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升王林小庚(廣東省徐聞縣中醫醫院徐聞524100)
自擬益氣通脈湯結合西醫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分析
陳升王林小庚
(廣東省徐聞縣中醫醫院徐聞524100)
摘要:目的:對自擬益氣通脈湯結合西醫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為中醫學在此方面的工作與發展提供參考資料。方法:選取2013年8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68例作為觀察對象,根據治療方式的不同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組采用自擬益氣通脈湯結合西醫的方法進行治療,對照組則采用西醫治療法,對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數據進行對比、研究。結果:治療組的總有效率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自擬益氣通脈湯結合西醫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可以改善治療效果,效果優于純西醫治療,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冠心病心絞痛;自擬益氣通脈湯;西醫治療;臨床分析
冠心病心絞痛屬于常見并且多發的心血管系統疾病,冠狀動脈粥樣一旦硬化就會導致患者發生心肌缺氧以及缺血等癥狀,屬中醫“胸痹”范疇。心絞痛的主要癥狀為疼痛,勞動過度、情緒波動大、突然受寒等情況容易誘發心絞痛,其疼痛部位一般為心前區、胸骨后,也可能會在上腹部、左臂內側、頸部等出現疼痛感。其疼痛感因人而異,有些人是沉重、緊束、窒息、憋氣感,有的人則是瀕死的心臟壓縮感,嚴重的疼痛感會使患者出現面色蒼白、自動停止動作、出冷汗等癥狀,痛感一般持續1~5 min[1]。因此40歲以上的患者,有心絞痛發作病史的或者冠心病史的患者,醫生都會對其做出心絞痛的診斷。本文對自擬益氣通脈湯結合西醫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療效進行研究。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選擇2013年8月~2014年12月我院內科收治的冠心病心絞痛住院患者68例,診斷均符合《內科學》標準。且心絞痛每周至少發作5次,每次發作時間>3 min,心電圖呈缺血性ST-T改變,病程持續1個月以上,并排除糖尿病、原發性高血壓、心功能衰竭及肝、腎功能異常及內分泌疾病者。根據治療方式的不同,將68例患者分為兩組:(1)對照組34例,男23例,女11例;年齡39~75歲,平均48.5歲;病程2個月~11年,平均病程5.5年;其中穩定性心絞痛17例,不穩定性心絞痛11例,變異性心絞痛6例。(2)治療組34例,男21例,女13例;年齡40~73歲,平均50.1歲;病程7個月~10年,平均病程5.0年;其中穩定性心絞痛15例,不穩定性心絞痛12例,變異性心絞痛7例。兩組性別、年齡、病程和病情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1.2.1對照組常規口服消心痛,3~5次/d,每次5~10 mg,拜阿司匹林1次/d,每次0.1 mg,倍他樂克2次/d,每次12.5~25.0 mg;心絞痛急性發作期給予硝酸甘油0.3~0.6 mg,舌下含服。變異型心絞痛含服硝苯地平10~20 mg或硝酸甘油10 mg加入10%葡萄糖250 ml靜脈點滴,10滴/min。
1.2.2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中藥自擬益氣通脈湯,藥物組成:紅花10 g、瓜萎15 g、薤白15 g、三七10 g、川芎10 g、人參10 g、黨參20 g、黃芪30 g,隨證加減:氣滯者,加郁金10 g、香附10 g及柴胡10 g;痰熱者,加貝母和絲瓜絡各15 g;寒凝者,加半夏10 g和絲瓜絡15 g。水煎服,1劑/d,分早晚2次服用。
1.3療效判定標準心絞痛療效標準:顯效:輕中度心絞痛癥狀消失或基本消失,重度心絞痛癥狀基本消失或減輕到中度;有效:輕度心絞痛發作次數、程度及持續時間有明顯減輕,中度心絞痛癥狀減輕到輕度標準,重度心絞痛癥狀減輕到中度標準以下;無效:癥狀與治療前相同或加重。心電圖療效標準:顯效:心電圖恢復到大致正常或正常心電圖;有效:ST段降低在治療后回升0.05 mV以上,但未達到正常水平,在以R波為主導聯倒置T波改變變淺達25%或T波由平坦變直,房室或室內傳導阻滯改變;無效:心電圖基本與前相同或ST段較治療前降低0.05 mV,在以R波為主的導聯倒置的T波加深達25%以上,或直立T波變平坦,平坦波變倒置以及出現異位心律,房室傳導阻滯或室內傳導阻滯[2]。
1.4統計學方法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與計量資料分別采用字2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心絞痛療效比較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心絞痛療效比較
2.2兩組心電圖療效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心電圖療效比較
冠心病心絞痛是一種綜合病癥,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經常吸煙、血液黏度高的人群較其他人群易患上冠心病心絞痛,患者主要的臨床癥狀為胸悶、心慌以及心前區有陣發性的疼痛等。中醫理論認為,對于此病癥的治療,要以理氣化痰和益氣活血為主要的治療方法。自擬益氣通脈湯中的黨參、人參等藥物,都可以幫助患者調理脾胃,保持氣血通暢;三七、紅花等可以活血化瘀;瓜萎能理氣寬胸,滌痰散結,配合薤白溫通滑利,通陽散結,行氣止痛,兩藥相配,一祛痰結,一通陽氣,相輔相成,為治胸痹之要藥;黃芪能健脾補中,升陽舉陷,益衛固表,還能有效抑制多種革蘭氏陰性菌,明顯降低患者體內毒素對微血管的通透性,減輕因毒素導致的腸壁水腫,發揮對腸膜的保護作用[3]:多種藥物結合,使患者的瘀血能夠自行散去,改善動脈粥樣硬化病癥。而西醫主要是讓患者服用硝酸鹽制劑,減少患者心絞痛的發作次數,并不能夠從根本上治療病癥。自擬益氣通脈湯結合西醫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可以對患者的病癥起到既治標又治本的效果,患者的體質也能得到有效的改善。
本研究結果顯示,自擬益氣通脈湯結合西醫治療的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比對照組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冠心病心絞痛的治療中,自擬益氣通脈湯結合西醫治療法療效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資料
[1]譚偉明.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心絞痛125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11):303-304
[2]武艷慧.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心絞痛臨床分析[J].光明中醫,2011,26 (9):1881-1882
[3]陰健,郭力弓.中藥現代研究與臨床應用[M].北京:學苑出版社, 1993.319
收稿日期:(2015-02-28)
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識碼:B
doi:10.13638/j.issn.1671-4040.2015.0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