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明
摘要:公允價值會計和內部控制已成為當今國內外的熱點話題。本文對公允價值會計和內部控制制度的現狀進行分析,提出內部控制是保證公允價值會計有效實施的基礎,并指出公允價值會計內部控制制度的構建框架。
關鍵詞:公允價值會計 內部控制
國內外對公允價值的研究主要是其定義、應用環境、估價技術等,而公允價值會計涉及廣泛,影響面大。公允價值應用中存在的風險是目前所要面臨的問題難點,而隨著內控機制和風險機制的日趨融合,使得“風險”被認為是公允價值會計和內部控制的切合點。
一、公允價值會計和內部控制制度研究的現狀
(一)公允價值會計的研究現狀
2006年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頒布《財務會計準則公告第157號》:公允價值是指在有序交易中,市場參與者售出某項資產所能收到的金額或者為轉移負債所愿意支付的金額。1995年國家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在《金融工具:列報》提到:在一項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各方自愿進行資產交換或債務清償的金額。
順應我國國情,2006年《新會計準則》對公允價值有所定義:公允價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愿進行資產交換或債務清償的金額。
(二)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相關概念
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是指企業為了保護資產的安全和會計信息的可靠,在企業內部制定的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一系列方法和措施的總稱。企業內部控制的基本框架包括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監督反饋。建立健全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可能優化企業資源配置,杜絕鋪張浪費,確保企業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二、公允價值會計面臨的挑戰及與內部控制的關系
(一)公允價值會計面臨的挑戰
公允價值是以市場為導向的計量屬性,公允價值的計量取決于市場交易假設。在公允價值計量過程中,是參照活躍市場的交易信息來獲得依據的,公允價值能夠直接、公允地反映出真實價值。然而,任何事物都不可能那么完美的,2008年金融風暴席卷全球,使得公允價值會計毫無作用。公允價值的可靠條件就是具有活躍的市場,一旦市場出問題,資產和負債的市場價值可能就不再被公允,這種情況下,只能依靠會計估價來制定公允價值。
估價計量跟實際價值肯定是存在差異的,這就要求公允價值估價人員具備較高的職業素質,會計人員的主觀判斷會直接影響企業的利潤大小,這種“估價”是由于市場環境和人的主觀意識所造成。在我國新企業會計準則中并沒有論述針對公允價值的相關內容,會計人員的主觀判斷沒有具體規范,因此公允價值會計很難實施。
(二)公允價值會計與內部控制之間的關系
公允價值會計對環境、會計職業素質、管理者素質等要求是極高的,所以說執行風險也較大。而企業內部控制的出發點就是降低成本,降低風險,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因此有效地內部控制體系建設對公允價值會計是非常起作用的。公允價值會計和內部控制都是為了降低企業經營風險,提升其效益的手段。
1.內部控制制度是保證公允價值會計運作的前提條件
國際會計師聯合會提出,企業文化、內部組織框架是內部控制實施的本質,因此,公司人員的素質高低、企業治理結構是否完善、企業制度是否健全直接影響到公允價值會計的執行程度。
2.有效的內部控制能促進公允價值會計目標的順利實現
公允價值會計的控制活動包括財務控制、職務控制、審批控制、運營控制、資產控制、考核績效控制等。這些活動都是根據公允價值會計的風險測試結果所采取的管理辦法,能降低會計風險,保證會計信息的準確性。
3.風險管理保證公允價值的可靠性
就目前的市場經濟發展趨勢來看,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都是企業最重要的管理手段,兩者日趨融合,內部控制中離不開風險管理,而風險管理又已經將內部控制納入其中。所以說,有效的風險管理機制可以保證公允價值的可靠性。
4.信息傳遞的流暢是保證公允價值計量準確性
企業信息不流暢,直接影響其運營效果,事關企業的發展命脈。因此企業應當建立內部信息系統作為管理手段,來支撐企業的應用平臺,讓企業內部之間的資源、文件、管理、日程等能夠共享,企業內部的溝通順暢了,遇到問題才能及時反饋和提出建議,這樣才能給公允價值計量提供有效的信息。
5.監督機制有助于會計信息的真實度
內部控制制度的監督機制,可以在企業的整個運營過程中,起到把關的作用,能準確地反映經營活動的真實情況,因此也是保證公允價值信息的完整度。
三、公允價值會計內部控制制度構建
(一)公允價值會計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原則
1.合法性原則
任何企業制度必須合理合法,制定合法的公允價值會計內部控制制度,是構建內控體系的基礎。
2.全局性原則
制定企業公允價值會計內部控制制度,把握全局,重視整體效果,由整體到布局,由布局到各個元素,統一集中管理。
3.適用性原則
企業制定公允價值會計內部控制制度,要考慮以下幾點:“內容完整、易于理解、便于調整、操作簡單”,只有這樣,制度執行企業才有效果,操作性具有可行性,當遇到某一方面有問題時,可以及時調整過來。
4.持續發展原則
企業的各項制度包括企業公允價值會計內部控制制度,都是根據企業內部環境以及外部環境的實時變化而制定和調整的,制定制度可以堅持“以史為鑒、重實務、觀未來”這三個點。
5.經濟型原則
制定制度還需兼顧成本的核算,要考慮到現有的資源和條件,本著節約成本費用的經濟型原則來構建企業內部制度,有助于促進企業未來的發展。
(二)公允價值會計內部控制組織框架endprint
1.加強環境的建設
構建制度要遵紀守法,結合會計準則來規范運作行為,建立健全的監督機制,完善公允價值所處的環境。
2.產權明晰,構建現代化企業制度
現代企業制度要求企業產權明確、權責清晰、政企分離、科學管理,只有規范企業制度改制,科學管理,才能充分發揮出公允價值會計的作用。
3.建立完善的內部組織結構
建立完整的內部組織架構,包括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審計委員會等,合理布局其崗位職責范圍,是保證公允價值會計實施的基礎。
(三)公允價值會計內部風險管理
1.強化對會計人員素質的培養
公允價值會計對相關會計工作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應該對高層管理人員和會計人員加強綜合素質培養,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加強職業道德培養。定期對會計人員做職業技能的培訓,不斷更新新知識,強化會計隊伍的建設,只有這樣,才能使企業經濟持續、穩定地發展。
2.加強內部審計的作用
內部審計在企業管理環節中不可或缺,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情況,都需要內部審計來檢查核實,并對其制度的執行情況作出評價以及改進意見,為企業決策者提出戰略性建議。
(四)應對公允價值會計技術風險
1.公允價值會計計量方法的選擇
首先,看資產或負債的公允價值是否是現行市場價,被市場廣泛認可的,即是最公允的。其次,在運用類似市價法時,要參照網上報價和相關統計部門的數據信息,制定出與這些類似價格相對應的調整。最后,估價出公允價值。
2.公允價值會計信息系統的構建與應用
在信息發達的今天,公允價值可以依賴網絡得到充分的數據,可是企業依賴性越強,風險性也就越大,會計信息的準確性無法保證,因此要加強監督控制機制,把公允價值內部控制的各項標準灌輸到整個信息系統中,加強操作人員的權限管理,建立健全獎罰機制,保證信息的流暢、公允價值數據庫的完整。
四、總結
公允價值會計在我國的應用尚不成熟,其自身屬性、外部環境、會計人員的素質等因素是影響公允價值計量的因素,基于此,內部控制與公允價值會計相結合才能推動企業的內部制度完善,促進企業的迅猛發展。
參考文獻:
[1]翟素芳.中小企業如何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J].經濟研究導刊,2010.
[2]吳舒.公允價值審計對內部控制的需求分析[J].價值工程,2008.
[3]王海.公允價值的演進邏輯與經濟后果研究[J].會計研究,2007.
(作者單位:江蘇潤揚恒信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