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英
七氟醚用于剖宮產全麻的安全性
王曉英
目的探討胎兒娩出前采用了七氟醚復合局部浸潤麻醉的方法用于剖宮產手術的安全性。方法選出符合條件的有椎管內麻醉禁忌剖宮產患者20例作為觀察組, 給予七氟醚全身麻醉;同等條件下把實施椎管內麻醉的產婦30例作為對照組, 給予腰硬聯合麻醉。觀察并記錄患者的平均動脈壓(MAP)、心率(HR)、血氧飽和度(SpO2)等生命體征;手術時間、胎兒娩出時間、胎盤娩出時間;產婦離開手術室時T1、術后6 h(T2)及24 h(T3)出血量;新生兒出生即刻(t1)、5 min(t2)新生兒Apgar評分;胎兒出生即刻臍靜脈血pH值及氧分壓(PO2)。結果兩組之間各項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胎兒娩出前采用了七氟醚復合局部浸潤麻醉的方法與椎管內麻醉一樣均能安全用于剖宮產手術。
七氟醚;剖宮產;腰硬聯合麻醉;出血量;胎兒娩出;Apgar評分;臍靜脈血
對于剖宮產患者的麻醉, 本院首選椎管內麻醉, 但也會遇到椎管內麻醉穿刺失敗或不適合做椎管內麻醉的剖宮產患者, 比如脊柱外傷畸形、穿刺部位有感染灶等[1]。為了滿足手術需要, 本院常采用全身麻醉, 但多數全麻藥物對產婦及胎兒有影響, 為尋求一種相對安全的用藥方法, 作者在胎兒娩出前采用了七氟醚復合局部浸潤麻醉的方法用于剖宮產手術取得了良好效果,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6月本院50例足月單胎妊娠行擇期剖宮產的孕婦, 且ASA分級均為Ⅰ~Ⅱ級, 剔除合并有全身系統性疾病者(心臟病、糖尿病等)及懷疑有胎兒宮內窘迫者;術前2 h均未應用鎮靜或鎮痛藥物者。觀察組(七氟醚全身麻醉組)包括椎管內穿刺失敗5例, 脊柱畸形8例,椎管內麻醉效不佳者4例, 產婦強烈要求全身麻醉者3例,共20例;對照組(腰硬聯合麻醉組)30例。兩組孕婦年齡、體重及孕期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術前均嚴格禁食禁飲8~12 h, 均不給予術前藥, 常規入室上肢留置靜脈通路, 開始輸注乳酸鈉林格氏液25~30 ml/kg至手術結束, 監測心電圖(ECG)、MAP、HR、SpO2, 觀察組切皮前0.25%羅哌卡因局部浸潤麻醉,同時面罩緊閉法吸入3%~5%七氟醚, 氧流量2~4 L/min待胎兒娩出臍帶結扎后給予丙泊酚2 mg/kg, 瑞芬太尼3 μg/kg, 維庫溴銨0.1 mg/kg快速誘導氣管插管, 術中丙泊酚, 瑞芬太尼持續靜脈泵入, 根據生命體征調泵速, 在胎盤娩出后靜脈給予縮宮素10 U, 術畢靜脈給予阿托品0.5 mg+新斯的明1.0 mg拮抗肌松作用;對照組患者取右側臥位, 在L3~4間隙行腰硬聯合穿刺, 蛛網膜下腔給予0.5%布比卡因10 mg, 常規硬膜外腔置管, 調節最高感覺阻滯平面到T6, 手術室床向左傾斜30°, 解除妊娠子宮對下腔靜脈的壓迫, 必要時靜脈注射麻黃堿提升血壓和心率。
1.3 觀察指標[2]觀察并記錄患者的MAP、HR、SpO2等生命體征;手術時間、胎兒娩出時間、胎盤娩出時間;產婦離開手術室時T1、術后6 h(T2)及24 h(T3)出血量;新生兒出生即刻(t1)、5 min(t2)新生兒Apgar評分;胎兒出生即刻臍靜脈血pH值及PO2。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術中MAP、HR與麻醉前相比變化均在20%以內, SpO2均在98%以上,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時間觀察組為(45.20±10.32)min, 對照組為(47.25±9.56)min,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 由于臍帶血pH值是反應胎兒出生時窒息的最敏感指標, 本實驗臍動脈血pH觀察組(7.31±0.02), 對照組(7.29± 0.05);PO2對照組(3.66±0.85)kPa, 對照組(3.25±0.69)kPa兩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新生兒1 min時的Apgar評分兩組分別為(9.02±0.46)分和(9.26±0.75)分, 兩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5 min時的Apgar評分均為10分。產婦離開手術室時T1、術后6 h(T2)及24 h(T3)出血量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離開手術室時T1、術后6 h(T2)及24 h(T3)出血量比較(±s, ml)

表1 兩組產婦離開手術室時T1、術后6 h(T2)及24 h(T3)出血量比較(±s, ml)
注:刨除軟產道損傷、胎盤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礙等因素干擾, 兩組比較, P>0.05
組別 例數 T1T2 T3觀察組 20 225.5±20.3 390.6±12.5 420±15.2對照組 30 230.6±18.2 385.4±13.6 408±12.6
對于椎管內麻醉失敗或有椎管內麻醉禁忌證的產婦, 國內很多同仁顧忌到全麻藥物對產婦及胎兒的影響而選用局部麻醉, 但局部麻醉普遍存在鎮痛不全、效果不確切、進腹后肌松不良影響手術進程、牽拉腹膜引起血壓、心率波動、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 給患者生理和心理上造成很大影響。七氟醚做為一種新型的吸入麻醉藥, 具有麻醉誘導平穩、蘇醒迅速等優點已被廣泛應用于新生兒麻醉。國外報道七氟醚用于剖宮產手術對新生兒的抑制具有劑量依賴性而本研究證明切皮前0.25%羅哌卡因局部浸潤麻醉, 同時面罩緊閉法吸入3%~5%七氟醚, 氧流量2~4 L/min待胎兒娩出臍帶結扎后常規誘導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是一種鎮痛完善, 效果可靠, 舒適性高, 胎兒內環境相對穩定, 不影響子宮收縮, 可安全用于剖宮產手術的麻醉方法。
[1]房小斌, 姚偉瑜, 謝錢靈, 等 .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剖宮產對新生兒apgar評分的影響.臨床麻醉學雜志,2008(24):307-308.
[2]Jirasiritham S, Gantivitayatan K, Sirivararom P.Over half MAC sevoflurane in caesarean section. J Med Assoc Thai,2005(88):914-92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6.109
2014-12-04]
473000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麻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