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趙勇 ]
互聯網+金融+汽車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 文:趙勇 ]
受訪人:郭超 第一車貸CEO
在互聯網+的浪潮中,一定會與很多行業產生交集,而郭超則選擇用互聯網思維+一種創新的金融工具,服務汽車這個產業鏈中。而他所創立的『第一車貸』到底能和互聯網、金融,擦出怎樣的火花呢?
在郭超看來,第1 車貸是要為汽車產業鏈提供量身定制的互聯網金融解決方案。在汽車這一個大產業鏈條中,主要想扶植汽車后市場企業的發展。眾所周知,除去主機廠,新車經銷商等不缺乏銀行支持的企業外,汽車后市場中的很多企業,一直受制于金融服務的短缺而限制發展。中國汽車后市場7 000 億元的融資規模空間巨大,資金需求也是可以預見的。尤其是二手車商、汽車物流商、汽車租賃商、汽車零配件商等。舉個例子,對于二手車行業來說,由于行業發展及體制的不成熟,一直以來,能為二手車行業提供金融服務的機構少之又少。其中的原因在于,國內的二手車行業還處在零散的狀態。因此,二手車行業的資金需求就要結合實際行業情況來量身定制金融產品,而第1 車貸做的正是差異化的經營。可以說,第1 車貸想要解決的,是汽車產業鏈中缺乏金融支持的幾個環節的發展痛點。
目前第1 車貸已經與全國數百家二手車商展開了緊密的合作。與二手車商的合作并不局限于庫存融資,經營性貸款等業務,也涵蓋保險、延保、個人消費信貸等服務于C 端消費者的業務。與新車成熟的金融解決方案相對照的是,一直以來市場上對于二手車個人消費信貸都缺乏正規的金融服務支持,使得C 端用戶在購置二手車時由于缺乏金融服務的支持,選擇的余地較小,客戶體驗感也都有待提高。提供二手車個人消費信貸不僅能夠幫助普通的購車用戶解決困難,提升消費質量與服務體驗,同時也能幫助二手車商提高銷量,促進交易。另外,由第1 車貸聯合第三方保險公司為二手車商搭配的延保服務,也從另一方面為普通消費者提供了購車保障。未來,隨著第1 車貸在汽車物流與汽車零配件市場打開布局,還會在二手車售后與維修方面為經銷商與消費者帶來更多利好。同時,還在陸續與其他金融機構展開深度合作,設計更多更貼合市場的金融產品,滿足普通車主多元化的需求。
第1 車貸發展前期主要是針對國內的二手車市場進行開發。每一家與第1 車貸合作的二手車經銷商,都是在對其充分了解,并做出嚴謹合理的發展及風險預判后才提供的貸款。此外,第1 車貸對中國汽車后市場,尤其是二手車市場有著深入的研究與分析。能夠與時俱進,跟隨行業發展,設計提供符合行業趨勢的金融產品。基于對單個商戶以及行業態勢的了解與認知,能夠在設計金融產品以時融入不同企業的個性化需求,真正做到同一款產品針對不同用戶的個性化設置,使得金融服務能夠更準確的服務到企業,幫助他們解決發展過程中的痛點。謹慎對待個人消費信貸業務個人消費信貸市場的需求量的確很大,但同時也存在著很高的風險。個貸市場管理疏漏以及詐騙等現象層出不窮。郭超認為,對于這樣存在高需求與高風險的市場,主要應對方法在于兩點。第一,識別風險。不以盲目追求規模為目的,應該對借款人進行嚴格的信用及多維度的審核,例如采取一定比例的家訪。同時,嘗試以多元化的配套服務來增加客戶粘性,提高品牌價值。第二,管控風險。組建專業團隊系統性的把控催收環節。并在收車與車輛處置渠道方面加強把控,為風險處置環節提供保障。與此同時,第1 車貸目前正嘗試在個別試點開展二手車個人消費信貸業務。未來計劃在二手車有形市場建立窗口服務模式使C端消費者能夠在購車現場得到金融專業人員的服務與幫助。在郭超心中,第一車貸不會將“互聯網+”的思維浮于表面,流于形式,而是要不斷強調金融服務與風險管控的落地性,因為這樣,才能贏得用戶,贏得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