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文忠
尿微量白蛋白與尿糖聯合檢驗診斷糖尿病患者早期腎損傷的價值
竇文忠
目的分析尿微量白蛋白與尿糖聯合檢驗診斷糖尿病患者早期腎損傷的價值。方法72例糖尿病患者作為觀察組, 同年72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 對比兩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糖檢測指標。結果觀察組尿微量白蛋白(mg/L)水平為(38.2±8.5), 對照組為(16.4±3.2), 觀察組尿糖(mmol/L)水平為(3.01±1.82), 對照組為(1.29±0.35), 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陽性率為70.83%, 尿糖的陽性率為77.77%, 且尿微量白蛋白的值在20 mg/L之上。結論尿微量白蛋白與尿糖對糖尿病早期損傷有一定的敏感性, 二者聯合檢驗診斷糖尿病患者早期腎損傷能減少誤診和漏診的發生, 提高對糖尿病的診斷率, 值得臨床推廣。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72例糖尿病患者作為觀察組, 其中男42例, 女30例, 年齡38~66歲, 平均年齡(48.72±9.35)歲, 患者符合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糖尿病診斷標準, 排除高血壓導致尿白蛋白數量增多患者。選取同期來本院體檢的72例健康人群作為對照組,其中男31例, 女41例, 年齡32~79歲, 平均年齡(54.7±12.8)歲。兩組研究對象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研究對象均進行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糖的檢測。受檢者在檢測之前均保持正常飲食即可, 不宜進行劇烈的運動, 保持平常的生活狀態。在檢驗前, 受檢者需保持8 h的空腹狀態, 收集受檢者此狀態的晨尿并放置于干凈的容器中, 做好各項記錄送往檢驗科檢查。應用尿液分析儀和讀數儀檢測受檢者晨尿, 分別選擇膠體金法和干化學試紙法測量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糖。
1.3 指標評定標準 根據尿微量白蛋白檢測標準[2], 尿微量白蛋白值>20 mg/L為陽性, <20 mg為陰性。尿糖值超過1.67~2.77 mmol/L范圍內則為弱陽性。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尿微量白蛋白與尿糖水平比較 兩組尿微量白蛋白與尿糖水平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觀察組尿微量白蛋白與尿糖陽性率結果 觀察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陽性率為70.83%, 其中男35例, 女16例;尿糖的陽性率為77.78%, 其中男39例, 女17例。對照組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糖陽性率為0, 且尿微量白蛋白的值<20 mg/L。見表2。
表1 兩組研究對象尿微量白蛋白與尿糖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研究對象尿微量白蛋白與尿糖水平比較(±s)
注:兩組比較, P<0.05
3.01±1.82 1.29±0.35 13.5574 0.0213組別 例數 尿微量白蛋白(mg/L) 尿糖(mmol/L)觀察組對照組72 72 tP 38.2±8.5 16.4±3.2 14.2673 0.0196
表2 觀察組72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與尿糖陽性率比較(n, %)
近年來,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糖尿病發病幾率逐年上升, 目前, 全球估計有1.71億糖尿病患者, 其中腎臟病在糖尿病中的發病率占6.5%~42.0%。大多是由于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他生物作用受損所致, 導致眼、腎、血管、心臟的慢性功能障礙[3]。目前關于糖尿病腎病病因和發病機制尚未清楚, 可以肯定是引發此病和一定的遺傳因素及部分危險因素有關。①遺傳因素:男性患糖尿病腎病的比例高于女性,非洲及墨西哥人發生糖尿病腎病幾率大。在同一種族中, 某些家族易患糖尿病腎病。②高血壓因素:幾乎任何糖尿病腎病均伴有高血壓, 1型糖尿病腎病高血壓幾乎與微量白蛋白尿平行, 2型則發生在糖尿病腎病前。③腎臟血流動力學異常:此異常在糖尿病腎病早期便可觀察到, 具體表現為腎血流量和腎小球濾過率升高, 尤其攝入蛋白后, 升高程度更為顯著。④高血糖造成的代謝異常:腎臟損害主要是因為血糖過高, 腎臟血流動力學改變或代謝出現異常, 其中代謝異常損害機制有多元醇通路激活、腎組織局部糖代謝絮亂、已糖胺通路代謝異常等。
糖尿病患者早期腎損傷并無明顯的臨床特征, 容易出現漏診現象。但隨著病情不斷惡化, 導致患者的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相關研究指出[4], 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AGE)是引發糖尿病患者腎功能損傷的主要因素。其中尿液中的微量白蛋白其較高的敏感性有利于臨床對糖尿病患者腎功能損傷的診斷, 因而在現階段臨床上將其作為一項靈敏的檢測指標,和定時尿蛋白對比, 這種方式可快速獲取尿液標本, 縮短檢測采集標本時間, 使所檢測數據更接近真實水平[5]。一旦在檢測過程中出現微量蛋白尿, 即可判定糖尿病患者有早期腎損傷現象。本文將尿微量白蛋白與尿糖檢測方法進行了結合,進一步提高對糖尿病患者早期腎損傷臨床診斷的準確率。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陽性率為70.83%, 尿糖的陽性率為77.78%, 對照組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糖陽性率為0, 且尿微量白蛋白的值<20 mg/L, 由此可見上述檢測方法在診斷糖尿病患者早期腎損傷中的作用。
綜上所述, 尿微量白蛋白與尿糖對糖尿病早期損傷有一定的敏感性, 二者聯合檢驗診斷糖尿病患者早期腎損傷能減少誤診和漏診的發生, 提高對糖尿病的診斷率, 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1]周杰, 俞美善.糖尿病患者早期腎損傷時采用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糖聯合檢驗的臨床分析.中國醫藥指南, 2014, 12(7):164-165.
[2]徐劍勇.糖尿病早期腎損傷應用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聯合檢驗的診斷價值.醫學檢驗與臨床, 2014(3):60-61.
[3]阿達來提·阿布都熱合曼, 胡艷, 謝麗, 等.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腎損傷指標.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1, 31(22):4332-4334.
[4]徐樹.糖尿病早期腎損傷采用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聯合檢驗的臨床價值分析.中國療養醫學, 2014(6):524-525.
[5]王慧, 于嘉屏.尿液四項指標聯合檢測對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腎損傷的診斷價值.國際檢驗醫學雜志, 2013, 34(8):1025-1026.
目的分析尿微量白蛋白與尿糖聯合檢驗診斷糖尿病患者早期腎損傷的價值。方法72例糖尿病患者作為觀察組, 同年72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 對比兩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糖檢測指標。結果觀察組尿微量白蛋白(mg/L)水平為(38.2±8.5), 對照組為(16.4±3.2), 觀察組尿糖(mmol/L)水平為(3.01±1.82), 對照組為(1.29±0.35), 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陽性率為70.83%, 尿糖的陽性率為77.77%, 且尿微量白蛋白的值在20 mg/L之上。結論尿微量白蛋白與尿糖對糖尿病早期損傷有一定的敏感性, 二者聯合檢驗診斷糖尿病患者早期腎損傷能減少誤診和漏診的發生, 提高對糖尿病的診斷率, 值得臨床推廣。< class="content">【關鍵詞】糖尿病;早期腎損傷;尿微量白蛋白;尿糖
糖尿病;早期腎損傷;尿微量白蛋白;尿糖< class="content">DOI: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1.01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1.018糖尿病即人體內糖分代謝功能紊亂, 典型癥狀是高血糖。糖尿病易引起并發癥(如腎臟損傷), 由于早期腎損傷的臨床表現不明顯, 診斷中不能及時發現, 極易出現誤診和漏診[1]。對此, 本院采用尿微量白蛋白與尿糖聯合檢驗診斷的方式, 取得了良好的診斷效果, 現報告如下。
2015-07-10]
125003 中冶葫蘆島有色金屬集團有限公司職工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