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碧珍 李小庭 劉戎 謝曉萍 李小蓮 劉香
云南白藥預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并發癥的臨床觀察
黃碧珍 李小庭 劉戎 謝曉萍 李小蓮 劉香
目的探討云南白藥預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并發癥的臨床療效。方法65例進行動靜脈內瘺術維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32例)和觀察組(33例)。對照組患者行動靜脈內瘺術并給予常規的術后護理。觀察組于動靜脈內瘺術當天開始服用云南白藥膠囊, 并在透析后24 h于患處噴云南白藥氣霧劑。隨訪12個月, 記錄兩組內瘺并發癥發生率、凝血指標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隨訪12個月, 觀察組患者血腫、血流不足、靜脈炎、內瘺狹窄、血栓形成等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9.1%、3.0%、3.0%、3.0%、0, 低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P<0.05)。對照組治療前后凝血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較治療前各凝血指標有顯著改善, 且改善效果優于對照組(P<0.05)。隨訪12個月兩組未出現用藥不良反應。結論云南白藥內服外用于預防動靜脈內瘺并發癥安全有效, 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動靜脈內瘺;云南白藥;療效
維持性血液透析是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主要方法, 動靜脈內瘺是保證維持性血透患者血液透析順利進行關鍵。但臨床上多種因素可導致動靜脈內瘺發生并發癥, 從而影響患者的治療[1]。本院針對動靜脈內瘺術后維持性血透患者,采用云南白藥內服外敷方法預防動靜脈內瘺并發癥發生, 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5月~2014年3月在本中心進行動靜脈內瘺術維持性血液透析的65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32例)和觀察組(33例)。對照組中男19例, 女13例;平均年齡(53.7±11.9)歲;平均透析時間(3.8±2.4)年。觀察組中男22例, 女11例;平均年齡(55.2±13.4)歲;平均透析時間(4.0±2.8)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行動靜脈內瘺術并給予常規基礎治療和術后護理。觀察組于動靜脈內瘺術當天開始服用云南白藥膠囊(云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0.25 g/粒)1粒/次, 3次/d, 透析24 h后在穿刺患處噴云南白藥氣霧劑(云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50 g/瓶), 2次/d, 隨訪12個月。
1.3 觀察指標 每次透析時記錄血腫、血流量不足、靜脈炎、狹窄等并發癥發生情況, 發生上述并發癥即記錄為發生并發癥患者。于動靜脈內瘺形成術前和術后隨訪12個月檢測凝血指標。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動靜脈內瘺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隨訪12個月后, 觀察組患者血腫、血流不足、靜脈炎、內瘺狹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凝血指標比較 對照組治療前后凝血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較治療前各凝血指標有顯著改善, 且改善效果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動靜脈內瘺并發癥情況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凝血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凝血指標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與術前比較,bP<0.05
組別 例數 時間 凝血酶原時間(s)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s) 凝血酶時間(s) 纖維蛋白原(g/L)對照組 32 術前 9.98±2.07 24.75±4.75 12.62±3.05 4.24±1.54隨訪12月 10.14±2.12 24.09±3.52 11.68±2.46 4.15±1.15觀察組 33 術前 9.69±1.74 25.78±4.11 12.27±3.57 4.36±1.32隨訪12月 12.53±1.24ab 38.62±3.26ab 20.64±4.42ab 2.22±1.05ab
動靜脈內瘺并發癥的誘發因素很多, 但主要是因為長期重復穿刺、定點穿刺, 透析過程中針頭固定不穩、損傷血管,拔針后按壓方式不正確或者按壓時間不足, 透析過程中大量脫水造成高凝狀態等因素所導致的[2]。其機制是反復穿刺使血管內膜損傷纖維化, 機體凝血機制啟動, 創口處形成微小血栓導致官腔變窄, 血流量下降, 導致官腔局部血流不暢,長時間還可導致阻塞, 從而出現一系列臨床癥狀[3], 會增加透析難度, 降低透析效果。
云南白藥具有化瘀止血、活血止痛和解毒消腫功效, 臨床常用于治療各種跌打損傷、瘀血腫痛、出血癥、瘡瘍腫毒、皮膚感染等疾病[4]。本臨床觀察將云南白藥應用于預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并發癥的發生, 通過內服改善機體血流狀況,外用可起到消腫、抗炎、止痛、促進傷口愈合作用[5], 結果表明觀察組動靜脈內瘺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凝血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 提示其對于凝血指標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從而可起到預防動靜脈內瘺發生;在12個月后隨訪未觀察到不良反應發生。
綜上所述, 云南白藥內服外用于預防動靜脈內瘺并發癥安全有效, 值得臨床推廣。
[1]嚴賀, 李巧玲, 童輝, 等.遠紅外線理療對血液透析病人動靜脈內瘺的保護作用.護理研究, 2013, 27(2A):354-356.
[2] 姚繼梅.血液透析患者內瘺的護理.吉林醫學, 2012, 33(20): 4451-4452.
[3]陳姣, 李平, 許珩, 等. 長春瑞濱致靜脈炎的預防和治療研究述評. 中醫學報, 2012(4):400-402.
[4]辛月春. 云南白藥治療潰瘍期壓瘡療效觀察. 河南中醫, 2014(3): 454-455.
[5]謝曉萍, 羅明霞, 饒良芝, 等.云南白藥氣霧劑噴灑聯合濕熱敷治療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炎癥效果觀察.護理學報, 2009, 16(9):6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1.140
2015-08-10]
510602 解放軍第四五八醫院血液凈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