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勇+周莉
摘要:在我國金礦床中毒砂是分布最廣的原生砷礦物,而湖南則是重要的金礦床分布地。本文從對南省金礦床地質特征和毒砂標型特征進行簡析入手,對湖南金礦床毒砂的金賦存狀態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金礦床中毒砂;金賦存狀態;湖南金礦
金礦床作為金的重要載體之一,黃鐵礦和毒砂以及輝銻礦都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湖南作為我國的礦業大省,其毒砂標型特征和金賦存狀態都有著自身的獨特性,因此在這一前提下對于湖南金礦床中毒砂標型特征及金的賦存狀態進行研究與分析就具有極為重要的地質意義與現實意義。
一、湖南省金礦床地質特征簡析
眾所周知湖南省是我國重要的礦產大省,并且湖南省的大地構造通常分屬揚子地臺和華南褶皺系,因此其往往具有早期的具地槽特征,但是其自身的先后回返存在一定的差異。并且湖南省的地質構造造單元的基底層通常都以含火山物質的陸源碎屑巖為主,并且大多數都發生了淺變質,因此這導致了其總體的特征往往相同,并且湖南省的沉積蓋層特點也與我國其他省份的情況相近。既絕大部分的構造是帶狀分布,構造的形成和產出均受深大斷裂控制。除此之外,湖南省的金礦床地質特征還包括了成帶出現的中酸性長英質脈巖,還有位于湘的中東西向巖漿巖帶構造。這些通常是前寒武系金礦床,因此其通常多產花崗巖。另外,花在湖南省的南部,還存在著南北向褶斷帶內的金礦,這些都是湖南省金礦床中較為明顯的地質特征。
二、毒砂標型特征分析
毒砂又稱“砷黃鐵礦”,常含鈷和鎳,有著較為明顯的標型特征,這主要體現在成分復雜、原子數較多、形成溫度較低等環節。以下從幾個方面出發,對毒砂標型特征進行了分析。
1.成分復雜
毒砂與黃鐵礦和輝銻礦相比,其自身的結構更加復雜,并且含有更多的微量元素。即毒砂通常是寒武期早期產在與板巖與千枚狀板巖有關的近礦蝕變圍巖中形成的,因此往往呈現出自形晶和長柱狀以及板柱狀。除此之外,毒砂的結晶程度較高,并且大致與圍巖劈(片)理平行或略斜交,呈浸染狀和條帶浸染狀分布于近礦蝕變圍巖及礦脈(石英脈)夾層內。需要注意的是,毒砂主成分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比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含金純的信息,即含有微量元素的毒砂純度較低,而不含微量元素的毒砂純度比值則相對較高。
2.原子數較多
原子數較多也是毒砂標型特征之一,即毒砂的原子數多數小于黃鐵礦和輝銻礦,并且需要注意的是毒砂的原子數量值越是偏離理論值其強度越高。除此之外,由于毒砂在湖南省金礦床中屬于常見且分布甚廣的主要載金礦物,并且分早期晚期出現,早期的毒砂是變質熱液期產物,而晚期的毒砂則產于構造巖或石英脈中,呈細粒呈現半自形,也有呈現出柱狀、板柱狀和針狀、粒狀者,都是由于不同時期的不同原子數量導致的。
3.形成溫度較低
形成溫度較低是導致毒砂粒度一般的重要原因。眾所周知毒砂與黃鐵礦和輝銻礦等礦相比自身的形成溫度是較低的,即毒砂為熱液期產物,如果使用爆裂法進行溫度測試,可以發現毒砂的形成溫度平均低于黃鐵礦和輝銻礦較低。這在某種程度上也表明毒砂形成于中低溫度條件。除此之外,大量的化學分析也表明,毒砂的化學成分比較穩定,并且明顯地偏離毒砂的理論成分,這一因素出現的原因有一部分也是由于形成溫度較低導致的。
三、湖南金礦床毒砂金賦存狀態分析
湖南金礦床毒砂金賦存狀態分析許多內容的有效支持,其主要內容包括了湖南香花嶺金礦、湖南大新金礦、湖南康家灣金礦、湖南泥潭沖砷金礦等內容。以下從幾個方面出發,對湖南金礦床毒砂金賦存狀態進行了分析。
1.湖南香花嶺金礦
湖南香花嶺金礦的歷年礦山生產產量在湖南省金礦中有著較大的優勢,對湖南香花嶺金礦的礦床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其毒砂的溶解度較低,并且毒砂會在溶解的前提下分散進入溶液,這導致湖南香花嶺金礦中毒砂的金賦存比例是極低的。甚至 在光學顯微鏡下檢驗溶液,絕大多數情況未發現金粒,說明以極細的顆粒存在與此同時根據其金賦存含量,也可以說明湖南香花嶺金礦中的毒砂可能沒有晶格金的存在。
2.湖南大新金礦
利用大型透射電鏡對湖南大新金礦的毒砂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其毒砂中的主要賦存為次顯微金,其并且對其賦存狀態進行研究可以發現,其通常呈現為小的圓球鏈狀充填在毒砂微裂隙中,或者是沉淀在毒砂的晶面上,金粒度為 0.000329%其純度相比湖南省的其他金礦相比是較為無異議的。需要注意的是,湖南大新金礦中的毒砂中還存在一種相應的不可見金,但是其具體形式目前仍沒有得到有效的研究,因此仍然具體的實驗來對其賦存狀態進行分析。
3.湖南康家灣金礦
湖南康家灣金礦的礦區位于水口山鉛鋅礦田中東部,并且其地表全部為白堊系及侏羅系砂巖、頁巖覆蓋,因此屬于一隱伏鉛鋅金多金屬礦礦床。 湖南康家灣金礦的礦區地層從石炭系中上統壺天群至第四系都有,其中二疊系的棲霞組、當沖組與侏羅系不整合的硅化質礫巖層為該區主要含礦地層。湖南康家灣金礦通常多產出金屬銀礦和金礦,其礦石中金的分布主要在黃鐵礦和毒砂中,并且在常溫和常壓下,湖南康家灣金礦的毒砂的金含量和分布率都較低,并且毒砂中的不可見金較少。
4.湖南泥潭沖砷金礦
湖南泥潭沖砷金礦中的毒砂往往是不同期次和不同粒度的。因此這導致了其金的賦存含量與其他金礦的明顯不同,。即在湖南泥潭沖砷金礦中產于蝕變板巖
的金含量往往高于其他巖狀,對其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其可能與其成礦作用有關,。除此之外,在泥潭沖砷金礦中,早期金礦化與圍巖板巖的變質成礦作用有關,并且形成區內廣泛分布的粗粒毒砂通常會化蝕變板。但是與此相對應的則是晚期成礦過程發生不同程度的分離現象這導致了湖南泥潭沖砷金礦中的毒砂金賦存分布不均勻并且同一礦床區會以不同產出形式的毒砂,其含金性不同,且明顯比與之共生的黃鐵礦中的金含量高,這表明了金礦的開場應當優先富集于毒砂中,這也是湖南泥潭沖砷金礦自身的特性之一。
三、結束語
在我國的礦物研究中,金礦中毒砂中的賦存狀態研究,不僅僅是對金礦礦石中成分含量高低和存在形式的研究,并且通過這一研究的進行能夠為湖南金礦的選礦工藝流程找出更為有效的方法提供可靠的依據。因此金礦工作者在金礦床中毒砂標型特征及金的賦存狀態的研究過程中應當對湖南省的情況有著充分的了解,從而能夠通過理論實踐的進行來促進我國礦產行業整體水平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徐國風,邵潔漣.黃鐵礦的標型特征及其實際意義[J].地質論評,
2012,3(6):54-56
[2]張振儒,楊思學,陳夢熊;湖南沃溪金銻鎢礦床的礦物學研究[C]湖南省沃溪式層控金礦地質.北京:地震出版社,2010,3
[3]陳明輝,高利軍,楊洪超.金礦床中毒砂標型特征及金的賦存狀態[J].地質與資源.2013,4(6):45-47
[4]包正相.湘西鎢、銻、砷、金礦床毒砂含金性研究[J].地質與勘探,
2011,2(3):19-21
[5]劉英俊,馬東升.湖南黃金洞金礦床毒砂中金的賦存狀態研究[J].地
質找礦論叢.2012(5)7:46-4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