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清
108例胎盤早剝孕婦的妊娠結局回顧性分析
劉清
目的探討胎盤早剝的發生誘因以及其對妊娠結局的影響, 以提高臨床中對胎盤早剝的早期識別與處理能力。方法108例胎盤早剝孕婦, 按照胎盤早剝程度將其分為輕度早剝組(Ⅰ度)(76例)與重度早剝組(Ⅱ度和Ⅲ度)(32例)。分析胎盤早剝的發生誘因, 并對比兩組的妊娠結局。結果108例胎盤早剝孕婦中, 胎膜早破31例(28.70%), 高齡產婦27例(25.00%), 妊娠期高血壓22例(20.37%), 子癇前期14例(12.96), 雙胎8例(7.41%), 貧血6例(5.56%), 是胎盤早剝的主要誘因。輕度早剝組中, 發生胎兒宮內窘迫9例, 胎心過快4例, 胎心監護異常2例, 早產12例, 流產2例, 胎盤子宮卒中2例, 產后出血10例;重度早剝組發生胎兒宮內窘迫9例, 胎心過快6例, 胎心監護異常10例, 早產11例, 流產4例, 胎盤子宮卒中4例, 產后出血10例, 胎死宮內2例, 新生兒死亡2例, 輕度早剝組的妊娠結局明顯優于重度早剝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胎膜早破、高齡以及合并高血壓等是胎盤早剝的主要發生誘因, 會造成不良的妊娠結局,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采取積極有效預防措施, 以改善妊娠結局。
胎盤早剝;妊娠結局;診斷
胎盤早剝是妊娠中晚期常見的并發癥之一, 發病率約為0.46%~2.11%, 胎盤早剝起病急、病情進展快, 其臨床表現以產前出血為主, 如不及時治療會嚴重影響母嬰健康, 造成不良妊娠結局[1]。本文中將探討胎盤早剝的發生誘因以及其對妊娠結局的影響, 以提高臨床中對胎盤早剝的早期識別與處理能力, 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7年11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108例胎盤早剝孕婦作為本組研究對象, 患者年齡21~37歲, 平均年齡(27.86±5.29)歲;孕周22~41周, 平均(30.27±3.62)周;初產婦69例, 經產婦39例。所有患者均經相關檢查符合《婦產科學》(第8版)中關于胎盤早剝的相關診斷標準, 并按照胎盤早剝程度將其分為輕度早剝組(76例)與重度早剝組(32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由專業醫護人員對其病例資料進行詳細的詢問與記錄, 分別從合并癥、發病孕周、產檢情況等方面分析胎盤早剝的發生誘因, 并觀察兩組患者的妊娠結局。
1.3 療效評價標準[2,3]胎盤早剝的分型參照《婦產科學》(第8版)中的相關標準, 根據胎盤剝離面積將胎盤早剝分為:①Ⅰ度:無任何臨床癥狀, 胎盤早剝面積小, 產后檢查見胎盤母面有凝血塊及壓跡;②Ⅱ度:臨床表現為腹痛、有或無陰道少量出血、宮體可以有壓痛等, 胎盤早剝面1/3左右。③Ⅲ度:臨床表現為腹痛、陰道出血、休克、胎心消失等, 剝離面超過胎盤面積1/2。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發病原因 108例胎盤早剝孕婦中, 胎膜早破31例(28.70%), 高齡產婦27例(25.00%), 妊娠期高血壓22例(20.37%), 子癇前期14例(12.96%), 雙胎8例(7.41%), 貧血6例(5.56%), 是胎盤早剝的主要誘因。
2.2 妊娠結局 輕度早剝組中發生胎兒宮內窘迫9例, 胎心過快4例, 胎心監護異常2例, 早產12例, 流產2例, 胎盤子宮卒中2例, 產后出血10例;重度早剝組發生胎兒宮內窘迫9例, 胎心過快6例, 胎心監護異常10例, 早產11例,流產4例, 胎盤子宮卒中4例, 產后出血10例, 胎死宮內2例,新生兒死亡2例, 輕度早剝組的妊娠結局明顯優于重度早剝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妊娠結局對比[n(%)]
現階段臨床中對于胎盤早剝的發病機制尚無統一結論,但大多數學者與研究認為胎膜早破是胎盤早剝的主要誘發原因, 本組研究中發生胎膜早破占所有患者的28.70%;胎膜早破后宮腔內的壓力驟然下降, 且多伴有宮內感染、蛻膜凝血功能障礙等, 增加胎盤早剝的發生風險[4]。其次, 妊娠期合并高血壓血壓升高會促使急性小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 造成毛細血管壞死、破裂, 形成血腫, 進而導致胎盤早剝;本組妊娠合并高血壓占所有患者的20.37%。另外, 高齡也是胎盤早剝的誘因之一, 隨著年齡的增長, 血管的彈性會明顯減弱、脆性增加, 導致底蛻膜血管破裂出血, 誘發胎盤早剝。本組研究中, 108例胎盤早剝孕婦中胎膜早破占28.70%, 高齡產婦占25.00%, 妊娠期高血壓占20.37%, 子癇前期占12.96%,雙胎占7.41%, 貧血占5.56%, 是胎盤早剝的主要發生誘因。另外, 輕度早剝組的妊娠結局明顯優于重度早剝組, 說明胎膜早破、高齡以及合并高血壓等是胎盤早剝的主要誘因, 會造成不良的妊娠結局,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采取積極有效預防措施, 以改善妊娠結局。改善其預后的關鍵是早期診斷和及時治療, 但胎盤早剝早期易誤診、漏診, 所以要重視其誘因及臨床表現, 提高胎心監護的識別及B超的診斷水平, 才能及早作出正確的診斷。
綜上所述, 胎膜早破、高齡以及合并高血壓等是胎盤早剝的主要誘因, 會造成不良的妊娠結局,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采取積極有效預防措施, 以妊娠改善結局。
[1] 周劍, 徐曉紅.影響胎盤早剝臨床結局的相關因素分析及其預防措施.中國基層醫藥, 2014, 2(21):406-408.
[2] 程彥君, 凌少云, 張德葵.胎盤早剝并發彌散性血管內凝血28例臨床分析.中國基層醫藥, 2012, 19(12):1777-1778.
[3] 張少玉, 黃玉萍, 姚麗清.胎盤早剝漏診18例原因及妊娠結局分析.中國誤診學雜志, 2011, 11(29):7159-7160.
[4] 曾昭珊.重度子癇前期并發胎盤早剝的臨床特征及對母嬰的影響觀察.中國當代醫藥, 2013, 20(11):27-2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1.201
2015-07-30]
100016 北京美中宜和婦兒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