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珂 崔建華 朱代生 宋超
黛力新對功能性消化不良康復的影響
金珂 崔建華 朱代生 宋超
目的探討功能性消化不良采用氟哌噻噸美利曲辛片(商品名黛力新)治療對康復效果的影響。方法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50例。均給予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預康復治療, 對照組給予枸椽酸莫沙必利、雷貝拉唑治療,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黛力新治療, 觀察對比兩組臨床效果。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2%,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干預前癥狀總積分、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治療后均有程度不等的降低, 其中觀察組降低幅度較對照組更為顯著(P<0.05)。兩組均無嚴重不良反應發生。結論針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 在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康復治療及常規用藥基礎上, 加用黛力新, 可促進癥狀和體征消除, 改善心理狀況, 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有非常重要的實施價值。
氟哌噻噸美利曲辛片;功能性消化不良;康復
臨床消化內科領域功能性胃腸病類型中, 功能性消化不良發生率居較高水平, 除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外,還引起衛生資源浪費, 已成為現階段醫療保健的突出問題。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雖胃腸功能有明顯紊亂, 但不具器質性基礎, 病發與病程進展與社會心理因素關聯密切, 患者焦慮、抑郁情緒通常較明顯[1], 故在常規藥物治療基礎上, 取抗焦慮抑郁藥物加用, 重視康復干預, 可最大程度改善預后, 本次研究就此展開探討, 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 男58例, 女42例, 年齡20~57歲, 平均年齡(32.3±8.7)歲, 平均病程(4.2±2.4)年。納入標準:具上腹燒灼感、早飽、餐后飽脹不適、反復上腹疼痛等癥狀至少6個月,近3個月持續;經腸鏡及胃鏡檢查, 對結腸、胃、食管器質性病變排除;肝功能及B超檢查對胰、膽、肝器質性病變排除;無腹部手術。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50例,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相同心理干預、健康教育, 重視勞逸結合, 養成健康的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對照組給予口服枸櫞酸莫沙必利5 mg/次, 3次/d, 雷貝拉唑20 mg, 1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 加用黛力新, 1片/次, 晨起、16:00各服1次。均以8周為1個療程。
1.3 指標觀察 ①心理狀況:在入組前、療程結束后, 采用SDS和SAS評分評估心理狀況, 分值越低, 狀況改善越好。②癥狀評分:采用量化評分評估癥狀嚴重程度, 內容包括惡心嘔吐、上腹脹、食欲不振、反酸4個輔癥和餐后飽脹、上腹痛、早飽、上腹灼熱感4個主癥, 分值越低, 效果越佳。
1.4 效果評定標準 顯效:癥狀與體征消失>75%;好轉:癥狀與體征改善或減輕在50%~75%;無效:癥狀和體征無明顯變化。總有效率=(顯效+好轉)/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總有效率比較 觀察組顯效30例、好轉16例、無效4例, 總有效率為92%, 對照組顯效21例、好轉14例、無效15例, 總有效率為70%。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患者癥狀總積分、心理狀況比較 兩組干預前癥狀總積分、SDS評分、SAS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療后均有程度不等的降低, 其中觀察組降低幅度較對照組更為顯著(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相關指標比較(±s, 分)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相關指標比較(±s, 分)
注:治療后兩組比較,aP<0.05;治療前兩組比較,bP>0.05
組別 例數 癥狀總積分 SAS評分 SDS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50 16.3±1.2b 5.2±2.6a 53.4±4.4b 42.4±6.6a 53.4±4.2b 41.1±4.6a對照組 50 16.4±1.2 6.7±3.6 50.7±7.2 44.0±3.5 53.8±4.1 46.4±4.9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 觀察組口干1例, 興奮失眠2例, 對照組口干1例, 煩躁1例, 兩組均未影響治療, 無其他嚴重不良反應。
功能性消化不良屬上消化道感覺和運動障礙性疾病, 有較高患病率, 常有上腹燒灼感、餐后飽脹、上腹疼痛、早飽等癥狀。目前尚未闡明其確切病因, 現階段一致認為是由心理反應、內臟高敏感性、動力紊亂等多因素相互作用所致。針對此類患者, 應用改變體位、抗酸、促動力、調整飲食等綜合方案治療, 可取得一定效果。多項研究證實,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發生與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關[2]。在焦慮、抑郁情緒下, 經腦-腸軸使胃腸分泌及運動功能紊亂, 或促使內臟感覺出現過敏反應, 胃的分泌與運動功能減弱或停止, 觀察腸蠕動, 表現為抑制狀態, 故焦慮、抑郁情緒可引發功能性消化不良, 相反, 功能性消化不良又誘導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產生, 促使惡性循環形成, 進而對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3]。
黛力新口服后可迅速被機體吸收, 屬5-羥色胺特異性再攝取抑制劑, 為臨床一種抗焦慮及抗抑郁藥, 與苯丙胺類藥物存在差異, 無興奮中樞神經系統作用, 每片含神經阻滯劑氟哌噻噸0.5 mg和美利曲辛10 mg。氟哌噻噸屬神經阻滯劑, 除可使單胺類遞質及多巴胺在中樞神經突觸間隙含量提高, 發揮最為理想的抗抑郁和抗焦慮作用外, 還可對美利曲辛抗膽堿作用拮抗, 防范心動過速、心肌耗氧量增加等不良作用。合劑可使多種神經遞質含量提高, 促使最理想的抗抑郁和抗焦慮作用發揮, 且相互拮抗各自的不良反應, 氟哌噻噸對美利曲辛所誘導的抗膽堿作用拮抗, 進而使心動過速、心肌耗氧量增加等不良反應率降低, 美利曲辛可對氟哌噻噸引發的錐體外系震顫等不良反應拮抗。
綜上所述, 針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 在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康復治療及常規用藥基礎上, 加用黛力新, 可促癥狀和體征消除, 改善心理狀況, 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有非常重要的實施價值。
[1]周明文. 黛力新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90例. 中國實用醫刊, 2014, 41(21):113-114.
[2]高峰玉. 鹽酸伊托必利聯合黛力新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136例分析. 實用醫學雜志, 2011, 27(2):293-295.
[3]黃啟聰. 黛力新治療無焦慮及抑郁癥狀功能性消化不良. 國際醫藥衛生導報, 2012, 18(1):66-6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1.136
2015-07-24]
462300 河南省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第二附屬院內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