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運運(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江寧醫院 江蘇 南京 211100)
?
對高齡骨科患者手術后精神與心理的護理
徒運運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江寧醫院江蘇南京211100)
摘要目的:探討高齡骨科患者手術后精神與心理護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選取本院2014年份收治的70例高齡骨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收集患者臨床資料并做回顧性分析,對70例患者均實施手術后的精神與心理護理,觀察并比較護理干預前后患者生活質量、精神及心理狀態等情況。結果:經實施護理干預后,患者術后疼痛評分、SAS與SDS( 51. 3±3. 2分)等評分均明顯降低( P<0. 05)。結論:在高齡骨科患者進行手術后實施有效的精神與心理護理干預可有效預防并發癥,緩解患者心理及精神壓力,具有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等重要意義。
關鍵詞骨科;高齡;護理
骨科手術患者多為各種意外傷害及外傷等所致,對于高齡骨科手術患者而言,由于其年齡較大且生理機能與機體恢復能力等均有所降低,均導致患者易出現肌力減退、反應遲緩及骨質疏松等現象,研究顯示[1],高齡者多伴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不僅導致患者手術后轉歸及術后愈合受到影響,并且可對患者精神與心理造成負擔。因此,為促進患者康復并使患者具有良好的精神和心理狀態,本文對2014年份收治于本院的70例高齡骨科患者進行了手術后精神與心理的護理干預,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院收治于2014年1月至12月期間的70例高齡骨科手術患者均為70歲以上,患者平均年齡為( 75. 2±4. 3)歲,有24例為男性,46例為女性。其中,33例為股骨頸骨折; 17例為髖部骨折; 11例為股骨干骨折; 6例為股骨踝間隆起骨折; 3例為脛腓骨骨干骨折。患者合并癥中有21例合并高血壓; 9例合并糖尿病; 15例合并心血管病; 5例合并腦血管病。患者手術類型中,有21例為股骨頭置換或全髖置換,49例為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1.2方法
骨科手術后全部予以患者術后精神與心理的護理。( 1)首先,消除患者及其家屬的恐懼、緊張等情緒。護理人員在面對患者及其家屬時應面帶微笑,采用微笑服務使患者及其家屬產生安全感。在與患者及其家屬溝通時應保持和藹的態度,對其講解有關手術的過程及效果等內容,使患者及其家屬了解手術的目的與重要性,并初步了解患者自身的病情與手術情況。盡量選擇科學、易懂的語言進行講解,同時,應考慮患者不同的年齡、性別、精神心理承受程度與對手術的認知程度等多個方面進行講解,使患者對護理人員建立信任感,積極配合并協助治療與護理。( 2)做好術后精神與心理安慰,由于傷口疼痛等因素影響,患者易產生恐懼、緊張等心理,不僅擔心手術疼痛,同時對手術后的效果通常亦存在一定疑慮。因此,術后護理人員需協助醫生對患者進行及時的解釋和介紹,并對患者所提出的問題及需求進行及時的解答和傾聽,運用適當的語言對患者進行心理和精神的護理,使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消除恐懼及焦慮。( 3)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良好的溝通。在進行查房時,護理人員需對患者及其家屬講解關于疾病、手術的有關知識,使患者及其家屬均可對疾病有所了解,以消除對疾病所產生的未知感,并減輕由于手術而產生的緊張、恐懼等精神心理問題,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接受手術治療并配和術后康復治療與護理。如患者由于術后疼痛或者恐懼心理而出現行為失態等情況時,護理人員應盡量容忍并耐心的對患者進行安撫,積極鼓勵患者并及時采取減緩疼痛的護理措施,理解并體諒患者,使患者感受到護理人員的關心,積極面對并戰勝疾病。
1.3觀察指標與判定標準
觀察患者精神、心理及術后疼痛等情況,精神與心理情況采用SAS與SDS量表評定,評分越高則患者焦慮、抑郁等精神和心理問題越重。術后疼痛評分總分為10分,評分越高則患者疼痛程度越重[2]。
1.4統計學方法
數據經SPSS17. 0處理,t檢驗計數資料(均值±標準差)為P<0. 05則具有統計學意義。
經實施術后精神與心理的護理,患者SDS、SAS與術后疼痛評分均有顯著減少,護理前后效果對比P<0. 05有統計學意義,示表1.

表1 護理前后患者精神與心理等情況對比(分)
高齡骨科手術患者由于年齡特點,在消化、吸收及愈合修復等方面的功能均有所減低,因此,對于高齡的骨科手術患者而已,其對手術的耐受程度也受到一定影響,特別是骨科手術,其往往會對患者身體造成較強的刺激與壓力,易導致患者精神及心理產生嚴重影響,不利于手術及術后康復。因此,做好高齡骨科手術患者術后的精神與心理護理具有重要作用,其不僅可改善患者精神與心理問題,同時有利于患者順利渡過手術,促使患者康復。
本組結果顯示,經實施手術后精神與心理護理后,患者的術后疼痛程度明顯減輕,患者SDS與SAS評分亦均明顯低于護理前( P<0. 05),說明實施手術后精神與心理護理可有效減輕或消除骨科手術患者的焦慮、緊張及恐懼等情緒,使患者手術耐受度增強并減輕術后疼痛,與馮彩娟等報道結果相符[3]。提示分析高齡骨科患者手術后的精神與心理并實施良好的護理干預,可有效消除患者術后恐懼等心理障礙。分析認為,其與術后精神與心理護理過程中所采用了微笑服務、耐心傾聽患者于科學的語言溝通等具有相關性,通過傾聽患者需求并及時解答疑慮,可使患者建立安全感和對護理人員的信任感,進而積極面對并接受手術治療與護理,獲得最佳療效。
綜上所述,對高齡骨科患者手術后實施精神與心理的護理可增強患者治療的信心,使患者積極面對并接受手術治療,此外,通過協助患者盡快的調整心態,可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精神與心理,進而有效促進術后康復,具有積極應用價值,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楊利君.個體化護理對骨科高齡手術患者預后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49( 12) :1407-1409.
[2]劉新萍.骨科高齡手術患者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對策[J].齊魯護理雜志,2014,( 4) :93-95.
[3]馮彩娟.高齡骨科患者的心理特點及護理策略[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2,( 5) :127-128.
【中圖分類號】R473. 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019( 2015) 07-0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