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漢沛 蔣忠強 白海濤(陜西省漢中市寧強縣天津醫院外科 陜西 漢中 724400)
?
急性結石性膽囊炎腹腔鏡保膽取石術的臨床探討
張漢沛蔣忠強白海濤
(陜西省漢中市寧強縣天津醫院外科陜西漢中724400)
摘要目的:對急性結石性膽囊炎腹腔鏡保膽取石術在臨床上的應用及效果進行分析。方法:選擇醫院2013年6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70例,根據手術方選擇不同分為兩組,對照組35例采用傳統開腹手術治療,實驗組35例采用腹腔鏡保膽取石術治療,對兩組手術治療效果進行分析比較。結果:實驗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住院時間等指標均顯著優良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具有顯著性差異( P<0. 05)。結論:腹腔鏡保膽取石術治療急性結石性膽囊炎的療效滿意,手術時間短,預后佳。
關鍵詞急性結石性膽囊炎;腹腔鏡;保膽取石術;療效
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是指由于結石造成膽囊管阻塞,引起膽囊內膽汁淤積,繼發細菌感染從而引起的急性炎癥。傳統治療急性結石性膽囊炎多以開腹膽囊切除手術為主,但開腹手術對患者造成的創傷較大,術后易引起其他并發癥,影響患者預后。近年來,隨著微創技術的發展,應用腹腔鏡技術對患者行保膽取石術治療,不僅可以減小對患者的創傷,還能盡可能保留患者膽囊,提高生活質量。我院就以傳統開腹手術為對比,分析腹腔鏡保膽取石術治療急性結石性膽囊炎的優勢,并作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醫院2013年6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70例,根據手術方式選擇不同分為兩組,每組35例。對照男女比例19: 16,年齡35~68歲,平均( 54±5. 37)歲;實驗組男女比例18: 17,年齡32 ~66歲,平均( 52±6. 05)歲。兩組患者主要臨床表現為:右上腹或劍突下疼痛、背部放射痛、體溫升高、WBC增高等,經影像學檢查顯示有膽囊結石,經實驗室檢查確診為急性結石性膽囊炎,均排除有膽管炎、胰腺炎及手術禁忌證者。兩組患者的臨床基本資料比較差異不明顯,無顯著意義( P>0. 05),可以組間比較。
1.2方法
對照組35例患者采用傳統開腹膽囊切除術治療:全麻成功后,選擇患者右上腹經腹直肌切口,或是右肋下斜切口或腹直肌旁切口,切口長在8~10cm左右,切開腹壁各層進腹,采用大" S"拉鉤墊紗墊,充分暴露術野。以逆切法、順切法或是逆順結合切法切除膽囊,術后常規放置引流管,逐層關閉腹腔。
實驗組35例患者采用腹腔鏡保膽取石術治療:患者取平臥位,行全身麻醉,充分暴露術野,于臍下開一長約0. 6~0. 8cm的小切口,在切口中置入5mm的穿刺鞘管,建立人工氣腹,接著置入5mm的腹腔鏡,進行腹腔探查。于腹腔鏡探查下準確找到膽囊,觀察膽囊的形狀與大小,根據膽囊底距離右側肋緣下體表最近的位置,確定手術切口部位并標記。在確定的手術部位處開一長約2cm的的切口,依次切開腹壁各層直至腹橫肌,接著置入穿刺鞘管,在腹腔鏡直視下,應用操作鉗抓取膽囊底部,然后拔出鞘管與腹腔鏡,沿腹腔鏡操作鉗切開腹橫肌與腹膜,將抓取的膽囊由底部提出至切口處或是腹壁外。將膽囊底開一1. 5cm左右的切口,置入硬性膽道鏡,并注入生理鹽水,對膽囊內情況進行探查,待明確膽囊內結石情況后,采用套石網籃、吸石箱,結合喬式取石方法及氣壓彈道碎石術,將大小不一的結石取凈。若患者合并有膽囊息肉、慢性萎縮性膽囊炎、膽囊出血等情況時,還需采取針對性措施進行處理,以提高手術成功率,促進治療效果。取石結束后反復觀察膽囊內情況,待膽囊管有膽汁流入膽囊內且無其他異常時,便可縫合膽囊底切口,將膽囊由原路放回,并依次縫合肋緣下與臍下切口[1-2]。
1.3評價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住院時間等手術治療指標進行觀察、統計與比較。
1.4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應用SPSS 19. 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s)表示,以t檢驗,組間對比用X2檢驗,設定顯著性水平為P<0. 05。
2.1兩組手術及預后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的手術均順利完成,實驗組無中途轉開腹手術的病例。對兩組手術及預后指標進行觀察比較,實驗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住院時間均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具有顯著差異( P<0. 05),如表1。
表1 兩組手術及預后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手術及預后指標比較(±s)
組別 例數( n)手術時間( min)術中出血量( ml)住院時間( d)對照組35 82±15. 39 65±15. 74 8. 3±2. 76實驗組35 47±11. 82 36±9. 20 4. 8±1. 35
2. 2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兩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實驗組并發癥總發生率為2. 86%,明顯低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14. 29%,組間對比具有顯著差異( P<0. 05),如表2。

表2 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例/n)
隨著微創技術的發展與完善,在急性結石性膽囊炎的治療中,對于腹腔鏡保膽取石術的應用也越來越普遍。國內外大量的臨床實踐資料也認為,利用腹腔鏡手術治療急性結石性膽囊炎,能夠取得滿意的效果。尤其是與傳統開腹手術相比較,腹腔鏡手術所具有創傷小、痛苦輕、切口美觀、術后康復快等優點,更易被患者所接受[3]。通過本次研究結果也可發現,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采用腹腔鏡保膽取石術治療,在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率等方面明顯優于傳統開腹膽囊切除術,由此也證明了該術式應用于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治療中的可行性、安全性與合理性。但由于本次研究所選年限較近,所選病例較少,對于患者的遠期療效與10年內結石復發率等指標還需做進一步的調查研究,方能明確腹腔鏡保膽取石術治療急性結石性膽囊炎的遠期優點。
此外,本院通過長期的實踐經驗認為,急性結石性膽囊炎由于其張力高、周圍粘連嚴重、膽囊壁充血水腫等特點,行腹腔鏡手術治療時,無法像開腹手術那樣直接的觀察到患者的膽囊情況,給腹腔鏡手術也帶來一定的難度。因此,為確保手術的順利性與安全性,手術前必須充分了解、評估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是否有相關手術禁忌證,同時還要由操作技術熟練,手術經驗豐富的醫生操刀,以便能提高手術治療效果,降低中轉開腹率,規避嚴重并發癥的發生[4]。
綜上所述,腹腔鏡保膽取石術治療急性結石性膽囊炎的療效顯著,能夠保留膽囊功能,且術后創傷小、恢復快,在嚴格把握手術禁忌證的情況下值得在臨床優先選擇。
參考文獻
[1]操海舟,孫振芝,李少偉,等.腹腔鏡輔助膽道鏡保膽取石55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3,10( 27) :149-150.
[2]張劍.兩種微創術治療高齡結石性膽囊炎的臨床療效與安全性比較分析[J].醫學綜述,2012,18( 16) :2675-2677.
[3]趙國剛,任亦星,彭祥玉,等.完全腹腔鏡保膽取石術56例報告,2011,16( 3) :208-209.
[4]劉澤良.急性結石性膽囊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127例報告[J].腹腔鏡外科雜志,2011,16( 11) :858-860.
【中圖分類號】R657. 4 +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019( 2015) 07-01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