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霞
(青島農業大學化學與藥學院,山東青島 266109)
?
農民工工作滿意度及流動性的分析
——基于青島城陽區春節期間的問卷調查
王海霞
(青島農業大學化學與藥學院,山東青島 266109)
在春節期間對青島市城陽區210名農民工進行問卷調查,運用分類比較法、問卷調查法和個案訪談法就農民工的工作滿意度和流動性原因進行了相關性分析。農民工的流動受工資性收入、自我發展等多重因素影響。需要在職業技能培訓,企業用工模式、工作環境上不斷改進和創新以適當提高農民工就業穩定性。本文還根據調查結果針對農民工提出了合理化建議。
農民工;基本情況;工作滿意度;流動性
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不斷深入,農村富余勞動力向城市轉移,從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1年我國農民工調查監測報告》得知,我國農民工數量繼續增長,總量達25 278萬人。目前青島市城陽區戶籍人數49萬余人,而登記在冊的流動人口已近40萬余人[1]。在我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社會經濟結構轉型的研究中,農民工過高的流動性是一個沒有得到充分重視和沒有獲得合理解釋的問題。規模龐大的農民工群體是我國勞動力市場中流動性最高的群體,無論是工作還是就業地的變化都很頻繁。勞動力適當的流動可以改善勞動力的配置,但是過度頻繁更換工作所呈現的就業不穩定不僅不利于人力資本的積累[2]和勞動者收入的提高[3],對以農民工為主體的產業工人整體素質的提升造成障礙[4],對社會管理也帶來很大的挑戰。
筆者對城陽批發市場、流亭工業園、空港工業園、青大工業園、玉皇嶺工業園、城陽火車站、城陽汽車站、青島汽車北站等十余個站點發放調查問卷210份,收回210份,回收率為100%,其中有效問卷198份,有效率達94.3%。另外,還通過個案訪談法、觀察法等統計學方法對調查問卷進行補充。流動性指就業人員在不同地區之間的流動性,不是指產業間、社會地位等的流動性,地區的流動僅限于是否返回城陽區,時間節點選擇在春節。
1.1 樣本描述受訪者中有73.4%來自山東省,其中有54%來自魯西南,來自魯中和膠東半島的分別占20%和17%;18歲以下占4.0%,18~23歲占44.7%,24~33歲占40.7%,33歲以上10.6%;男性占63.8%,女性占36.2%;未婚者占64.8%,已婚者35.2%;初中學歷占42.2%,高中學歷占15.1%,大專及以上學歷的占23.6%;基層普通員工占61.8%,基層管理人員占13.1%,技術人員占11.6%。
受訪者每天工作不超過8 h的占23.1%,在8~10 h的占42.70%,10~12 h的占26.60%,更有5.5%的受訪者工作時間超過12 h;5.1%的農民工月收入在3 000~4 000元,52.8%的在2 001~3 000元,10.6%的受訪者月收入在1 240~2 000元[5],為青島市最低工資水平,調查顯示仍有3%的受訪者月收入低于該水平。
另外,個人想外出打工者占56.8%,受他人影響的占18.6%;獨自來城陽打工的占62.3%,和家人一起來城陽的占23.1%。有28.6%的受訪者表示春節后不回城陽工作,有64.8%的受訪者到其他城市工作過,在該類受訪者中年齡在18~23歲的占44.96%,年齡在24~33歲的占44.18%,大多數是80后和90后。
1.2 農民工工作滿意度及流動性11.1%的受訪者對現在的工作非常滿意,69.8%表示基本滿意,19.1%的受訪者表示不滿,其中有40.7%對工資待遇不滿,受訪者對工資待遇、工作環境、勞動高強度、同事相處等有較高的關注度。
調查顯示,有28.6%的受訪者表示春節后不回城陽工作,其中32.3%離開城陽的原因主要是想改變生活環境,26.2%因自身職業規劃與發展的需要而離開,23.1%因個人情感而離開。這表明農民工的流動不再簡單地受到經濟因素的影響,農民工在規劃自身發展。
因為家人希望自己回家而離開城陽的受訪者占36.4%,感覺和家人分開不好的占27.3%,認為離家近好辦事的占15.2%。由此看出,以家為重的傳統觀念對農民工的流動決策影響深遠。另外,16.2%的受訪者認為家鄉經濟迅速發展而返鄉務工。
有32.9%的農民工由于收入有限而打算離開,認為工作不理想的占17.6%,感覺工作單調的占11.8%。
2.1 受訪者基本情況的相關性分析(表1) 農民工的文化程度與工作時間顯著負相關。文化程度越高,工作時間越少。在大專及以上學歷的46人中有18人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占總人數的39.1%。在中專技校、高中、初中、小學及以下的受訪者中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的分別占25%、16.67%、18.3%、11.1%(表1)。
表1 受訪者基本情況的相關性分析
工作時間與性別相關,男性工作時間少于女性工作時間。性別與文化程度負相關,即女性文化程度低于男性。文化程度與婚姻狀況顯著負相關,文化程度越高,結婚的比例越小。性別與年齡、婚姻、月收入呈現顯著負相關,即在受訪者中,女性年齡較低,男性結婚比例大,月收入更高。年齡與婚姻、月收入顯著相關,年齡越大,結婚比例越高,月收入越高。
2.2 工作滿意度與是否流動的關系分析
2.2.1工作滿意度分析整體滿意度的分析(表2)。
表2 整體滿意度線性回歸預測
注:Y=3.398-0.152X1+0.193X2-0.183X3。X1代表年齡段,X2代表性別,X3代表工作時間,Y代表滿意度,減少工作時間有助于提高農民工的滿意度。
訪者年齡、工作時間、性別分別與滿意度成顯著相關。年齡越小,滿意度越高。在18歲以下的受訪農民工中對城陽表示滿意的占該年齡段的100%,同樣的18~23歲、23~33歲和33歲以上的農民工對城陽表示滿意的分別占本年齡段的84.1%、79 %、66.7%,年齡在33歲以上的農民工滿意度遠低于近80%的滿意度。調查數據顯示,年齡小的農民工對城陽滿意,認為城陽有發展前景,可以提供更多的工作崗位。隨著年齡的增長,農民工關注就業的機會的同時,更注重實際的工資收入,且收入逐漸成為對工作滿意首要考慮因素。工作收入和工作環境是農民工是否換工作的首要因素。
工作時間越少,滿意度越高。工作時間在8 h以下的滿意度達89.1%,同樣的,8~10 h、10~12 h、12 h以上的滿意度分別為86.2%、72.2%、45.5%。工作時間在10 h以下的受訪者滿意度關注重點為工資收入,工作時間在10 h以上的受訪者對社會方面關注度增加,包括家鄉經濟、城陽的社會風氣和城陽人友好程度。
女性受訪者的滿意度比男性的滿意度高。女性受訪者中有88.7%表示對城陽滿意,但男性受訪者表示滿意的只有76.4%。可能原因是女性承受社會壓力小、無買房等壓力,對薪資水平等要求低,而男性大多數要養活家庭,承受壓力大。數據顯示,男性對工資的關注度較大,女性關注工資的同時對社會環境有所偏重,包括城陽發展前景和工作崗位和對其他城市的向往。
2.2.2是否流動分析(表3)。
表3 是否流動線性回歸預測一覽表
注:Y=1.221-0.141X1,其中X1代表婚姻,Y代表流動性。
是否流動與婚否相關,結婚的受訪者回城陽的比例占80%,而未婚受訪者回城陽的占66.4%。春節后是否返回城陽與滿意度有相關性,滿意度越高,返回城陽的可能性就越大(表4)。
表4 是否回城陽與工作滿意度的相關性檢驗
3.1 提高農民工滿意度,增強認同感減少工作時間。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有近兩成的受訪者對城陽表示不滿,主要是工作時間太長。所以企業要減少工作時間,把農民工從繁雜的勞動中解放出來。隨之來的問題是總工作量的減少,企業應該通過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來解決工作量的問題。減少工作時間并不是降低工資待遇的理由。企業應該完善工作分配方式優化分配結構,營造積極的工作氛圍。
3.2 提高工資待遇,保證就業質量在調查中發現,農民工最關注的是工資待遇。農民工的工資水平不僅與當地的工資水平以及經濟發展水平有關,與企業效益有關和農民工個人創造的價值有關也相關密切。
政府應不斷完善最低工資標準的制定方法,它應該與經濟發展速度相協調。對于企業來說,在最低工資標準的基礎上還要建立健全工資增長機制和獎勵機制,不能以最低工資標準為借口,故意降低農民工工資,讓農民工有盼頭,有干勁,從而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另外,從個案訪談中了解到,企業在執行最低工資標準時還大打折扣。
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以及鼓勵創業也是提高農民工工資水平的重要方法。
3.3 提升農民工的求職競爭力在個案調查中,進行磨具設計的潘某月工資水平在七千元以上,而且老板還不斷加價,并通過各種途徑招攬相關人才。中國農民工戰略問題課題組在《中國農民工現狀及其發展趨勢總報告》中提到,當前農民工總量過剩,結構短缺,有一技之長的農民工供給嚴重不足。工人增進的熟練程度,可和便利勞動、節省勞動的機器和工具同樣看作固定資本。學習固然要花一筆費用,但這種費用,可以得到償還,賺取利潤[6],對于農民工進行職業技能培訓和法律培訓非常必要。另外,政府應加緊建立健全培訓體系,使之制度化、規范化。
筆者認為,出現結構短缺重要原因是沒有企業對口人才,或者達不到相關技術要求。調查顯示,農民工對于技能培訓的關注度不高,這是由于多數農民工從事的行業是加工制造業,需要簡單勞動力,不需要技能。同時這也反映出農民工的短視行為,只注重眼前利益,沒有為自己將來考慮。對于農民工來說首先要志向遠大,自立自強,積極參加相關技能培訓,提升自己在求職過程中的競爭力。農民工還應增
強法律意識、維權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往往農民工的過分忍讓和愚昧滋生了違法犯罪。
[1] 劉振興.城陽創新流動人口管理模式“網格化”消除死角和盲區[N]青島日報,2011-06-06(4).
[2] FALLICK B,FLEISCHMAN C A.Employer-to-Employer,Flows in the U.S.Labor Market :The Complete Picture of Gross Worker Flows.(May 2004).FEDS Working Paper[R].2004.
[3] 黃乾.城市農民工的就業穩定性及其工資效應[J].人口研究,2009(3):53-62.
[4] 王春超,吳佩勛.產業結構調整背景下農民工流動就業決策行為的雙重決定[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11(5):77-87.
[5] 李偉偉.青島上調企業最低工資標準[N].半島都市報,2013-03-01(A6).
[6] 亞當·斯密.國富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257-258.
Analysis of Job Satisfaction and Liquidity of Migrant Workers—Based on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of Chengyang District, Qingdao City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WANG Hai-xia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Medicine,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Qingdao, Shandong 266109)
Based on survey data of 210 migrant workers in Chengyang District, Qingdao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the job satisfaction and liquidity of migrant workers are analyzed by the methods of classification comparison, questionnaires and case interviews. The liquidity of the migrant workers is affected by income, self-development and other factors. Improvement and innovation should be made in the aspects of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enterprise employment patterns, working environment, and settlement to properly improve the employment stability of the migrant workers. The rationalization proposals are given to migrant workers at last.
Migrant workers; Basic situation; Job satisfaction; Liquidity
王海霞(1979- ),女,山東梁山人,講師,碩士,從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2014-12-11
S-9
A
0517-6611(2015)04-33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