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守國
給定資料
1.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中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描述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口頭傳說和表述,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表演藝術;社會風俗、禮儀、節慶;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及實踐;傳統的手工技能?!?/p>
2. 30年前到過陜北黃土高原的人,都會為窯內窯外鋪天蓋地的窗花和剪紙而驚嘆;然而30年后的今天,即便在黃土高原最偏僻的小村莊,也只能看到窯洞內滿墻的明星貼畫。民間剪紙消失的速度,被人戲稱為“一夜春風遍地梨花落”。與過去相比,現在山間已沒有白云一樣的民歌飄來,窗上已沒有山花一樣的窗花綻放,村頭二胡不知何時悄然無聲……那些我們上一代耳濡目染的民間藝術,現在只有苦苦找尋才能覓其“芳蹤”。民間藝術的繁榮之勢就如同“滾滾江水一去不復還”。
3. 外來文化和城市文化的沖擊使得許多民間藝術所生存的文化土壤迅速流失。編燈是一種在江南地區已經流傳了千余年的手藝,是人們喜宴、慶典的常見藝術品。W是浙江著名的編燈藝人,編的旗燈遠近聞名,他一直想找幾個徒弟,把編燈手藝一代代傳下去。然而,他一直沒有招到?!澳贻p人根本不喜歡,他們嘗不出編燈背后的品味,也體驗不出其中的樂趣?!盬說:“我死了,手藝肯定就沒了?!?/p>
4.今年全國文化遺產日前夕,Y省作為民族文化大省,以省政府的名義命名了207位民族民間文化“高手”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他們年齡最大的92歲,最小的31歲。民間藝術保護在Y省成功的例子并不鮮見。凡是與民族文化和旅游市場密切相關的項目都贏得了廣闊的生存空間,比如新華村的制銀手藝,就因當地旅游業的帶動,每戶人家都開起了銀飾品制作坊,培養了大批后繼者。
5. 某專家認為,民族民間文化需要繼承與創新?,F在部分被命名的傳承人也被邀請走上大學講臺,“引誘”更多的年輕人關注日益凋敝的民族民間文化。近年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在我國越來越受到重視。搶救和保護那些彌足珍貴、不可復制的文化遺產,被認為是“守望精神家園”和“記住回家的路”的民族復興工程。
作答要求
對于民族民間文化,有人認為需要繼承,有人認為需要發展。請根據給定資料,結合你的理解,以“繼承與發展”為題目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看法。
要求:(1)自選角度,觀點明確,內容充實;(2)認識正確,思考深刻,對錯誤認識要予以闡釋、澄清;(3)總字數1000—1200字。
【高分答案】
繼承與發展
我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五千多年來,勤勞智慧的中華兒女創造了大量的、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和發展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們當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必須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繼承。
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是靠人來傳承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既需要繼承又需要發展,繼承是發展的基礎和前提,發展是繼承的條件和目的。沒有繼承就沒有發展,沒有發展繼承就失去意義,只有在繼承中才能更好地發展,只有發展才能彰顯繼承的力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繼承和發展必須同步實施,協調推進。
然而,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繼承和發展問題上,存在著兩種錯誤的傾向。有人認為不需要繼承,該消亡就任其自然消亡,站在文化發展的角度來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消亡有其歷史的必然性,沒有什么可惋惜的,只對一些有市場、有前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加快發展就行了。也有人認為不需要發展,只需要繼承,強調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會使其變味兒,保持不了原生態,主張單純地繼承不要發展。實際上,這兩種認識割裂了繼承和發展的聯系,都是偏激的。誠然,文化的發展有其必然性,但我們也不能在規律面前束手待斃,聽之任之,我們也不能不搶救、保護和繼承那些承載著民族文化精髓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吧?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需要繼承,更需要發展。只有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才能真正保護好,而不至于使之走向滅亡。繼承和發展同等重要,不可偏廢。
要在繼承中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首要的是繼承,要保證不失傳、不消亡,有人傳承,代代傳承,生生不息,這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我們要開展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普查工作,編制好檔案和數據庫,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品的名錄體系,加強對代表性傳承人的保護,加大后繼力量的培養,全面做好繼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各項工作。同時,要在繼承的基礎上,加大創新,融入時代,貼近生活,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繼承中加快發展。
要在發展中繼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繼承不能靜態地繼承,靜態地繼承不會長久,要在發展中繼承,一邊發展,一邊繼承。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非物質文化遺產,用寬廣的胸懷和包容的心態積極吸納對其發展有利的成分,博采眾長,兼收并蓄。要跟上時代的步伐,走大眾化的發展之路,讓人民群眾喜聞樂見,不斷注入新的發展活力,使繼承更加動態化。
繼承和發展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兩條腿,必須同時協調推進,才能健康發展。只有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繼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明天才會更加美好,被認為“守望精神家園”和“記住回家的路”的民族復興工程才能夠勝利完成。
【借鑒之處】
這份作答有兩點值得學習和借鑒:第一,緊緊扣住中心論點。文章一開頭就提出中心論點“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繼承”,然后每自然段的最后一句都回扣中心論點,對中心論點進行補充、完善和強化,最后一自然段又再次重申中心論點。雖然多次強調中心論點,但在邏輯上處理得都非常好,沒有重復、啰嗦之感。第二,繼承和發展兩個要素把握得比較好。從題目上看,這是一篇關系類的文章。實際上,關系類的文章不好寫,可這份作答卻把二者的關系把握得恰到好處。首先,中心論點就是一種關系,是對繼承與發展的具體化,中心論點既緊扣了題目又體現了二者的關系。其次,第二自然段對兩者的關系闡釋非常明晰,非常透徹,既是對題目的闡釋又是對中心論點的細化,并且運用了正反對比論證,很有說服力。再次,主體部分將中心論點的兩個方面又進行了深入論述,并且將中心論點直接作為段中小標題,既強調和深化了中心論點,又體現了二者的關系。最后,用關系性表述結尾,全文從始至終都貫穿這種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