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珝,楊婧宇,莊凌凌,周祎
(1.華能瀾滄江水電股份有限公司;2.云南電網公司昆明供電局,云南 昆明 650214)
電力市場進入了后大用戶直供電時代——終端電力零售市場的充分競爭階段。電力用戶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模式是通過直接交易實現電能產品的銷售,實現了同網同價,通過市場的手段關閉能效低污染大的小火電,促進電力行業的產業升級;通過用戶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實現以優惠的電能價格促進電能產品的銷售,提高用電增速。
文獻[2]當中對于單一主體——水電流域開發公司負責一條流域整體開發的優勢進行了詳細論證,本文僅針對水電流域開發公司與電力用戶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模式緊密相關的優勢進行探討。由于水力發電具有季節性強的特點,豐枯出力差別大,加之水電站本身所具有的固有特性,使得流域上單獨運行的水電站在管理上具有相當大的難度。而水電流域開發公司通過在流域上建設一些庫容大、調節性能好的龍頭梯級電站,并實現流域水情集中調度控制,可以最大程度地協調上、下游梯級的水力、電力、泥沙、防洪關系,有利于流域梯級聯合優化調度,實現綜合開發效益最大化。
而在與大用戶簽訂直接交易合同并按照合同要求供電時,水電流域開發公司以獨立發電商的身份作為售電方,可以依托其流域集中調度優勢,在單一機組或單一電廠故障的情況下,靈活并充分利用備用容量,為大用戶提供合同約定的電量和相應的輔助服務,提高大用戶的供電可靠性,保障大用戶的生產經營活動不受影響,從而規避違約風險。水電流域開發公司具有“統一規劃、靈活調度、優化管理、快速補償”的突出優勢,有利于購售電雙方實現利益雙贏。
獨立發電商向大用戶直接供電的供電模式主要有以下兩種:一是自發電廠直接架設專線與大用戶直接連接,發電廠通過專線向大用戶輸送合同電能,輸電服務不需要電網提供,輸電線路的維修及輔助服務費用由雙方協商解決;二是交易雙方之間不設專線相連,采用電網企業現有的供電網架輸送合同電能,獨立發電商和大用戶簽訂直接交易合同后提交電網企業備案,且電能輸送由電網調度中心統一調配。
目前在我國某些地區已經有發電廠與大用戶采用直接架設專線進行直接交易的直接交易模式存在,但這種模式存在著諸如供電不可靠、投資和維護成本高等局限性,無法體現水電流域開發公司的優勢。而采用電網轉運的直接交易模式,則可以充分利用現有電網的輸電和聯網功能,通過研究計算出合理的轉運電價使得獨立發電商、電網企業和電力客戶均獲得合理的利潤或回報,能夠有效規避專線故障而導致的違約風險,同時將流域梯級調度的優勢發揮出來,在電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下凸顯流域水電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在電力用戶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初期的試點階段,購售電雙方通常選取簡單的成本-收益核算模型計算成本與收益,通過雙方協商來確定直接交易電價,最為常見的方法是雙方叫價拍賣法[3],其數學模型為:發電商的單位發電成本為CP,單位期望利潤為RPE,售電報價為PP;大用戶出售單位產品的收入為IC,除電能以外的其他成本為CC,期望單位產品利潤為RCE,購電報價為PC。由發電商和大用戶同時提出報價,當發電商報價低于或者等于大用戶報價時,交易達成,發電商和大用戶則可以簽訂供電合同,此時合同的單位電量成交價格為:

對達成購售電協議并形成上式交易價格的約束條件為:

從法律需要和規范市場秩序的角度出發,購售電雙方所簽訂的直接交易合同內容不僅包括單位電價,還應當包括合同電量、交割時間及違約處罰等條款。
在電力市場逐漸成熟之后,為了進一步平衡流域發電企業計劃電量、直接交易以及其他短期和即時競價電量之間的關系,并有效控制風險,可以逐步引入電力金融衍生工具作為電能產品交易的載體,將直接交易價轉換為金融衍生品的交易價格,實現靈活的交易電價。
初期可采用期權交易,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規避經濟環境對于合同電量預期的制約,同時可以依據對現貨市場的價格走向和經濟環境的整體預期制定交易價格,避免由于經濟環境的突然惡化致使負荷萎縮導致電價現貨價格突然下跌所遭受的損失,充分發揮流域梯級調度的優勢,盡可能避免棄水的發生,提高售電收益。后期為避免發用電雙方忽略對沖性電力金融衍生工具的風險平衡點,可采用對沖性差價合約的方式,充分利用對沖性金融衍生工具規避風險的能力,通過電力資本運作的方式,在確保穩定收益的同時開拓進一步獲利的空間。
電力市場化交易的輸配電價仍由國家核定。輸配電價制定的基本要求是公平合理、計算簡單、過程透明、收支平衡及為市場成員提供適當的經濟信號引導輸電資源的經濟使用[4]。輸配電價的收取不僅要補償輸電成本,還要保證電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電網再建設的能力。目前國內外針對輸配電價的定價機制已經開展了很多研究工作,從最簡單的郵票法,合同路徑法,MWMiles 法,節點邊際法,到綜合考慮功率分解潮流追蹤、基于電流共軛的線路功率分析和網損功率分析等因素在內的復雜計算方法[4~5],當前國內輸配電價的核定需考慮妥善處理交叉補貼的問題,較國際經驗更為復雜,本文不做具體討論。
在電力市場的框架下,電力企業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的實質就是將電力工業第三產業化,即逐步將電力工業過渡為電力服務業。但由于長期以來電網企業按照國家規定履行統購統銷職責,發電企業與用戶之間很少發生直接經濟關系,對水電流域開發公司主動開展直接交易造成了一定困難。
因此,需要打破傳統的思維定式,實現由發電企業向服務企業的轉型。需要深入了解大用戶的用電需求、用電特點、服務期望等要因,以此為基礎及時轉變經營觀念。
與電網企業需要擔負的商業用電客戶、居民用電客戶等的服務方式不同,在終端電力零售市場尚未進入自由競爭的階段之前,水電流域開發公司的主要目標客戶群體為高電壓等級高耗能的大工業用電客戶,服務方式相對簡單,其目標是依托標準化的營銷方式與服務過程,根據客戶實際需求為其提供精細化和人性化的服務,并對客戶的服務期望加以引導和管理。
分析和研究直供用戶所處的生命周期,所處生命周期下的實際需求與服務期望[6];為用戶提供精細化和人性化的服務。
電力用戶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模式是水電流域開發公司在國家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過程中規避經營風險和提高售電收益的最佳途徑。對其運營、服務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水電流域開發公司必須打破傳統的思維定式,引入全新的直接面向電力客戶的運營和服務理念。
[1]李曉軍,譚忠富,趙娟.從國際經驗看我國大用戶直供電的發展[J].國際電力,2004,8 (4):10~14.
[2]陳云華.單一主體流域整體開發有利于水電發展.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2008 年09 月24 日.
[3]方德斌,王先甲.完全開放的雙邊電力市場中供需雙方叫價拍賣的貝葉斯博弈模型[J].電網技術,2003,27(12):1~5.
[4]趙飛,周渝慧.輪流出價博弈在制定大用戶直供電價中的應用[J].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學報,2008,20 (4):77~81.
[5]喬振宇.電力市場下轉運輸電費用計算方法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
[6]田瑩.淺談電力市場營銷及電力優質服務在營銷中的作用[J].現代經濟:現代物業下半月,2008,(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