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承偉 李敦亮 李力
(中國人民銀行淄博市博山區支行,山東 淄博 255200)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經濟結構的矛盾和問題,直接反映在信貸結構中;同樣,存款結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經濟結構中存在的問題。進入2014年,尤其是進入2014年下半年以來,淄博市存款增速明顯放緩,存款結構變化較大。為了解背后深層次的原因,對2005年~2014年全國、全省、全市存款進行比較分析。呈現以下特點:
第一個階段為2005-2007年,呈現增勢放緩的特征,這一階段我國宏觀經濟增長較快,經濟過熱苗頭出現,相對從緊的貨幣政策使得存款增速相對較低。第二個階段為2008-2010年,呈現快速增長態勢,主要原因是應對全球性金融危機,國家推出4萬億投資計劃,天量信貸投放促使存款增速較快增長。第三個階段為2011年至今,呈現持續下滑趨勢,主要原因為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大導致企業、居民收入增速放緩,存款增速持續下滑(如圖1)。

2014年末,全市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3594.26億元,同比增長4.02%,增速低于2013年同期5.16個百分點,低于近10年平均增速10.45個百分點。
2014年末,全市各項存款余額同比增速分別低于全國5.58、4.71個百分點。從近10年增長情況看,除個別年份外,淄博市各項存款增速低于全國、全省水平(表1)。

表1 2005年-2014年各項存款余額同比增長情況表
存款增速下降既有宏觀經濟增速換擋導致整體國民經濟收入增速放緩原因,也是各市場主體的資產配置多元化及中國金融市場深化的客觀體現,也恰恰是銀行“負債脫媒”的必然趨勢。淄博市存款增速持續低于全國、全省增速,說明盡管淄博市是傳統制造業大市,工業產品種類多、產量大,但是多集中在原材料、初加工的基礎產品,附加值和利潤率較低經濟增長方式仍然粗放,經濟增長質量不高。
2014年末,全市單位存款余額1346.04億元,比年初下降55.13億元,同比少增77.99億元。從增速上看,余額同比增長-3.83%,增速連續3年放緩;增速分別低于全國、全省12.36、9.35個百分點(表2)。

表2 2005年-2014年單位存款余額同比增長情況表
2014年末,淄博市單位存款占各項存款比例為37.45%,比2013年下降3.36個百分點,占比連續3年出現下降;分別低于全國、全省12.19、8.36個百分點。從10年發展趨勢看,這一指標始終低于全國、全省水平;近4年來,差距有拉大趨勢(表3)。

表3 2005年-2014年企業(單位)存款占各項存款比例
淄博市單位存款增速、占比持續低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一是說明淄博市總部經濟偏少。目前大企業對資金大都實行集團制統籌管理,由于淄博市缺乏總部企業而且分公司資金大都上劃總部,造成企業存款增長緩慢;二是說明實體經濟尤其是傳統產業發展內生動力不足。統計顯示,前10個月淄博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總額574.22億元,同比增長-4.85%,其中淄博市六大高耗能行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13.29億元,同比增長-8%。三是說明淄博市經濟主體缺乏核心競爭力,缺乏大中型龍頭企業,具有較強活力中小企業很少,生產服務業發展起點較低,支撐經濟增長的支柱產業不強,經濟結構協調性有待于進一步增強。
2014年末,淄博市儲蓄存款占比為56.72%,分別高于全國、全省、14.1、7.05個百分點。從10年發展趨勢看,這一指標始終高于全國、全省水平,平均占比高于全國、全省、5.8個百分點(表4)。

表4 2005年-2014年儲蓄存款占各項存款比例
淄博市儲蓄存款占比始終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一是說明在經濟體制轉軌中,制度變遷增加了居民未來收入的不確定性,迫使居民著眼于整個生命周期確定其收入安排,加之目前社會保障體系尚不完善,失業、養老、醫療、教育、住房等不確定因素導致人們對未來生活保障信心不足,消費意愿較低,預防性儲蓄動機較強。二是說明淄博市缺乏新的消費熱點,在消費熱點形成方面淄博市不僅難以與一線城市、沿海開放城市媲美,也與新興城市有較大差距。三是投資渠道仍然相對狹窄。
從增速上看,2014年,淄博市儲蓄存款余額同比增速為8.19%,分別低于全國、全省0.22、3.16個百分點;從2008年開始,淄博市儲蓄存款增速始終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除個別年份外,增速也低于全國平均增長水平,下一步淄博市居民增收壓力仍然較大。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前三季度,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48元,同比增長9.1%,增速低于近10年平均水平3.2個百分點;分別低于同期全省、全國平均增速0.1、0.2個百分點(表5)。

表5 2005年-2014年儲蓄存款余額同比增長情況
2014年末,淄博市財政存款占各項存款比例為1.15%,分別低于全國、全省1.99、0.79個百分點。從10年發展趨勢看,這一指標始終低于全國、全省水平(表6)。

表6 2005年-2014年財政存款占各項存款比例
產生這一結果的原因在于國民收入分配機制的差異。一方面,自分稅制實施以來,基層政府財力增速顯著慢于中央政府、省級政府財力增長水平。另一方面,說明淄博市民營經濟發展較弱,不能有效的創造財富,由于政府的稅收等收入具有強制性與剛性,在當前宏觀經濟走勢放緩的大形勢下,政府收入占社會總收入的比例就較低。
當前,淄博市經濟運行態勢與全國、全省基本一致,既與宏觀經濟進入“新常態”的階段性特征相吻合,同時又有老工業城市、重化工業城市固有的特點。下一步,要按照全市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工作要求,積極把握和適應新常態下“中高速、優結構、新動力”的發展特征,找準“經濟結構從中低端轉向中高端”、“經濟增長動力從要素、投資驅動轉向消費拉動和創新驅動”的著力點、突破口,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增創淄博市經濟發展的新優勢。建議:
經濟結構是信貸結構的基礎,建議政府部門繼續加大經濟結構調整力度,加快建立現代化產業體系,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努力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有效吸納信貸資金。繼續加大金融生態環境建設,發揮政府在信用體系建設中的主導作用。通過獎懲雙向措施推動落實貸款風險補償、擔保體系扶持、中小企業還貸周轉金等政策,提高銀行業機構支持弱勢群體和薄弱環節的積極性。
一是推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國民收入分配調節機制,通過調整稅收杠桿引導高收入群體儲蓄存款向投資和消費領域轉移。二是加大個人消費信用貸款等產品創新力度,引導消費積累型儲蓄資產縮短“積累周期”,提前轉化為實際消費。三是培育和擴大改善性住房、汽車、旅游、休閑、保健等針對中年群體的消費市場,引導其儲蓄向消費轉化。四是大力完善教育、養老、失業、醫療衛生等社會保障制度,加大政府財政對社保的轉移支付力度,降低低收入居民儲蓄“安全心理底線”。
隨著利率市場化的不斷加快,金融脫媒對商業銀行存款高增長的可持續性影響較大,再加上長期的期限結構錯配問題影響了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狀況,甚至導致流動性風險的發生,傳統資產負債管理模式受到嚴重的挑戰。我國商業銀行以規模擴張為根本的外延式發展模式難以為繼,因此商業銀行進一步強化風險意識,增強資產負債管理的能力,處理好安全性、流動性和盈利性的關系,優化資產、負債的期限結構,使資產、負債的分配更加合理,以應對利率市場化帶來的挑戰。
注釋
①2005-2010年,單位存款指的是企業存款;自2011年開始,全國金融統計制度出現較大幅度的調整,將機關團體存款也納入單位存款進行核算,單位存款口徑擴大。因此,2011年單位存款占比出現較大幅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