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漲不跌”的香奈兒降價了。據媒體報道,奢侈品品牌香奈兒將下調中國內地售價,同時上調歐洲售價,幅度均為20%,調價后兩地價差不超過5%。香奈兒公司稱,此次調價為縮小各個市場價差,打擊代購市場。分析認為,香奈兒的降價會引發整個奢侈品行業的降價趨勢。
點評:香奈兒以同樣的幅度提升和降低歐洲與內地的售價,雖然理由是打擊代購行為,而且各路專家也紛紛從經濟學的角度進行解析,盡管香奈兒降價從表面上看是經濟問題,理由也是為打擊代購行為,但是任何經濟問題都同特定的社會背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其實國內的香奈兒等奢侈品價格要遠高于歐洲,并非是因為關稅等催生,而是國內的高價契合了很多民眾追求奢侈的心理,即炫富的心理。而國外的價格則會吸引大量的國內民眾出國血拼,歐洲國家充分利用兩地價格差引發的“消費者剩余現象”讓國內民眾感覺在國外血拼即是買到就是賺到,另外這種出國購買差價奢侈品還會帶動當地旅游產業的發展,當從國外購買到差價奢侈品之后,再對比國內的高價則會產生很強的滿足感。
全球咨詢公司貝恩發布的《2014年中國奢侈品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4年中國內地奢侈品市場首次出現負增長,較2013年下降了1%。不可否認,這種負增長現象的根本原因就是中國反腐力度的持續加大,通過反腐首先打擊了部分黨政領導干部的奢靡之風,領導干部的不正當追求對社會產生極大的示范作用。特別是在反腐新聞報道之中,記者們基本都會對腐敗分子的紙醉金迷、揮金如土進行大篇幅的描寫,這種報道的效果就是傳達一種“奢侈即罪”的觀點。
當“奢侈即罪”的觀點被反腐行動一次次強調之后,這種觀點逐漸會壓倒“奢侈即高貴”的觀點慢慢占上風。曾經將購買私人飛機、高檔別墅、昂貴日用品被視為財富身份的象征,而現在則會被民眾懷疑為腐敗的線索,即便是以合法正當的收入購買奢侈品,也難以換回他人羨慕贊賞的目光,取而代之的就是質疑這種奢侈的正當性。在這樣的現實語境之下,很多普通民眾對歐洲奢侈品的追求日漸降低,當消費的欲望降低之時,也就是奢侈品降價之日,所以打擊代購僅僅是香奈兒降低的借口而已,反腐敗成果的顯著才是奢侈品低下驕傲頭顱的原動力。

3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部署進一步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切實筑牢農村醫療衛生服務網底。這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一項重大舉措,對于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和社會公平,讓農村居民獲得便捷、價廉、安全的基本醫療服務具有重要意義。
教育部3月19日印發了《2015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點》,其中提出,2015年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核心目標之一,就是基本完成全國中小學互聯網接入,基本實現每校至少擁有1套多媒體教學設備;同時,基本實現各級各類學?;ヂ摼W全覆蓋,其中寬帶接入50%以上,擁有網絡教學和學習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