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軍
黨的十八大吹響了司法改革的號角。蘇家屯區法院有幸成為沈陽市首批司法權運行機制改革試點單位。試點資格獲得批準后,我院迅速成立了院司法權運行機制改革領導工作小組,全面鋪開了我院的司法權運行機制改革的相關工作。
基層法院司法權運行機制改革存在的問題
關于合議庭的設置問題。基層法院作為直接處理最基層群眾糾紛的機關,涉及的案件類型多而雜,而各類別案件在轄區內發生的數量差別很大,如果打破業務庭,單純的按照審理的案件類別設置合議庭,以一個合議庭為一個審判庭,勢必造成各合議庭工作量的不平衡,且需要設置眾多的合議庭才能將審理的各類型案件完全涵蓋進去,不便于管理。
關于審判長、獨任法官人員配備、選任問題。因目前基層法院各業務庭的行政及審判事務均由相關副院長和其他院領導主管,在法院體制改革的相關配套措施沒有進行完畢之前,就將院級領導全部編入合議庭擔任審判長審理案件,勢必會造成其對所分管部門管理精力上的削弱,導致管理上的混亂。另外,在獨任法官的選任問題上,基層法院目前的情況是,因受理案件逐年上升,數量激增,法官人員不足,有一大部分新招錄進來的青年法官,幾乎沒有經過審判實踐培養就走上了審判一線,造成其因審判閱歷少,缺少審判經驗,這部分人處理相對簡單案件尚可,但對于稍復雜、疑難的案件應對能力較差,無法擔任獨任法官,而基層法院的審判業務好,經驗豐富的資深法官較少,使獨任法官的選任成為難題。
關于文書簽署問題。在經過改革打破業務庭格局,形成以合議庭為單元的組織模式后,各合議庭、獨任法官都有自己的案件簽發權,各自為政,極易造成相同案件不同判決結果的情況發生,使當事人產生困惑甚至不滿。
關于委員合議庭問題。最高院的試點方案規定“推行審判委員會委員組成合議庭辦案制度;審判委員會委員除作為審判長主持合議庭的案件審理外,還可以與其他審判委員會委員組成三至七人的委員合議庭,審理重大、疑難、復雜的案件。”這是法院司法權運行機制改革為進一步強化審判委員會委員案件審理職能,從而使委員們的職能不單純停留在案件討論上作出的一項突破性的規定。這一規定在具體操作中存在著一系列相關后續問題需要解決。
關于輔助人員問題。大多數基層法院都是通過招錄合同制書記員和增加人民陪審員來補充書記員和司法輔助人員的相關工作。但因合同制書記員的業務素質、學歷水平偏低,造成了基層法院專業司法輔助人員不足,不能配齊配強,影響法官的辦案質量和效率。
關于執行權運行機制改革問題。關于執行長負責制的設立,從分解執行權過于集中、保證執行案件公平公正地得到執行、預防腐敗問題的發生等方面確實能起到有效的作用。但此方案只適宜市法院執行案件相對少,執行人員相對充足的情況,對于基層法院案多人少的情況,將導致執行效率降低,一定程度地影響執行案件的質量和效率。
相關問題的解決對策和思路
結合我院的具體情況,我們認為在改革初期,為保證改革的穩步推進,在設置合議庭時,不能全面取消業務庭界限,而應在保證現有業務庭模式的基礎上,在各業務庭內部設置相對獨立的合議庭,按審理案件類型粗化地進行合議庭審理案件分類較為適宜。并在此基礎上逐步細化合議庭的設置,最終突業務庭的模式,實現一個合議庭即為一個審判庭的組織模式。
經過調研論證,在司法體制改革相關配套措施沒有全部落實到位的情況下,副院長和相關院領導還要以所主管部門的行政事務和業務所涉相關工作為主業,對所分管的部門工作從全局上給予把握,故暫不編入合議庭擔任審判長為宜。
針對獨任法官人員可選用人員不足的情況,我院的做法是暫不擴大獨任審理案件的比例,保持現有的60%左右的獨任案件的審理比例。同時,為了提高新招錄的法官的審判經驗和審判業務水平,對于法官初任工作我們建議,今后各級法院應將所有新招錄的法官首先分配到基層人民法院工作滿三年后,方可遴選到中級人民法院工作。在中級人民法院工作滿三年后,方可遴選到省法院工作,以此不斷提升后備法官的業務能力和工作能力。
為了實現司法權運行機制改革的目的,還權于案件審理者,使案件審理者對所做裁判享有文書簽署審批權,同時又要在宏觀和全局上對案件的程序性問題給予很好的掌控。
在審理重大、疑難、復雜案件或在本轄區有較大影響或社會普遍關注的案件時,審判委員會委員可以擔任審判長對案件進行審理,也可以全部由委員組成合議庭;委員合議庭不固定化,視具體案件和實際情況確定合議庭組成人員;不規定任務指標;發回重審案件由委員合議庭審理。
為解決司法輔助人員短缺問題,我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開展工作:一是在現有的編制內努力爭取向社會公開招錄一批熟悉法律業務的司法輔助人員;二是向地方人事部門爭取更多的合同制人員編制,擴大合同制速錄員的數量;三是向院內挖潛,讓沒有審判職稱的人員盡量充實到審判一線。
市法院提出的實行執行長負責制的思路是未來執行權運行機制改革的必然需要和要求,必須貫徹落實。但針對因基層法院執行人員少,案件多的情況,為避免除執行長之外的其他執行法官因沒有考評指標喪失工作積極性的問題產生,我們的想法是在落實執行長負責制的前提下,建議保留其他執行員對整個案件的執行權,但應在執行長的領導、監督下進行。
司法權運行機制改革是適應公正司法提升法院司法公信力的要求,是滿足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需求,只有建立起一套符合司法規律的司法權運行模式,才能真正實現“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基層法院作為解決人民群眾糾紛最前沿,勢必在改革中承載著更為艱巨的任務,作為試點法院,我們一定做好改革的先鋒軍,不斷總結經驗,積極探索,周密論證,深入推進各項改革措施,為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的全面深化作出我們應有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