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星+張浩+姜萬余
摘要:本文主要針對目前我國在土地整治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加以分析研究,提出相對應的意見建議。
關鍵詞:土地整治;生態景觀建設;方法對策
當前,農業現代化,城鄉一體化,工業化,城鎮化已經成為了中國農村經濟社會的主要發展導向。在發展的過程中,因為農村土地整治的落后性導致了土地利用和生態環境的破壞,比如人們生活的環境質量降低,生態環境遭受破壞。并且,在新農村的建設過程中,沒有完善的基礎設施,缺乏對生態環境進行完整的規劃,破壞了農田,河流,村落,樹林等景觀。本文針對這些現象,展開分析研究。
一、土地整治的內涵
土地整治是由土地整理演變過來的,最重要的就是土地關系及組織土地利用。目前,我國的土地整治主要是指農地的整治,包含農田整治及村莊整治兩大類型。目前,國家、省、市在土地整治的數量、類型、規模上出現了顯著的差別。從國家層面看,主要以整理類為主,省級以下主要以開發類為主。土地整治是一個多功能疊加在一起的整體,主要包含了資源保障功能、資源節約功能、環境友好功能、文化維護功能等。
從研究對象上看,土地整治主要包含了對農村用地的整理、未利用地的開發、工礦廢棄地的復墾等方面;從研究過程上看,包含了整治前的歸化,整治中的技術研究以及整治后的效益評價;在研究的方法上,有定量計算、定性分析、以及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論證。
二、土地整治發展意見
在過去,提高土地的生產能力,加強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增加耕地面積等是土地整治過程中的主要任務。在土地整治的過程中,缺乏完整的理論技術指導,沒有對生態網絡的良好規劃,通過推土機式的力量對土地進行過分的改造,盲目地追求標準化建設,忽視生態系統的循環和共生,導致大量的水塘被填埋,樹林被砍掉,生態環境,生活環境造成重大破壞。通過對全國多個村莊人居環境的典型案例進行分析發現:大約有百分之六十的村莊風貌不達標,居民居住地綠化率低下,這些問題迫切的需要提升土地整治的作用及地位。
三、土地整治生態景觀建設的方法對策
1、 土地整治生態景觀建設理論
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糧食安全等問題,土地整治應該加強生態網絡建設,加強生物多樣化的保護,綠色基礎設施建設,強化生態服務功能,運用景觀安全格局規劃等方法和理論。
1.1充分認識鄉村美景及文化價值,提升維系地域景觀特征
景觀是為人們所感知的一片區域,這個區域是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相互互動的結果,它包括了普通的景觀,也包含了極具歷史文化價值的景觀。農村的景觀擁有生態,文化,美學及經濟價值。每一個鄉村都有其獨特的鄉村景觀和風貌,這種由各種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自然文化形態,無論平凡普通還是極具吸引力,都標志了一個地方的歷史變遷。如果沒有了這些特點,導致每一個鄉村都一致化,那必將是一個錯誤的選擇。在土地整治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對這些獨特的生態景觀進行保護和發展。
1.2研究土地利用和生態環境的關系,提高土地利用的多功能性
景觀生態學能夠為景觀結構、動態及功能的分析提供有力依據,具有揭示林地、農田等景觀的重要意義,例如:田塊、林地、水塘具有良好的生態涵養功能,其景觀格局與生態過程之間的關系是相關的景觀設計與結構優化的前提,因此,在實際的田、林、路、水、渠、村的設計過程中,應該站在不同的角度實施景觀格局與生態過程設計,在開展景觀設計的過程中,為了保證其具有多樣性特點,可以設計保護小片的樹叢、林地等,來起到改善水土流失、提升生物棲息地質量、改善水源污染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改變景觀空間格局,來有效提升植物群落結構的多樣化。
1.3加強流域水文過程研究,提高水土安全水平
在水土安全研究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研究內容就是流域水土過程的研究以及景觀格局關系的研究,在實施土地整治的過程中,應該對抵制土地利用與災害的關系予以充分的考慮,以便于開展綠色基礎設施的建設,防止出現水土流失與地質災害。
1.4加強對土地的多功能性認識 建構城鄉一體化綠色基礎設施
近年來,“綠色基礎設施建設”的概念受到了廣泛的重視,它不僅強調城鄉居民的戶外需求,還強調保護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以及食品安全等。新一輪的土地整合應該建立一個包含了生物多樣性,水土安全,可達性綠色空間,景觀,遺產保護的管理網絡及戰略性空間,促進城鄉游憩的持續發展。
2、土地整治生態景觀建設方法及技術
2.1土地整治的戰略規劃和尺度
土地整治項目規劃,土地整治規劃,土地整治項目工程設計是土地整治工作的主要內容。土地整治應該通過生態景觀建設的研究及實踐,輔以生態景觀相關內容,不斷豐富和發展以上三個標準。土地整治規劃應該提高土地整治項目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注重土地多功能利用之間的完整性及內在聯系。開展集生物多樣保護,歷史遺產保護,水土憩息和安全與一體的綠色基礎設施規劃,在此基礎上,提出土地整治的意見建議。
2.2土地整治項目生態景觀規劃
土地整治項目的設計規劃應該將生態景觀設計納入林地整治、水域整治、土地開發、村莊土地整治等項目上去。對于土地整治項目的規劃,應該注重生態景觀建設理論和原理在項目總體布局中的應用,不斷提升土地在景觀塑造、、能源生產、休閑游憩等方面的多功能性。
2.3土地整治項目生態景觀工程設計
生態景觀工程可以分為水體生態景觀工程、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道路生態景觀工程、生態植被景觀工程等。在具體的土地整治項目過程中,應該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工程的尺度和類型。按照鄉土性、美學性、生態化,人性化的原則,展開土地整治工程設計。
結束語
不論是從中國的實際出發,還是從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看,都應該將生態景觀建設融入到土地整治的過程中去,中國在土地整治生態景觀建設領域和西方發達國家相比處于相當落后的水平,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需要施工人員加強對土地整治生態景觀建設的重視,不斷學習新的理論和方法,改善我國在土地整治生態景觀建設方面的落后狀態。
參考文獻
[1]潘影,肖何,宇振榮.北京市農業景觀生態與美學質量空間評價[J].應用生態學報,2011(9).
[2]王軍,傅伯杰,陳利頂.景觀生態規劃的原理和方法[J].資源科學,201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