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井紅
江蘇省灌云縣人民醫院外科,江蘇灌云 222200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是多種病因導致胰酶在胰腺內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組織自身消化、水腫、出血甚至壞死的炎癥反應[1],主要表現為急性上腹痛、惡心、嘔吐、發熱和血胰酶增高等臨床癥狀。急性胰腺炎易引起胰腺出血、壞死,常繼發感染、腹膜炎和休克等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威脅患者生命。臨床主要采用外科手術治療,研究顯示,術后護理在患者的預后過程中尤為重要。本研究旨在分析護理干預與對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影響。
選取2011 年1 月~2014 年5 月灌云縣人民醫院外科收治的63 例急性胰腺炎住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經臨床綜合診斷和CT 檢查均符合《外科學》[2]第7 版關于急性胰腺炎的診斷標準,均排除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凝血障礙、惡性腫瘤患者,均采用手術治療。其中水腫型胰腺炎42 例,缺血壞死型胰腺炎21 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干預組(32例)和對照組(31 例),干預組男20 例,女12 例,平均年齡(46.09±15.37)歲;對照組男17 例,女14 例,平均年齡(52.03±14.84)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患者給予外科術后的常規護理;干預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
1.2.1 心理護理 急性胰腺炎發病突然給患者和家屬帶來極大的思想負擔,易產生焦慮和抑郁的心理,使病情加重;患者入院后,責任護士應主動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溝通,詳細介紹疾病的發展、治療及預后情況,解釋患者提出的疑問,消除其焦慮、緊張的心理狀態[3]。
1.2.2 健康教育 住院期間護士可以通過影像、座談等方式向患者介紹病情的發展、預后等,不斷鼓勵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告誡患者及其家屬飲食應以清淡為主、戒煙戒酒,以促進疾病的康復。健康教育應該貫穿于整個治療過程當中,包括出院后的健康指導[4]。
1.2.3 飲食指導 發病時,胰腺分泌消化酶時會加重患者的臨床癥狀,此時應禁食、禁水,經治療腹痛緩解、嘔吐消失后,可以攝入適當的流食,盡量少食用油脂性食物,以促進胰腺的恢復。
1.2.4 疼痛護理 督促患者在住院治療期間以臥床休息為主,可以在兩膝關節處放置一個軟枕,放松腹部肌肉,以達到緩解腹部疼痛的目的,若患者腹部疼痛劇烈難忍,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肌內注射阿托品等鎮痛藥物,切記禁用嗎啡,避免造成括約肌痙攣。
1.2.5 環境護理 定時對病房進行消毒,調節病房空調,室溫保持在22℃左右,濕度維持在55%左右。打掃衛生時噴水清掃,減少塵土飛揚,盡量降低病房內電視和說話音量,以免干擾同病房患者休息,為患者創造一個舒適、溫馨的住院環境。
1.2.6 術后護理 患者術后責任護士和值班護士要定時巡視病房,密切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注意患者引流管情況,及時處理引流管受壓、扭曲、堵塞等情況,觀察引流袋中液體的色、質、量,定期更換引流袋,避免造成感染,檢查患者切口情況,查看是否有液體滲出,咳嗽時要告知患者壓好切口部位,避免因腹壓增高而造成切口撕裂。
1.2.7 出院指導 患者出院后,護士要準確登記患者的聯系電話、家庭住址及其家屬的聯系方式,告知患者復查時間,并告訴患者醫院的聯系電話,以備患者咨詢,如出現緊急情況隨時前來診治;告訴患者出院后要規律飲食,前期充分休息,后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增強抵抗力,盡量少去人員密集的地方,避免造成患者的呼吸道感染等情況,定期對患者進行隨訪。
根據《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5]進行臨床療效評價。顯效:癥狀、體征分級量化記分0~2 分,Balthazar CT 分級為A 或B 級,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系統(APACHE-Ⅱ)評分≤3 分;有效:癥狀、體征分級量化記分2~4 分,Balthazar CT 分級為C 級,APACHE-Ⅱ評分<8 分;無效:癥狀、體征分級量化記分≥4 分,Balthazar CT 分級為D 或E 級,APACHE-Ⅱ評分≥8分。治療期間,注意觀察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壓瘡、胰瘺、感染);出院當天,采用自行設計的護理服務滿意度評價調查表對患者進行一對一調查,主要評價環境、服務態度、技術、硬件設施4 個方面,滿分為100 分,≥80 分為很滿意,60~79 分為滿意,<60 分為不滿意。
采用SPSS 17.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s 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組的總有效率為93.75%,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3.8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的比較[n(%)]
干預組的住院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n(%)]
干預組的護理總滿意度為96.88%,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7.42%,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的比較[n(%)]
近年來,急性胰腺炎的發病率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嚴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若不及時治療很容易引起胰腺壞死導致的炎性反應,對患者的肺、肝、腎造成嚴重的危害,其病死率高達20%[1]。研究表明,護理服務在患者治療和術后恢復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傳統的護理方法只是遵照醫囑進行常規化的服務,未能對患者的心理進行充分了解,找到患者真正的訴求,導致患者出現焦慮和抑郁的情緒,對疾病的恢復極為不利[6-7];護理干預則是從患者的心理、飲食、住院環境等多個方面入手,給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護理服務,減少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的不良情緒,改變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加快疾病的康復。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護理干預的干預組和普通常規護理的對照組的臨床治療有效率分別為93.75%和83.87%,住院時間為(7.44±4.88)、(10.71±6.44)d,并發癥發生率為6.25%、25.81%,對護理服務總滿意度為96.88%、77.42%,由此可知,經過護理干預后,患者在臨床療效、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率等指標均優于普通常規護理,與侯玉英等[8]的研究結果一致。
筆者認為護理干預能夠在急性胰腺炎住院患者中取得顯著效果,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①心理護理使患者從心理真正的接受和面對疾病,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同時從護士介紹的反面案例中吸取經驗和教訓,另外家屬又為患者解決后顧之憂,減少其心理負擔,充分調動了患者的主觀能動性,利于疾病的康復[9-11];②健康教育伴隨整個治療過程,患者充分了解疾病,掌握急性胰腺炎的危險因素,患者做到規律飲食、不暴飲暴食,降低了疾病的復發率[12-14];③出院指導中再次告訴患者和家屬康復過程中的注意事項,指導其培養正確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提醒患者下一次復查時間,定期對患者進行隨訪,了解患者的身體康復情況,指導患者接下來的康復方法,促進患者疾病的康復;④整個護理干預過程中,護士始終保持和藹的態度,不斷提高技術水平,能夠有效提高患者對于護理服務的滿意度[15]。
綜上所述,護理干預可提高急性胰腺炎住院患者的臨床療效,縮短住院時間,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促進疾病的康復,減輕患者家庭的經濟壓力,提高護理服務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邵風新.急性胰腺炎護理體會[J].臨床合理用藥,2012,5(5):29-30.
[2]吳在德.外科學[M].7 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203-1205.
[3]楊彩秀,李娟.心理護理干預對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寧夏醫學雜志,2014,36(7):661-662.
[4]肖倩.個體化健康教育在急性胰腺炎護理干預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基層醫學論壇,2014,18(4):525-526.
[5]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胰腺疾病學組.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草案)[J].中華內科雜志,2004,43(29):206-208.
[6]金年蘭.人性化服務在急性胰腺炎護理中的效果[J].實用臨床醫學,2013,14(11):109-111.
[7]梁彩英.優質護理在急性胰腺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合理用藥,2014,7(11):158-159.
[8]侯玉英.急性胰腺炎的護理干預措施及效果評價[J].中國醫藥導刊,2012,14(3):479-481.
[9]呂桂杰.護理干預對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效果評價[J].中國衛生產業,2013,26(6):96-97.
[10]張剛琴.護理干預對重癥急性胰腺炎治療的重要性分析[J].吉林醫學,2013,34(17):3509-3510.
[11]孫巖,連素娜.護理干預在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術后并發癥治療中的應用價值[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3(1):94-95.
[12]馬淑玲.35 例急性胰腺炎中西醫結合護理體會[J].內蒙古中醫藥,2012,31(14):156-156.
[13]王秀梅,鄒玉敏,姜艷.護理干預對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J].中國醫藥科學,2011,1(21):135.
[14]陳艷花.72 例急性胰腺炎的臨床護理體會[J].當代醫學,2011,16(11):263-264.
[15]李彬彬.護理干預在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2011,21(6):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