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妍上海長海醫院內分泌科
案例分享/Case Study
減肥實戰與案例分析
郭妍
上海長海醫院內分泌科
案例1 生活方式干預和藥物治療肥胖糖尿病
患者男,小林,23歲,主因“體重增加伴血糖升高15年”來我院門診就診。青春期后體重開始逐漸增加,伴食欲增加,活動耐量下降,多處醫院就診,診斷為“單純性肥胖”,先后予減肥藥物(具體不詳)及中藥等治療,效果不佳。2014年3月就診我院門診,查體:體型肥胖,腹圍120cm,身高175cm,體重120kg,BMI39.2kg/m2,心肺無特殊。主要輔助檢查:糖化血紅蛋白7.1%,空腹血糖6.15mmol/ L,餐后2小時血糖14.57mmol/L,丙氨酸轉移酶ALT 104U/L,天門冬氨酸轉移酶AST 45U/L,B超示脂肪肝。治療方案為:皮下注射艾塞那肽第一月0.6ug,2/日,如無不良反應第二月加至1.2ug,2/日,并聯合生活方式調整,在我們的指導下,連續9個月之間,他堅持每日步行或快走10公里以上,堅持每餐低碳水化合物飲食,且一周內有兩日不吃晚飯。9個月后即2014年12月患者來復診,體重下降約61公斤,復查糖化血紅蛋白4.7%,空腹血糖4.83mmol/L,餐后2小時血糖6.57mmol/L,丙氨酸轉移酶ALT 12U/L,天門冬氨酸轉移酶AST 16U/L。
考慮到這是名年輕患者,主要因為生活方式不當導致肥胖及血糖升高,血糖為輕度升高,選擇使用GLP-1類似物達到減緩胃排空、降低食欲、減輕全身胰島素抵抗進而發揮減重降糖效應。且患者減肥決心很大,為其制定的運動方案及飲食控制方案均能很好的執行,為小林戰勝肥胖及糖尿病而歡欣鼓舞!

郭 妍 2008年畢業于第二軍醫大學臨床醫學七年制專業,2014年獲長海醫院內分泌與代謝專業博士學位;現任長海醫院內分泌科主治醫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肥胖胰島素抵抗相關機制;第一作者發表研究論文十余篇,其中SCI論文兩篇;目前負責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參加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1項。

圖 減重成功后的小林
患者女,57歲,因“發現血糖升高15年余,血糖控制不佳1年余”于2012年10月入我院內分泌科治療。病程中先后使用過“二甲雙胍、阿卡波糖”等藥物降糖,血糖控制不佳,于2003年前開始胰島素聯合“達美康90mg,1/日”治療,后改為強化胰島素方案,總量約60個單位,血糖控制尚可,多次入院調整血糖,先后診斷“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大血管病變”等并發癥,2011年入我科降糖方案調整為“諾和銳40單位/早,32單位/晚;來得時40單位/晚睡前;亞莫利2mg,2/日;倍欣0.2mg,1/日”,出院后血糖控制仍不佳。此次入院前半年體重增加約10公斤,睡眠差,大便正常,小便泡沫多。既往有血壓升高30余年,最高血壓260/140mmHg,2006年診斷“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于2007年在我院行“右側腎上腺無水酒精注射術”;分別于2003年8月和2005年10月服用“二甲雙胍、拜阿司匹林腸溶片”發生胃出血,胃鏡提示“胃十二指腸潰瘍”。月經生育史、家族史無特殊。
入院后查體:腹圍107cm,臀圍107cm,身高158cm,體重75kg,BMI 30.12kg/m2,心肺無特殊。
入院后主要輔助檢查:糖化血紅蛋白10.6%,空腹血糖12.8mmol/L,餐后2小時血糖21.1mmol/L,空腹C肽0.15ug/L,餐后2小時C肽0.17ug/L,B超示重度脂肪肝。
患者于2012年11月在我院普外科行腹腔鏡下胃旁路術,手術順利,無明顯并發癥出現。術后3個月、6個月體重下降分別約為15公斤和20公斤,1年后體重基本穩定為54公斤,且血糖大為改善,2013年6月復查空腹血糖為6.2mmol/L,餐后2小時血糖為9.1mmol/L,C肽上升為1.82ug/L,糖化血紅蛋白6.2%,已停用全部降糖藥物;此外,血壓、血脂大為改善,復查B超脂肪肝已經基本恢復正常,夜間打鼾沒了,生活質量大為提高。

這是名病程較長的糖尿病患者,合并癥較多,肥胖不僅引起血糖升高,血糖難以控制,還加重血壓、血脂升高,腎功能惡化,生活質量極差。手術后2年,你很難想象這是同一個人!停用胰島素每天120單位,體重減去約25公斤,糖化血紅蛋白從11%降至6%,整個人的精神面貌都不一樣了,她的健康均洋溢在臉上。

10.3969/j.issn.1672-7851.2015.03.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