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磊,曹 旭,王東辰,周 瓏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作北京中心,北京 100088
塑料加工產業專利申請趨勢分析
劉磊,曹旭,王東辰,周瓏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作北京中心,北京100088
摘要塑料加工產業也因此在輕工業體系中具有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塑料加工產業的科技創新,對帶動整個工業的技術進步有重要意義。以專利數據為樣本,從不同細分領域的專利申請量等角度剖析了塑料加工產業的專利技術狀況,闡明了本領域的技術創新趨勢和研發主體。本文的分析數據有助于塑料加工領域的技術工作者了解本領域的整體技術分布狀況、進行有針對的技術研發和專利申請。
關鍵詞塑料;塑料加工;專利分析
注:曹旭等同第一作者
塑料加工領域的研究領域可以參考國際專利分類表分為三部分,其分別為塑料加工的前處理和廢料回收(對應的分類號為B29B),塑料的成型、連接和后處理(對應的分類號為B29C),以及塑料特殊制品(對應的分類號為B29D)。
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并公布的專利申請中,屬于塑料加工領域的共有145957件,其中塑料加工的前處理和廢料回收領域有20471件,塑料的成型、連接和后處理領域有140203件,塑料特殊制品領域有15075件。這反映了塑料成型和連接工藝,以及塑料成型后的處理工藝,是塑料加工領域的主要研究方向。
1.1 塑料加工的前處理和廢料回收領域的專利申請情況分析
具體來講,在塑料加工的前處理和廢料回收領域可細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原料預處理、制作顆?;蝾A型件、廢料回收。這三個部分又可以再度細分為國際專利分類表中的六個大組,其中原料預處理包括了三個大組:B29B7——原料的混合、糅合設備;B29B13——被成型材料的整修或物理處理方法;B29B15——其他預處理。制作顆粒和預型件包括了兩個大組:B29B9——制作顆粒的方法;B29B11——制作預型件。廢料回收包括一個大組:B29B17——回收塑料或含塑料的廢料的其他成分。
圖1是塑料加工的前處理和廢料回收領域的專利申請量統計,其中藍色區域是2012年以前的專利申請量,紅色區域是2012年以后的專利申請量。此領域中文獻量最大的兩個小類分別是B29B7——原料的混合、糅合設備和B29B9——制作顆粒的方法,這兩個領域的技術相對比較成熟,這從分類表上較多的細分也可以看出。從圖1中還可以看出,申請日在2012年1月1日之后的塑料加工的前處理和廢料回收領域的六個大組的申請量的比例,與整體的統計量分布情況一致,這說明近期本領域的申請量沒有明顯波動,申請量比較穩定。
1.2 塑料的成型、連接和后處理領域的專利申請情況分析
塑料的成型、連接和后處理領域的內容比較龐雜,主要分為以下五個部分:零部件和輔助操作、成型技術、連接、成型技術的組合、后處理和修整。根據國際專利分類表,以上五個部分又可以細分為24個大組,其中申請量較大的大組如下:B29C33——模型或型芯;B29C35——加熱、冷卻、凝固;B29C43——壓制成型;B29C45——注射成型;B29C47——擠出成型;B29C49——中空吹塑;B29C70——成型復合材料;B29C65——塑料連接。
圖2是塑料的成型、連接和后處理領域的專利申請量統計,為了簡明清晰起見,僅選取了總申請量在5000件以上的大組進行分析,其中藍色區域是2012年以前的專利申請量,紅色區域是2012年以后的專利申
請量。從上圖中可以看出,成型技術為塑料的成型、連接和后處理領域的主要技術內容,而B29C45——注射成型是發展最充分的技術領域,其次是B29C47——擠出成型。零部件和輔助操作部分與成型技術部分的技術領域有所交叉。比如說,注射成型領域的申請很多與注射模具的改進有關,這些申請的分類號除了B29C45以外,往往會同時分到B29C33——模型或型芯中,這就造成了B29C33的申請量同樣很大。
由圖2還可見,B29C45——注射成型和B29C47——擠出成型在最近幾年的申請量在其各自的總申請量中占了較大比重,屬于當下技術熱點,而B29C49——中空吹塑和B29C43——壓制成型在最近幾年的申請量相對較少,熱度有所下降。
注射成型領域的國外申請人和臺灣申請人占了很大比重,表明了大陸在此領域起步較晚,專利保護處于弱勢地位。擠出成型領域中,國內高校占了很大比重,顯示了我國高校較強的科技研發實力;國內的企業也在此領域有較多的專利申請,因此,在擠出成型領域,國內的申請人在專利權數量上具有一定的優勢。
1.3 塑料特殊制品領域的專利申請情況分析
塑料特殊制品領域分為20個大組,涉及到了19種不同類似的特殊制品,比如螺紋制品、滑動扣件、扁平制品、管狀產品、帶狀物等等。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并公布的專利申請中此小類共有15075件,其中大組B29D30——生產氣胎或實心胎或其零件有專利申請4162件,占了較大比重。從分類表中B29D30的較多細分的小組也可以看出此種分布情況。
本小類在2012年以后的申請量為3285,占總文獻量的0.22,遠小于注塑成型大組0.47的比例,可見本小類在近幾年并非技術熱點。
通過對塑料加工領域的不同細分領域的專利申請量的統計分析,明確了本領域的研究重點為注射成型技術和擠出成型技術,并且這兩個技術領域在最近幾年的申請量比例較大,為當前的研究熱點。相比之下,其他細分的技術領域,如壓制成型、塑料回收等等,近期也沒有新技術出現,技術發展已相對比較成熟。另外,本文還對主要技術領域的申請人情況進行了統計分析。這些統計研究對塑料加工領域的技術開發以及專利申請方向有很強的參考借鑒價值。
參考文獻
[1]廖正品.中國塑料加工行業的現狀及發展展望[C]//塑料加工技術高峰論壇論文集.2005:1-10.
[2]瞿金平.塑料加工成型技術的最新研究進展[J].中國工程科學,2011(10):58-68.
中圖分類號C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708(2015)141-01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