本收益對比
由表2可知,在不考慮地租時(該養殖場所占地為養殖場主自己的土地),該利潤水平接近于全國平均水平,若考慮一般情況,養殖場所占地一般為租用土地,該地的肉牛養殖效益就略低于全國平均水平。這主要是因為養殖場不具規模化和管理存在問題。
養殖場工作人員平均年收入為5萬元左右,根據沅江市統計局2013年數據顯示,2013年全市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為11 771元,明顯低于肉牛養殖收益水平。
2.3.2生態效益分析。沅江市一年可以產生約72萬t秸稈和干草,直接焚燒造成嚴重的空氣污染,就此養殖場而言,一年就能消耗15萬kg秸稈,雖相對當地每年的秸稈量而言是很小的一部分,但是可以預測到肉牛養殖產業規模化后將消耗更多的秸稈,秸稈養牛將成為處理秸稈的有效甚至主要途徑,大大減少了秸稈焚燒帶來的空氣污染問題。
2.3.3社會效益分析。肉牛養殖能解決部分農民的就業問題。沅江市統計局2013年統計數據顯示,該市每年外出務工人數約占總人口的20%。并且,由于農村收入不高,引進人才難度大,高級知識分子匱乏,這明顯不利于農村發展和新農村建設,造成了日趨嚴重的社會問題。由該研究分析可知,肉牛養殖經濟效益可觀,而且提倡科學養牛,這不僅為普通農民增加了就業和增收機會,也為高學歷人才提供了用武之地。總的來說肉牛養殖的社會效益有以下幾點:
(1)人力資本回流。現今我國的“空殼村”現象嚴重,勞動力大量流入城市,村中只剩老人、婦女和兒童,這不僅給城市資源造成壓力,也是對農村資源的閑置和浪費。而肉牛養殖產業在當地的興起和發展不僅能吸引有知識、有技術的人力資本回流,也給予剩余的留守勞動力為農村經濟建設出力的價值平臺。
(2)優化社會的資源配置。不僅是指人力資本,農村豐富多彩的生態資源也可以得到更充分的開發和利用。肉牛養殖不單單可以帶動牛肉加工業、餐飲業,也可以在一定發展的基礎上帶動美麗鄉村的旅游產業的發展,為整個瑞安沅江市的經濟產業的結構豐富、總量提升作為貢獻。
(3)兼顧生態,減少污染。提高秸稈利用率,合理處理牛糞等等生態養牛的方式,改善企業的隱形效益以及環境效益。
經濟效益分析中可以得出,沅江當地肉牛養殖凈利潤低于全國平均水平,這主要是因為產業鏈的完善過程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另外,從養殖場的整體效益分析中也發現了許多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經營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不高。就此次調查的養殖場來說,財務管理人員沒有明確的分工,人力資源配置較混亂。此次調查的養殖場雖然早已超出散戶養殖的規模,但其經營管理水平卻遠未達到其規模應有的水平。肉牛養殖場亟需具有管理知識的人才,減少因管理粗放帶來的無謂損失。
(2)排廢問題不受重視,污染隱患堪憂。筆者此次調研的養殖場對排廢處理問題重視度相對不高,沒有對牛糞進行任何處理就直接排出養殖場外,對環境和附近居民生活造成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3)基本不具規模化。農村肉牛養殖還是以散戶為主,不利于統一管理和配套設施和機構、交流平臺的建成,導致行業發展緩慢,對降低成本、提高利潤有負面影響。
(4)肉牛養殖機械化程度不高。大量的操作和管理只能依靠人工完成,導致工作效率不高,造成人力資源浪費和由于人工操作不精細導致其他原料浪費。
(5)飼養方式缺乏技術更新。此次調研發現養殖戶還沒有擺脫舊的飼養方式,配料、免疫等方面落后。科學配合日糧、按程序免疫、種草養畜等先進科學技術的應用未被廣泛推廣。
(1)優化人才結構,提高高學歷人才所占比重,為肉牛養殖提供更好的技術支持,并有利于優化管理模式,推動科學配合日糧[4]、按程序免疫、種草養畜的養殖模式,降低飼養成本[5]。
(2)進一步推動肉牛養殖的規模化,以便于統一管理和提供的技術和管理方面的指導[6]。同時規模化將為提高機械化奠定基礎,這將進一步減少浪費,降低成本,提高養殖利潤。
(3)養殖場應對牛糞進行有效處理,如可以與當地居民協商,利用牛糞生產沼氣,一方面提高清潔燃料,另一方面沼氣廢渣可以用來肥田。對外供應牛糞可以作為養殖場收入的一部分,從而提高利潤,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贏[7]。
(4)養殖場可以和政府合作對鄉鎮的留守人群、貧困戶等剩余勞動力進行培訓,以公益性崗位來進行社會救助,提高總體社會效益。
[1] 呂品.我國牛肉的供給與需求分析[D].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2010.
[2] 畢于運,王亞靜,高春雨.我國秸稈焚燒的現狀危害與禁燒管理對策[J].安徽農業科學,2009,37(27):13181-13184.
[3] 張慧玲,高啟賢.肉牛養殖經濟效益及其主要影響因素分析[J].畜牧獸醫雜志,2011(5):86-88.
[4] 于福滿.肉牛供應鏈信息系統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09.
[5] 楊賢欽,莫柳忠,羅鮮青,等.淺談提高肉牛養殖經濟效益的途徑[J].廣西畜牧獸醫,2009(6):334-336.
[6] 徐恢仲,廖丹,熊廷奎,等.肉牛養殖經濟效益調查分析與養殖適度規模的探討[J].畜牧市場,2004(8):22-24.
[7] 曹瓊,李雪嬌,張亞一,等.提升小規模肉牛養殖經濟效益的探討[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2(10):68-70.
Benefit Analysis of Cattle Breeding in Main Rice Producing Areas and Suggestions—A Typical Survey of Yuanjiang, Hunan Province
LIU Ming-qian, ZHENG Wen-ye
(Nanjing Agriculture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5)
As living standards improved,the demand quantity of beef is greatly increasing.The cattle breeding has a promising prospect. A typical survey in a farm in Yuanjiang, Hunan Province was conducted, to known something about the cost, revenue, and so on about cattle breeding. The economic, ecological and social benefits of vattle breeding in main rice producing areas were discussed. Also we can get something about the effect of cattle breeding on environment, employment and revenue of local people. Through the survey, we get that there is not only considerable economic benefit, but also some environment and social benefit.
Main rice producing areas; Yuanjiang, Hunan Province; Cattle breeding; Economic benefit; Straw usage
劉銘倩(1994- ),女,湖南益陽人,本科生,專業:會計學。
2014-12-17
S 511
A
0517-6611(2015)04-3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