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梅
連續康復護理干預對腦卒中偏癱患者的效果研究
王雪梅
目的探討腦卒中偏癱患者進行連續的康復護理干預的具體效果。方法98例行腦卒中偏癱治療患者, 隨機分為研究組及對照組, 各49例。研究組患者給予連續康復護理, 對照組患者只給予常規護理。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后的護理效果進行比較。結果經護理后, 兩組患者的FMA運動功能以及Barthel指數的評分方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8例復發, 依從23例, 比較依從5例, 不依從13例。服藥依從率為73.5%。研究組患者1例復發, 依從28例, 比較依從15例, 不依從6例, 服藥依從率為87.8%。研究組患者服藥依從率以及病情復發率都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連續康復護理干預對腦卒中偏癱患者具有很大的影響, 有效的推動了治療過程, 使其得以順利的進行, 獲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
連續康復護理干預;應用效果;腦卒中偏癱患者
腦卒中具體包括缺血性腦卒中以及出血性腦卒中, 是一種腦血液循環障礙性疾病, 而這種疾病的具體臨床表現為永久性或者是短暫性的腦功能障礙, 其致殘率與致死率相對較高[1]。本文將對兩組腦卒中偏癱患者實施連續康復護理干預,并對其干預效果進行具體的觀察以及分析。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5月~2012年11月來本院進行腦卒中偏癱治療的98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52例, 女46例, 年齡41~85歲, 平均年齡66.3歲。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及對照組, 各49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以及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研究組患者給予連續康復護理, 對照組患者則給予常規護理, 具體護理方法如下。
1.2.1 心理護理 腦卒中患者在心理上會存在焦慮和恐懼,所以對腦卒中偏癱患者講解有關疾病、治療方面的一些知識是非常必要的, 讓患者對自身的病情有一定的了解, 同時讓患者能夠深刻認識到接受治療對其自身病情的改善的重要作用。經常與患者進行交流溝通。在此過程中, 對患者的心理問題進行及時有效的掌握了解, 對患者的疑問進行耐心的解答, 使影響患者身體健康的不良情緒得到有效的緩解。同時要對患者多講述一些成功的案例, 提升患者接受治療的積極主動性, 增強患者的康復信心。
1.2.2 健康宣教 經常向患者講解引發腦卒中偏癱疾病的主要因素, 腦卒中偏癱疾病的臨床特征, 其對患者身體的危害及具體的治療方法與護理方法, 讓患者對積極接受治療及護理有很好地認識, 要意識到接受治療以及護理能夠有效改善病情。
1.2.3 康復護理 護理人員要積極地對患者及患者家屬進行康復訓練方面的指導, 具體指導包括體位變換、關節的被動活動等基礎功能訓練, 以及床上、坐位、離床移動、站立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活動能力訓練等。
1.2.4 藥物護理 護理人員需要及時提醒并督促患者嚴格遵循醫囑, 按時定量服藥, 同時要仔細觀察服藥之后的反應情況, 如果患者服藥之后發生了異常的情況, 就必須及時地將情況告訴臨床醫生, 讓患者對按時定量服藥改善治療效果的重要性有非常明確的認識。
1.3 觀察指標 在進行護理前后, 兩組患者的FMA運動功能以及Barthel指數進行評定, 與此同時對兩組患者的服藥依從性以及病情的復發率進行具體的比較以及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護理前后對兩組患者的FMA運動功能以及Barthel指數比較 兩組患者進行護理后, 對其FMA運動功能以及Barthel指數進行具體的評分比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而在進行護理之前, 對其FMA運動功能以及Barthel指數進行具體的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FMA運動功能以及Barthel指數的評分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FMA運動功能以及Barthel指數的評分比較(±s)
注:護理后兩組比較, P<0.05
組別 例數 時間 FMA運動功能 Barthel對照組 49 護理前 35.43±1.47 37.59±1.67護理后 55.23±1.31 49.74±1.58研究組 49 護理前 35.23±1.21 38.13±1.49護理后 71.16±1.34 70.87±1.21
2.2 對兩組患者的服藥依從率以及病情復發率比較 對照組8例患者復發, 占16.3%, 依從23例, 占46.9%, 比較依從5例, 占10.2%, 不依從13例,占26.5%。服藥依從率為73.5%。研究組復發1例, 占2.0%, 依從28例, 占57.15%,比較依從15例, 占30.6%, 不依從6例, 占12.2%, 患者的服藥依從率為87.8%。兩組患者的服藥依從率以及病情復發率方面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為了對腦卒中偏癱患者的功能障礙進行有效的改善, 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就必須提升康復患者在康復護理重要性上的意識[2]。在對患者進行康復護理工作后, 患者的治療積極性就會得到有效的提高, 就會增強患者的康復信心, 使患者對康復訓練方法有了全面具體的了解。一方面對患者的服藥依從性有了很好的提高, 另一方面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進行了有效的改善, 進而對患者的康復療程進行了明顯的縮短[2,3]。
總之, 對腦卒中偏癱患者進行康復治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在對這些患者進行連續康復護理干預的過程中, 對護患關系也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使患者能夠積極主動的接受治療, 并且很好的配合治療, 使治療進展順利, 有效的降低疾病復發率, 很好地緩解患者自身的痛苦, 最終改善患者的身體素質以及生活水平。
[1]周曉娟, 侯亞紅, 趙岳. 連續康復護理干預對腦卒中偏癱患者肢體功能和生活質量的影響.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19(2):25-27.
[2]李金萍, 劉增軍, 丁海敬, 等. 早期康復護理干預腦卒中偏癱患者的研究. 醫學研究生學報,2010,21(7):747-749.
[3]陳麗, 佘秋群, 馮靈. 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腦卒中偏癱患者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功能的影響.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31(4):68-7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5.148
2014-12-03]
136000 四平市第四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