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季盈
也許你的面前有陰影,轉過身來,前面就是陽光。
——題記
自然是我們最好的棲居地,當你對某些事情無法釋懷的時候,請轉身看看吧。
記得當初心血來潮,去學了素描。也不知道為什么會喜歡,可能就是喜歡那種光與影的結合,在畫筆下勾勒出樸素的畫卷。
就這樣,我報了素描興趣班。第一天,老師讓我們練習排線條。她說,素描是以線條為基礎,且只有黑白色彩。這是不同于其他西洋畫之處。我練習著排線條,用鉛筆在畫紙上飛快地涂畫著,也不知是少了些什么,線條有些凌亂。
老師走了過來,她指著我的線條說:“這樣的線條是不行的,用筆的時候兩端要輕一點,要有一定的次序,不然就會很亂了。”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重新拿了張畫紙。我按照老師說的,慢慢來。我先輕輕地下筆,然后稍微用力,再將力度減小,各線條之間沒有重疊,如此反復,線條也就不再顯得那么凌亂了。老師就是這么神奇,她的一番話,就能幫助我們許多。我這樣畫著,線條畫滿了一張素描紙,手指上沾滿了鉛筆灰,對著光散發出詭異的色彩。
第二節課,我們開始畫正方體。老師給我們講解著畫法,我們在下面依葫蘆畫瓢。鉛筆在紙上摩挲而發出的聲響是那么動聽。我用鉛筆輕輕地勾勒出正方體的輪廓,然后漸漸把線條加深。然后依據亮度抹上線條,或深或淡。最重要的還是仔細觀察,因為光影不是一字一句可以說得清的。正方體的光影變幻算是完成了。然后,我用畫筆勾勒出正方體的影子。它的影子投射在我的紙上,是那么令人怦然心動。
或許只有在畫畫的時候,我的心才能得以如此平靜。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就好像閱讀時的我。這是遠離城市的喧囂之處,是凈化心靈的一方凈土,它帶著一捧泥土的清香。
帶著對素描的熱愛,在我的筆下描繪出了更多光影世界的幾何體。就這樣,我迎來了老師的測驗。
我滿懷信心地走出了考場,然而結果卻令人大失所望——我沒通過。
這怎么可能?當我得知這個消息時,真的就想從此放棄。
喜歡有什么用?喜歡就代表能學好嗎?我一遍一遍地問自己,或許不是學藝術的那塊料吧。我來到學校后面的竹林,坐在石凳上。
為什么會是這樣呢?難道付出努力就一定會有所收獲嗎?我低頭看著腳尖,眼淚順著鼻尖滴落到地上。世界如此安靜,仿佛連樹葉掉落的聲音都能聽見。
我站了起來,深吸了一口氣,轉身,就在那驚鴻的一瞥間,我看到了竹葉的頑強。
秋意濃濃,陽光從疏朗的竹葉間投射下來,在地上跳竄。一陣風拂過,帶動竹葉沙沙作響,它們乘著風兒在空中起舞,旋轉落地。然而就是有這一片葉子,它不屈服于命運的安排,雖有衰敗之樣,還是頑強地守候在竹枝身旁。
這是大自然在啟示我嗎?我想是的,它告訴我要堅強。于是我堅定了心中的信念,就算沒有一番作為,也應當堅持走下去。
當你苦悶時,請轉身看看。
(指導教師 黃衛華)
@老師黃衛華:本文寫了自己學習素描的經歷,從練習排線條,到勾勒正方體,再到描繪更多光影世界的幾何體,小作者潛心投入、細心揣摩,但是在測驗中卻沒有通過,這給小作者帶來了沉重的打擊。在失落與迷茫中,驚鴻一瞥,一個轉身,看到了竹葉的頑強,看到竹葉不屈服于命運安排的生命精神,從中獲得了啟示與力量,明白了在苦悶時要學會“轉身”的道理,水到渠成地完成了全文的主題升華。本文的“題記”簡潔明了,有畫龍點睛的作用。文章主體部分細節描寫豐富、精致,心理描寫細膩、傳神,夾敘夾議,事與理自然天成,在語言表達方面也頗顯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