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全面發展的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內容。與時俱進的中國共產黨人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人的全面發展思想,提出了一系列有關人的全面發展的新觀點,這既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具體體現,也為人的發展思想注入了新的內容。南昌航空大學教授廖聲豐與江西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研究實習員李佳佳,通過《淺析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展理論與中國夢的實現》一文,提出當前經濟的競爭、科技的競爭實質上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的競爭則體現為人的素質的競爭、人的全面發展的競爭。中國社會主義改革和發展已經進入了關鍵時期,只有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才能增強社會競爭力的可持續發展。人的全面發展是實現中國夢的強大支撐力量。
著名愛國華僑領袖、華僑實業家陳嘉庚先生是中國近現代史上跨時代的偉人,他集政治、思想、社會、經濟、文教諸項成就之大成,具有崇高精神和高貴品質。江西省贛州市龍南縣文化館助理館員葉焰菁與江西省贛州市龍南縣文化館研究館員廖小鳳,通過《陳嘉庚民族文化觀及當代價值初探》一文,提出陳嘉庚非常重視中華傳統文化與優秀民族文化,他的文化理念融匯到他的企業經營與辦學興教實踐中,有豐富的表現形式及深刻的內涵,對弘揚和傳承中華民族文化產生深遠的影響,在當下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傳承、保護與發展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農業產業化扶貧機制是調動政府、企業、農戶多方主體積極性的有效開發式扶貧機制。中共湖南省委黨校、湖南行政學院經濟學部副主任,教授,博士胡新良,在《農業產業化扶貧機制的反思與完善——來自湖南省懷化市的調查》一文中,通過實地調研,總結了農業產業化扶貧機制取得的成就,反思了農業產業化扶貧機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進一步完善這一扶貧機制的建議。
對于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是基礎,管理是關鍵,效益是根本。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搞建設的同時,對既有的農業基礎設施進行管護制度革新,可以適當延長設施的使用年限,提高設施的實際使用效益,從而可以相應減少設施的新建投資。江西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博士劉文,在《中小型農業基礎設施管理現狀與對策分析——以江西省永新縣L鎮H村為例 》 一文中,以江西永新縣L鎮H村為例分析了村級中小型農業基礎設施管理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對如何提高農業基礎設施的管理效率提出若干對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