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蕊函
在中國經濟發展史中,會計作為經濟管理活動的主要手段,其地位和作用至關重要。隨著歷史的發展和對經營管理活動的不斷細化,會計思想也在不斷變革與完善中實現著與時俱進。西方會計思想經歷了古埃及會計史、古巴比倫會計史和古希臘會計史、古羅馬會計史,近代隨著中西方文化的相互交融,極大推動了中國傳統會計思想向近代化轉型,更使中國會計理論逐步成為獨立的學科體系,促進了現代會計制度在中國的建立。
一、近代會計發展史
十一至十三世紀的十字軍東征,促進了意大利城市和東方貿易的發展,給意大利城市積累了財富,也為西方近代會計思想的發展提供了前提條件。十五世紀末,意大利城市在政治和貿易上開始沒落,隨著美洲的發現,開辟了新的貿易航線,商業中心轉移到西班牙、葡萄牙等國,復式簿記法隨之傳播到這些國家。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初,美、英工業技術的巨大革命對會計思想的發展帶來了重要影響,折舊觀念和成本會計出現。而在第一次和第二次科技革命的背景下,生產力的極大提高更是為西方近代會計思想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這些簡單的企業組織形式是第一次科技革命前的主要形態,資本少、管理家庭化、企業規模小是其主要特點。第二次科技革命以電力技術為主導、工業電氣化為特征,形成了許多新興科學,并且迅速轉化為第一生產力,人類社會進入電氣化時代,為西方近代會計思想向現代會計思想轉化奠定了基礎。
二、近代會計思想的形成
西方近代會計思想是從1494年意大利傳教士盧卡.帕喬利的著作《算術、幾何、比及比例概要》一書中以“計算與記錄詳論”為題,系統介紹了當時流行的“威尼斯簿記法”,為會計學的產生奠定了基礎。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能夠反映復雜業務的簿記方法被更多運用,于是就產生了復式記賬法。十五世紀末到十八世紀,意大利記賬法不斷地傳播并得到完善,并以記賬符號出現、總賬按字母順序索引、賬戶借貸方已能平衡為重要標志。十八世紀末和十九世紀初出現了股份有限公司組織形式,為了保護外部股東及債權人的利益,出現了以查賬為職業的注冊會計師或特許會計師。隨著資本主義機器大工業時代的到來,促使會計成為工業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工具,歐美的工業企業對固定資產普遍開始計提折舊,產生了折舊會計。伴隨著企業生產日益復雜化,制造程序與費用的歸集及分配也相應復雜,由此使以歷史成本為基礎的成本會計核算方法得以形成。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世界經濟發展的中心由英國轉移到了美國,在這一時期出現了影響深遠的“公認會計原則”,它的出現標志著傳統會計向財務會計轉折,會計思想的發展進入成熟期。
三、中國現代會計制度形成
伴隨著西方第一次和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功,極大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世界資本主義體系也逐漸形成,造就了會計中心在西方的確立。從19世紀80年代開始,由于西方國家過剩生產能力向中國的傾瀉,中國近代會計思想不可避免地染上了西方會計思想的烙印。鴉片戰爭后,清政府在光緒年間對財計機構進行改革,改戶部為度支部,在度支部內專設會計司掌理會計核算事宜和內部審計,并在各省設立財政處,隸屬中央度支部。現代工商業的興起和發展,帶來了中國會計思想如何改革以適應經濟管理需要的問題。這一時期中國會計思想改革形成了兩大派別,一派是以徐永作為代表的改良中式簿記派,他們把西方借貸會計的優點,融合到中式收付簿記中,形成了中式簿記的理論和方法體系,這種既尊重傳統文化又不保守的思想,在中國會計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并產生過相當大的影響。另一派是以潘序倫為代表的全面引進西式簿記派,他們的主要觀點是全盤按照西方的會計核算技術和管理方法,著眼于記賬的客體,加強企業的科學管理。雖然兩派思想觀點不同,但出發點都是從中國會計的前途著想,不僅促進了會計思想革新運動的發展,而且也對中國會計思想理論與會計實務產生了重要影響。
辛亥革命期間,夾縫中求生存的我國工商業直至世界大戰爆發時才得以發展。此時的北洋政府也首次以“財政”作為主管部門的命名,由財政部主管全國財政,財政收支全部以貨幣為對象,不再有糧食的征收和倉儲運輸等事務。在此期間,出現了不同貨幣計量單位的記賬方法,盡管之后規定一概用銀元計算,但還是對銀行會計的產生形成了影響。國民政府時期成立主計處,后分為會計司,主管全國會計,為全國最高會計機構。由此,會計的執行權力和監督權力互相分離,全國的會計、統計事務由主計處以超然的地位執行。1935年,國民政府頒布《會計法》,并進行了會計制度的建設,建立了全面的完整的會計制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早期的根據地和部隊會計主要采用中式的記賬方法“收付記賬法”,后推行西式記賬法。在這一時期,革命根據地還開展了多種會計學術研究工作。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會計思想實踐活動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順利開展會計工作積累了經驗。
從中國現代會計思想的發展與演變可以看出,一方面,能順應生產力發展和科技進步,在吸收學習中對中國傳統會計思想進行改良;另一方面,在繼承中不斷推陳出新,形成了不同于歐美等西方國家的會計制度。在改革開放新經濟形勢下,我國由于歷史局限性,會計思想和制度在學科系統和專業管理方面暴露出缺陷。
(作者單位系東北財經大學2012級會計學實驗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