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麗
中藥房中藥質量管理措施分析
王艷麗
目的探討中藥房中藥質量的管理措施。方法對本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藥劑科中藥房的藥品調劑、藥品發放準確率及患者滿意度進行回顧性分析, 觀察在醫院信息化系統協調管理下,中藥房藥品質量管理的服務質量。結果在醫院信息化系統干預下, 中藥房藥品質量管理得到了顯著提高。結論在醫院中藥房藥品質量管理過程中, 醫院信息化系統的促進作用明顯, 值得進一步推廣。
中藥房;信息化系統;中藥質量管理;患者滿意度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 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 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 華夏人民創造了豐富的歷史文化, 中醫學就是其中的主要內容之一。中醫治療所用的藥物大都是一些植物,只有極少一部分為動物或者礦物, 因此中醫學又稱為本草學,古代的著名醫學家李時珍就著有《本草綱目》一書。在我國的廣闊大地上種類繁多。產量豐富的天然藥材, 僅僅有典籍記載的藥物就達到了3000種以上。我國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 對于這些天然藥材的運用已經有了非常成熟的方式和方法。在現代的快節奏生活中, 受治療時間的限制, 中醫受到西醫的嚴重沖擊, 但隨著社會的發展, 特別是人們健康觀念的改變, 中醫純天然、無毒副作用的特點得到了人們的認可,大多數醫院都設有中藥房, 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了方便。故中藥房管理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著患者的安全, 是臨床治療康復的直接決定性因素[1]。由于中藥大多數都是植物、動物或者礦物經過處理之后直接作為藥物使用, 有一部分藥材需要特殊的存放條件, 故中藥房的藥材質量管理變得比較困難,而存放不善導致藥材浪費的現象時有發生, 隨著計算機技術在醫學上的不斷應用, 醫院信息化建設為重要存放、質量管理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條件[2]。本次研究回顧性分析了本院信息化建設前后中藥房中藥質量管理的變化, 現將情況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本院就診并選擇中藥治療的856例患者, 以本院信息化系統建立的時間(2013年4月)為界, 將患者分為實施前428例, 實施后428例。2013年4月本院進行了信息化建設, 開始實施信息化管理。實施前后患者的年齡、性別、病情、家庭經濟水平、宗教信仰以及社會背景、中藥治療的采用率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統計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間本院中藥房的藥品調劑情況, 并對中藥的處方審核, 藥品質量(包括重要的色澤、氣味、質地等)進行統計, 同時積極與在本院就診并選擇中藥治療的患者加以溝通, 對于患者的就診滿意度進行調查, 根據調查結果進行列表統計。
1.3 評價指標[3]本次研究通過以下兩個方面來進行評價:①在中藥調劑方面, 對藥品調劑的準確率和調換率進行評價。②在患者的就診滿意度方面分優、良、可、差四個級別來進行評價, 沒有調劑錯誤, 速度快, 有完整的用藥說明為優;沒有調劑錯誤, 有排隊情況, 有較為完整的用藥說明為良;藥品調劑錯誤率<5%, 取藥時有排隊情況, 沒有完整的用藥說明為可;藥品調劑過程中錯誤率>5%, 取藥速度慢, 沒有完整的用藥說明, 有藥品不全或新藥不知的現象為差。滿意度=(優+良)/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中藥房藥品調劑準確率對比 在兩年情況沒有明顯差異的情況下, 實施信息化管理前中藥質量的調劑準確率為85.05%, 實施信息化管理后中藥質量調劑準確率為99.30%,實施后明顯高于實施前,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施前藥品調換率為14.95%, 實施后藥品調換率為0.70%, 實施后明顯低于實施前,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信息化管理實施前后患者滿意度 信息化實施后患者滿意度(99.30%)顯著高于信息化實施前的滿意度(83.64%),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1 信息化實施前后中藥質量調劑的準確率對比[n(%)]

表2 信息化管理實施前后患者滿意度調查[n(%)]
中醫學是我國的傳統醫學, 在我國遼闊大地上種類繁多。產量豐富的天然藥材, 僅僅有典籍記載的藥物就達到了3000種以上, 我國人民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 對于這些天然藥材的運用已經有了非常成熟的方式和方法。在現代快節奏生活中, 受治療時間的限制, 中醫受到西醫的沖擊非常嚴重。但隨著社會的發展, 特別是人們健康觀念的改變, 中醫純天然、無毒副作用的特點得到了人們的認可, 大多數醫院都設有中藥房, 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了方便。中藥大都是一些植物, 只有極少一部分是動物或者礦物, 外觀形態上差距小,儲存要求不一, 導致重要的藥品調劑準確率受到了影響。本院自開始實施信息化管理, 中藥房藥品調劑率得到了顯著提高, 不僅解決了醫師字跡潦草, 處方辨認困難的難題, 在調劑準確率上也顯著提高, 縮短了患者取藥時間, 提高了醫院的工作效率。藥品調劑準確率的上升減少了抓錯藥、漏抓藥現象的發生, 患者對中藥房藥品調劑率的滿意度也得到顯著提高[4]。
綜上所述, 醫院信息化管理能夠顯著提高藥品調劑的準確率, 使患者的滿意度大大提高, 改進了中藥房工作效率和中藥管理, 在中藥房中藥管理方面具有非常積極的建設意義。
[1]張鐵軍.中藥質量認識與質量評價.中草藥,2011,42(1):1-9.
[2]趙雅玲, 劉濤峰.中醫治療白癜風研究進展.河南中醫,2013,33(11):2038-2040.
[3]肖永慶, 張村, 李麗.中藥飲片的分級規格質量評價及優質優價管理.中華中醫藥雜志,2011,26(2):317-320.
[4]宋肖依, 蘇泉, 潘光強. 淺談中藥房中藥質量管理.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2,24(12):1561-156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8.204
2014-11-19]
453002 河南省新鄉市第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