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不同施肥處理對土壤理化性狀及養分盈虧的影響

2015-03-07 06:42:40韓紅煊
浙江農業科學 2015年11期
關鍵詞:產量

周 飛,韓紅煊

(余姚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總站,浙江余姚 315400)

不同施肥處理對土壤理化性狀及養分盈虧的影響

周 飛,韓紅煊

(余姚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總站,浙江余姚 315400)

應用田間小區定位監測,于2010-2014年在余姚市地力監測點設置無肥處理、常規施肥、測土配方,以及測土配方+有機肥4個處理,對各處理的土壤基礎地力、作物產量、土壤耕層養分的變化進行分析,并對監測點的肥料投入和養分盈虧變化進行評估。結果表明,有機肥+配方肥處理提升了土壤養分,對作物增產效果較好。養分盈虧分析結果顯示,當地施肥不盡合理,基礎地力貢獻率有下降趨勢。

余姚;地力監測;土壤

耕地地力監測是對自然狀態下,大面積生產中農民常規施肥水平與作物產量、土壤養分進行的連續定位監測,借以了解和掌握土壤肥力、肥料結構,以及主要耕作制度的施肥水平、養分分配的動態變化和農業生產的投入產出狀況。本文以余姚市為研究對象,對其地力監測結果進行分析,以期為指導當地農業生產,實現農田養分精準管理,科學合理高效利用土、肥、水資源提供科學依據。

1 地力監測點基本情況

2009-2010年,浙江省開始實施新的耕地土壤長期定位監測點建設工作。2010年余姚市依據寧波全市土壤類型平衡布點方案,在姚西、姚東2個種稻區和姚北近濱海平原各設置1處定位監測點,共3個監測點。定位監測點選擇在基本農田保護區特別是標準農田、糧食功能區、特色優勢農產品基地內,遠離城鎮建設用地規劃預留區,避免受非農建設和其他農田調整、改造、開挖等破壞表面耕層活動的影響。

2 監測內容與方法

嚴格按照NY/T 1119—2006《土壤監測規程》[3]實施。通過監測點小區試驗、土壤檢測、作物果實莖稈分析、田間作業記錄等方法來了解土壤理化性狀和土壤肥力的變化規律、作物的施肥效應等。

表1 余姚市省級地力監測點建點時的基本情況

2.1 處理設計

地力監測點設置4個處理,分別是:處理1,長期無肥區(空白區)。不施用任何化學肥料、不種植綠肥、不進行秸稈還田;處理2,常規施肥區。施肥與當地主要施肥量、主要肥料品種一致;處理3,測土配方施肥純化肥區。根據土壤養分情況和作物確定最佳施肥量;處理4,測土配方施肥化肥+有機肥區。有機肥根據本地實際情況施用,相對固定。各處理不設重復,除施肥不同外,各處理其他措施均保持一致。

2.2 監測內容

建點時充分了解并記錄監測點的立地條件、農業生產概況和剖面理化性狀,主要包括土壤類型、成土母質、有效積溫、地形部位、排灌條件、種植制度、作物產量等。監測點的剖面性狀調查各發生層次深度、顏色、結構、分層采集土壤樣品,檢測土壤有機質、全量氮磷鉀、pH、微量元素和重金屬等參數。

年度監測內容主要包括田間作業情況、作物產量、施肥情況和土壤理化性狀。田間作業情況記載每一年度內每季作物的名稱、品種、播期、播種方式、收獲期、耕作情況、灌排、病蟲害防治、自然災害出現的時間與強度,以及對作物產量的影響。作物產量指監測區作物的實際產量。施肥情況包括有機肥和化肥的使用日期、肥料品種、施肥次數和施肥量等。土壤理化性狀是在每年度最后一季作物收獲后,分處理采集耕層土壤樣品供檢測化驗。監測內容包括土壤pH值、有機質、全氮、有效磷、速效鉀等指標。

2.3 監測方法

土壤酸堿度按照NY/T 1121.2—2006方法測定;土壤有機質含量按NY/T 1121.6—2006方法測定;土壤全氮含量按NY/T 53—1987方法測定;石灰性土壤有效磷含量按照NY/T 148—1990方法測定;酸性土壤有效磷含量按照NY/T 1121.7—2006方法測定;土壤速效鉀含量按照NY/T 889—2004方法測定。

3 結果與分析

3.1 土壤耕層主要理化性狀

3.1.1 酸堿度

由于受到天氣情況,作物栽培措施等影響,不同年度間各監測點土壤pH值變化范圍較大(圖1)。不同的施肥方式對土壤pH值產生了不同的影響。整體來看,各年份均以處理1下土壤pH值最低。2010年處理2的pH值最高,2011年處理3的pH值最高,2012-2014年則是處理4的pH值最高,表明采用測土配方施肥,并配施有機肥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緩土壤酸化。

圖1 不同施肥方式下的土壤pH值

3.1.2 土壤有機質

總體來看,2010-2014年間,處理1下土壤有機質含量最低,處理4土壤有機質含量最高。與2010年相比,2014年處理4的土壤有機質含量比2010增加20.96 g·kg-1,在各處理中增幅最高,表明長期采用測土配方施肥并配施有機肥對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效果最好。

圖2 不同施肥方式下的土壤有機質含量

3.1.3 土壤全氮

整體來看,2010-2014年間,土壤全氮含量均以處理4下最高,且呈現逐年上升趨勢。2014年處理4土壤全氮含量比2010年增加了0.55 g· kg-1;其他處理各年間土壤全氮含量變化不明顯。對比處理2與處理3可知,兩者各年間差異不明顯。這表明,測土配方施肥如果單施化肥的話,與農民傳統施肥方式相比,對土壤全氮含量無明顯作用,但若將測土配方施肥與有機肥配施,可以明顯增加土壤全氮含量,培肥土壤。

圖3 不同施肥方式下的土壤全氮含量

3.1.4 土壤有效磷

由圖4可見,5年后,各處理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出現了明顯變化。2010年各監測點土壤有效磷含量相差不大,平均含量是9.73 mg·kg-1;但至2014年,4個處理間土壤有效磷含量相差懸殊,處理4土壤有效磷平均含量最高,達36.65 mg· kg-1,其次為處理3的20.36 mg·kg-1和處理2的17.36 mg·kg-1,處理1最低,僅為8.30 mg· kg-1。由此可知,采用測土配方施肥并配施有機肥對增加土壤有效磷含量作用最好。

3.1.5 土壤速效鉀

總體來看,2010-2014年,各處理土壤速效鉀含量均以處理1最低,處理4最高,且處理4下土壤速效鉀含量有逐年增加的趨勢。這表明連續采用測土配方并配施有機肥可以有效培肥土壤,提高土壤速效鉀肥力水平。

圖4 不同施肥方式下的土壤有效磷含量

圖5 不同施肥方式下的土壤速效鉀含量

3.2 監測點主要作物產量與基礎地力

3.2.1 產量

由表2可知,各監測點各年度均以不施肥的處理1產量最低,其他處理相較處理1產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監測點3和監測點4,處理2到處理4相較處理1產量的增長幅度均連年增加。表明長期連續施肥對作物增長的后效明顯。在監測點3,各年度產量均以處理4最高,且相較處理1的產量增幅也最高,表明處理4在該監測點對作物增產效果最好。在監測點4,各年度產量均以處理3最高,但與處理4差異不大,表明測土配方施肥對作物增長的效果好于農民傳統施肥方法。在監測點1,整體來看,處理4下作物產量最高(2013年除外),高于其他處理。

3.2.2 地力貢獻率

耕地基礎地力量化指標采用常規不施肥區的產量與常規施肥區的作物產量之比來表示,又稱地力貢獻率,這是農田土壤養分供給力的一種相對評價方式。地力貢獻率低,表明土壤肥力差,作物對肥料依賴性強,反之亦然。將各地力監測點處理1與處理2的產量進行比較,得到基礎地力貢獻率,各監測點的基礎地力貢獻率見圖6。除監測點1外,監測點3和監測點4的地力貢獻率呈逐年下降趨勢,表明作物對肥力的依賴性不斷增強。

表2 不同施肥方式對監測點作物產量的影響

圖6 各監測點的地力貢獻率變化趨勢

3.3 監測點肥料投入與養分盈虧變化

3.3.1 肥料投入

2010-2014年,監測點1,3,4每667m2的施肥總量平均值分別為49.09,56.25和57.64kg,均高于浙江省2011年雙季稻每667m238.84kg的施肥平均值。2011年浙江省雙季稻N∶P2O5∶K2O投入比例為1∶0.28∶0.52,由監測數據可知,監測點1的磷肥投入略高于全省平均值,監測點3和4

磷肥投入遠高于平均值,說明磷肥投入過量;鉀肥投入方面,監測點1的鉀肥投入不足,監測點3和4略高于全省平均值。

表3 2010-2014年地力監測點平均每667m2施肥量

3.3.2 主要養分盈虧

對監測點不同施肥處理下的養分盈虧變化進行分析。由圖7可知,各監測點均表現出氮、磷養分累積,而鉀素虧缺的特點。結合肥料投入情況分析,余姚市雙季稻種植區域肥料投入整體水平高于2011年浙江省平均水平,氮磷肥投入明顯過量,雖然鉀肥投入的比例略高于全省平均,但仍不能滿足作物生產需要,這要求當地在今后的生產實踐中,適當控制氮磷肥投入,增加鉀肥投入,并在提高肥效上下功夫。

圖7 監測點每667m2耕地土壤的養分盈虧變化

4 小結

本試驗在余姚市3個定位監測點對比了無肥處理、常規施肥、測土配方,以及測土配方+有機肥處理對土壤理化性狀及作物產量的影響,總體來看,測土配方并配施有機肥的處理對于土壤有機質、全氮、有效磷、速效鉀的提升效果較好,且隨著時間累積,其后效更加明顯,表明該處理對培肥土壤效果明顯。同時,整體來看,該處理對作物增產的效果也較好。

余姚市3個監測點常規施肥水平下,土壤養分均呈現氮、磷盈余,鉀虧缺的狀況,說明當地傳統的施肥方式不盡合理?;A地力貢獻率有逐年下降趨勢,表明急需科學、合理施肥,提升地力。

本研究顯示,在測土配方施肥基礎上增施有機肥,能改善土壤性狀,提高農作物產量,因此在生產中要注重有機肥的施用,培肥土壤。同時,深入開展實施測土配方施肥,因缺補缺,調整用肥結構。針對余姚水稻生產實際,應控制氮、磷肥施用量,提高鉀肥用量,以達到土壤養分平衡。

[1] 許衛劍,陳燕妮.天臺縣耕地土壤長期定位試驗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5(4):224-225.

[2] 王帥,李偉,范曉偉,等.重慶市耕地地力監測與養分分析[J].南方農業:園林花卉版,2011(5):1-4.

(責任編輯:高 峻)

S 157.4+1;S 158

A

0528?9017(2015)11?1900?04

文獻著錄格式:周飛,韓紅煊.不同施肥處理對土壤理化性狀及養分盈虧的影響[J].浙江農業科學,2015,56(11):1900-190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51162

2015?08?02

周 飛(1987-),男,安徽臨泉人,碩士,從事農技推廣工作。E?mail:346467227@qq.com。

猜你喜歡
產量
2022年11月份我國鋅產量同比增長2.9% 鉛產量同比增長5.6%
今年前7個月北海道魚糜產量同比減少37%
當代水產(2021年10期)2021-12-05 16:31:48
提高玉米產量 膜下滴灌有效
今日農業(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夏糧再獲豐收 產量再創新高
今日農業(2021年13期)2021-08-14 01:37:56
世界致密油產量發展趨勢
海水稻產量測評平均產量逐年遞增
今日農業(2020年20期)2020-11-26 06:09:10
2018年我國主要水果產量按?。▍^、市)分布
2018年11月肥料產量統計
2018年10月肥料產量統計
2018年12月肥料產量統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91熟女高潮一区二区| 色首页AV在线| 香蕉视频在线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AV电影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网站| 免费人欧美成又黄又爽的视频| 日韩精品资源| 国产欧美日韩视频怡春院| 中文字幕第4页| 国产成人区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 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 欧美一级特黄aaaaaa在线看片| 免费视频在线2021入口| 91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 伊人91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下载|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爽爽| 欧美亚洲网| 一本无码在线观看| a级毛片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欧美国产在线精品17p| 尤物特级无码毛片免费| 国产精品蜜臀| 精品久久久无码专区中文字幕| 伊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7777|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 亚洲视频色图| 亚洲嫩模喷白浆| 欧洲欧美人成免费全部视频| 精品一区国产精品|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 亚洲欧洲美色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高清中文字幕|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无码| 狂欢视频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手机在线观看| 福利一区三区| 日韩成人午夜|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少妇|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 黄色免费在线网址|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88| 精品福利国产| 亚洲综合久久成人AV| 熟妇丰满人妻av无码区| 五月天福利视频| 国产成人禁片在线观看| 午夜毛片福利| 亚洲精品视频网| 欧美日本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第页| 亚洲一区毛片|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网站| 亚洲成AV人手机在线观看网站| 欧美日本视频在线观看| 婷婷六月综合| 伊人中文网| 国产精品人莉莉成在线播放| 国内精品免费| 一本无码在线观看| 国产色伊人| 91丝袜美腿高跟国产极品老师| 在线欧美一区| 久久久久久久97| 91亚洲视频下载| 亚洲国产第一区二区香蕉| 亚洲AⅤ无码国产精品|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国产一级毛片yw|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华液| 国产91色| 99热这里都是国产精品| 欧美区日韩区|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 | 免费 国产 无码久久久| 国产日韩av在线播放| 色有码无码视频| 亚洲婷婷六月|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2019| 黄色污网站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