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生+張青龍
發展農業產業化集群是河南省委、省政府根據全省農業和農村發展的新情況和新階段特征,審時度勢作出的重大決策。近年來,新鄉市以體制機制創新為抓手,以重點培育和發展優質小麥、優質水稻、優質花生、優質玉米、優質生豬、奶牛、金銀花、食用菌、果蔬、花卉苗木、林產品等11大類32個農業產業化集群為發力點,采取多項有效措施推動集群的快速發展。
一是立足優勢資源做好謀劃。編制完成《新鄉市農業產業化集群發展規劃(2012—2020年)》,謀劃培育的32個農業產業化集群有6個被納入省重點培育發展的集群規劃,1個集群被認定為河南省首批示范性農業產業化集群。率先在全省開展了市級農業產業化集群認定工作,第一批認定了19個集群。
二是強化項目建設財政扶持。在財政資金的引導下,新鄉市充分調動民間資本、社會資本投入農業產業化集群的積極性,形成了以財政為引導、以企業為主體的投資格局。2014年,全市新開工產業化集群項目37個,總投資27.9億元,完成投資11.9億元。
三是加強基地建設保障原料。建成了一批高標準的原料生產基地,茅臺集團全國首個有機小麥原料生產基地落戶新鄉,延津縣45萬畝小麥基地被定為河南省首家全國綠色食品原料(小麥)標準化生產基地,延津縣產業集聚區被評為“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全市制訂農業生產技術地方標準108項,創建市級以上農業標準化示范基地103個;發展“三品一標”生產基地111個,認定面積284.4萬畝,占全市耕地面積的55%。量足質優的農產品原料供給,保障了集群發展需要。
四是做強龍頭企業加大支撐。全市市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已達199家。新鄉小麥產業集團成功注冊,形成了以國家級為引領、省級為骨干、市級為基礎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集群。新良面業的高檔專用粉加工規模全國第三,小包裝烘焙粉全國電商銷量第一,烘焙培訓中心的設備和技術亞洲第一;新鄉五得利為全球單體日加工面粉量最大的企業;中國掛面第一股新鄉克明面業加工量全國最大;米多奇公司的饃片產量位居全國第一;衛輝市的小麥淀粉、谷朊粉占國內半壁江山;新鄉娃哈哈加工量國內最大。
五是實施品牌農業提升效應。“新鄉小麥”成功登記為“農產品地理標志”,成為我國第一個以強筋小麥為登記內容、以地市為登記范圍的小麥產品;新鄉市有11個農產品在2014年中國農洽會、農交會上獲獎,封丘樹莓、衛輝仙桃、延津胡蘿卜3個農產品榮登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目錄。在全省率先開展了“消費者喜愛的新鄉市名牌農產品評選”活動,目前,全市市級以上農產品品牌累計達152個,其中國家級60個。省重點龍頭企業生命果有機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米多奇食品有限公司首次獲得市長質量獎和市長質量獎提名獎,新鄉品牌農業邁上了新臺階。
六是強化招商引資積蓄動力。采取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和企業并購等多種形式,先后引進了百威英博、正大、中糧、雨潤、娃哈哈、首農、五得利等17家國內外大型知名企業落戶新鄉。這些外來企業總投資額137億元,目前已完成投資近60億元,年上交稅金3.5億元,吸納當地就業人員6000多人。同時,這些企業的高起點、大規模、精裝備、新技術,也為全市農業產業化集群發展積蓄了力量,注入了強勁的發展動力。
七是推進科技創新提升活力。全市32個集群內龍頭企業已建有研發機構的18家,其中省級研發機構7家,共投入研發資金1.28億元,自主研發新技術、新產品達19項,取得專利10項。新鄉佐今明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自制金銀花全自動控溫烘干系統”和“道地金銀花分布式規范化種植”榮獲省科普成果二等獎。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新鄉市新良糧油加工有限責任公司與河南省農科院小麥育種研究中心共同完成的農業產業化合作項目——《優質強筋高產小麥新品種鄭麥366選育與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作者單位:新鄉市農業產業化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