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銀鋒
地佐辛聯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產鎮痛臨床效果觀察
車銀鋒
目的觀察比較地佐辛聯合丙泊酚與丙泊酚聯合芬太尼用于人工流產的鎮痛效果。方法121例符合早孕標準擇期行無痛人工流產術的患者, 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61例)和對照組(60例), 對照組采用丙泊酚2.0 mg/kg+芬太尼1 μg/kg;觀察組采用丙泊酚2.0 mg/kg+地佐辛0.1 mg/kg麻醉, 觀察兩組麻醉效果, 術中監測生命體征, 記錄蘇醒時間、起效時間、術中體動次數及術后鎮痛情況。結果對照組優55例(91.67%), 良5例(8.33%);觀察組均為優61例(100.00%), 麻醉效果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在丙泊酚總用量、起效時間、術中體動例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蘇醒時間、呼吸抑制例數明顯短于或者少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蘇醒后5 min V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蘇醒后1 h觀察組V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地佐辛聯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產術能達到麻醉要求, 有效減輕術后疼痛,可用于人工流產術麻醉鎮痛。
丙泊酚;地佐辛;芬太尼;無痛人工流產;鎮痛
人工流產術是指在孕早期運用人工方法終止妊娠的手術。WHO在2000年的安全人工流產技術指南中指出, 人工流產手術時應常規使用必要的鎮痛措施[1]。人工流產手術相對簡單, 吸宮術順利時3~5 min內即可結束操作, 手術區域位于盆腔和會陰部, 對機體的呼吸和循環影響較小。人工流產的麻醉強調安全、快捷、舒適和快速恢復。丙泊酚是人工流產術首選全麻藥物, 該藥誘導迅速, 體內代謝快, 維持時間短, 停藥后蘇醒迅速, 恢復平穩, 且蘇醒后患者意識清晰, 但是沒有鎮痛作用, 因此單獨采用丙泊酚達不到無痛的效果[2]。本研究通過復合芬太尼或地佐辛比較鎮痛作用,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擇期行人工流產術的患者121例, 納入標準:①符合早孕的診斷標準;②ASA評分Ⅰ~Ⅱ級;③無麻醉禁忌證;④孕期≤10周;⑤年齡21~35歲;⑥體重指數BMI18~26 kg/m2;⑦術前肝腎功能、凝血功能正常者;⑧自愿終止妊娠, 符合倫理委員會要求。排除標準:①心臟、肺部疾患;②藥物濫用或酗酒史;③長期應用鎮靜藥物治療史;④生殖器官急性炎癥;⑤患有癲癇或精神疾患。121例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61例)和對照組(60例), 對照組患者年齡22~34歲, 平均年齡(26.43±5.02)歲;孕周5~10周, 平均孕周(8.2±1.8)周;ASAⅠ級45例, Ⅱ級15例;BMI19.2~25.6 kg/m2, 平均BMI(23.01±2.19)kg/m2。觀察組患者年齡21~35歲, 平均年齡(25.89±4.81)歲;孕周6~10周, 平均孕周(7.9±1.6)周;ASAⅠ級43例, Ⅱ級18例;BMI18.2~25.8 kg/m2, 平均為(23.23±2.58)kg/m2。兩組患者在年齡、孕周、ASA分級及體質量指數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兩組患者術前禁食10~12 h, 入手術室后常規監測心電圖、血壓、無創動脈壓、心率、血氧飽和度相關指標。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開放單側前臂靜脈, 以10~15 ml/(kg·h)速度滴注乳酸鈉林格氏液。采用面罩吸氧, 氧流量5 L/min,對照組在術前3 min靜脈注射芬太尼1 μg/kg, 觀察組在術前10 min靜脈注射地佐辛0.1 mg/kg, 兩組均于術前1 min丙泊酚2.0 mg/kg,1 min內注射完畢, 睫毛反射消失開始行常規負壓電動吸引人工流產。術中根據呼吸體動情況每次追加丙泊酚0.5~1 mg/kg, 直至術畢。
1.3 觀察指標 ①觀察生命體征, 包括三導聯心電圖(ECG)、無創血壓(NIBP)、脈搏血氧飽和度(SpO2)、心率(HR)。②術后鎮痛評分:采用視覺模擬疼痛評分[3](VAS)評估蘇醒后5 min、1 h鎮痛效果, 0分:無痛;1~3分:輕度疼痛;4~6分:中度疼痛;7~10分:重度疼痛。③記錄術中麻醉情況。麻醉效果優:術中無肢體活動;良:有影響操作的肢體活動,手術能進行;差:肢體亂動, 手術無法進行。④觀察記錄各組患者丙泊酚的總用量、起效時間(從丙泊酚開始注入至睫毛反射消失時間)、蘇醒時間及術中體動次數、呼吸抑制(術中SpO2降至92%以下)例數。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 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麻醉效果比較 對照組優55例(91.67%), 良5例(8.33%);觀察組均為優61例(100.00%), 麻醉效果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術中、術后情況比較 兩組在丙泊酚總用量、起效時間、術中體動例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蘇醒時間、呼吸抑制例數明顯短于或者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術中、術后情況比較[±s, n(%)]

表1 兩組術中、術后情況比較[±s, n(%)]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 丙泊酚總用量(mg) 蘇醒時間(min) 起效時間(s) 呼吸抑制例數 術中體動例數觀察組 61 118.37±10.32 2.35±0.92a 36.80±3.90 5(8.20)a 6(9.84)對照組 60 117.02±11.21 4.72±2.03 37.70±4.30 18(30.00) 7(11.67) t/χ2 0.689 8.293 1.206 7.977 0.0009
2.3 兩組VAS評分比較 兩組蘇醒后5 min V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蘇醒后1 h觀察組V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2 兩組VAS評分比較(±s, 分)

表2 兩組VAS評分比較(±s, 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 蘇醒后5 min 蘇醒后1 h觀察組 61 1.16±0.31 1.12±0.28a對照組 60 1.23±0.26 3.13±0.32 t1.344 36.788
人工流產手術整個過程約5~10 min, 要求麻醉藥物具有起效快和蘇醒迅速。丙泊酚主要用于誘導麻醉和維持麻醉,具有起效迅速、作用時間短、可控性強、清醒快, 且副作用少而廣泛應用于臨床。然而丙泊酚的鎮痛作用微弱, 單用丙泊酚會增大劑量, 不良反應發生率也增高, 而且達不到無痛的目的[4]。因此臨床上常聯合麻醉性鎮痛藥物來增強鎮痛效果, 減少丙泊酚用量。本研究對照組選擇阿片類藥物芬太尼來加強鎮痛作用。觀察組選擇新型人工合成阿片受體部分激動-拮抗劑地佐辛來發揮鎮痛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 兩種方案均能獲得良好的麻醉效果,均減少丙泊酚用量, 術中體動例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均能獲得滿意的臨床麻醉要求。但是對照組呼吸抑制患者明顯多與觀察組, 這主要與芬太尼的作用機制相關。芬太尼為阿片類強鎮痛藥, 發揮有效的鎮痛作用同時顯著地減弱呼吸動力, 芬太尼可不同程度抑制呼吸驅動力、呼吸肌活動和呼吸時間, 且對呼吸系統的影響呈劑量依賴性[5]。地佐辛主要以鎮痛作用為主, 呼吸抑制作用較芬太尼弱, 無明顯的劑量依賴性, 且安全劑量范圍大。
兩組術后疼痛情況比較, 兩組蘇醒后5 min V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蘇醒后1 h觀察組V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芬太尼的鎮痛作用具有封頂效應, 隨著劑量的增加, 藥效不會增加, 反而對呼吸循環系統有抑制作用[6]。而地佐辛在人體內吸收、分布迅速, 表觀分布容積大、半衰期長而且清除緩慢, 鎮痛起效快的同時持續時間也持久。目前臨床上常替代強阿片類藥物廣泛用于術后鎮痛、超前鎮痛、癌癥疼痛等[7]。
綜上所述, 地佐辛聯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產術能達到麻醉要求, 有效減輕術后疼痛, 可用于人工流產術麻醉鎮痛。
[1]謝蝶蘭, 許奕如, 江敏君, 等. 無痛人工流產術個性化舒適護理及其臨床效果. 廣東醫學,2012,33(6):875-877.
[2]賈瑞芳, 付艷芳, 孟曉燕, 等. 丙泊酚分別伍用瑞芬太尼與芬太尼在無痛人工流產術中的應用比較. 醫藥導報,2010,29(3):313-316.
[3]呂晨, 鄒建玲, 沈淑華, 等.視覺模擬量表和語言評價量表用于術后疼痛評估的比較. 全科醫學臨床與教育,2004,2(4):217-219.
[4]蘭曉波, 夏武建, 陳愛珍, 等. 丙泊酚復合芬太尼用于人工流產術的臨床觀察. 中國基層醫藥,2011,18(1):61-62.
[5]王鋒, 張雪芹. 丙泊酚復合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用于無痛人流的對比觀察 . 寧夏醫科大學學報,2010,32(3):401-403.
[6]毛青, 嚴小玲. 依托咪酯脂肪乳劑與丙泊酚復合芬太尼用于無痛人工流產術鎮痛效果比較. 中國基層醫藥,2011,18(19):2705-2706.
[7]閆軍峰, 郭麗霞, 浦從義, 等. 不同劑量地佐辛復合異丙酚在無痛人工流產術中的應用. 河北醫藥,2011,33(9):1363-136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2.078
2014-11-05]
450100 河南省滎陽市人民醫院麻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