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以來,借助中石化全系統內大力開展全員成本目標管理工作的有利契機,西北油田分公司借鑒國內外有關標準成本管理和作業成本管理實踐的最新成果,著力開展以作業管理為基礎的標準成本管理工作,并在實踐中積極探索和不斷完善,基本建成了具有西北油田特色的“標準成本三分兩全”成本管理法,其主要建設及應用情況如下:
一、制定成本消耗標準
基于油田生產實際,首先分解企業生產過程,確定作業鏈,選定成本要素與作業過程的切合點,形成標準成本項目;進而結合生產實際收集影響因素,明確成本費用項目對應的資源動因和成本動因;然后采用歷史數據、技術測定、管理標準、制度規范和經驗評價等方法計算標準成本項目的基準成本消耗標準,同時利用正態分布原理,確定級差修正系數;基準消耗與極差系數的乘積即為各類作業消耗的每項成本要素消耗量標準和價格標準。
二、構建預算編制模型
在預算編制過程中,首先利用數據接口,從各類生產經營系統提取歷史設施數據,并獲取新增設施及配備標準,作為標準測算基礎;再從業務量消耗標準庫以及價格標準庫中查找對應的成本消耗標準,逐項計算單項成本;通過計算所有設備、井、站、車、人等的標準成本,并按照開發主線、管理主線進行匯總,生成采油廠或中心單位的月度、年度預算。
三、建立差異分析機制
在實際生產運行過程中,密切關注實際成本與標準成本的差異,利用連環替代法,分析差異存在的具體原因。首先計算標準成本(標準作業成本與標準作業數量的乘積)、彈性成本(標準作業成本與實際作業數量的乘積)以及實際成本(實際作業成本與實際作業數量的乘積)三類成本,并根據彈性成本與標準成本的差額,確定數量差異;根據實際成本與彈性成本的差額,確定價格差異,進而采取優化措施。
四、完善成本考核體系
為構建標準成本管理體系的長效機制,西北油田建立了清晰的目標成本責任制,將成本細化分解落實到基層班組、單臺設備和具體崗位人員,形成了財務處—采油廠—分隊—班組—崗位5級成本考核機制。月末根據實際形成與標準的差異,本著激勵與約束并重、以激勵為主的原則,逐級進行考核。各科室與分隊之間根據分管成本項目進行交叉考核,分隊負責對崗位進行考核,財務科進行匯總折算,財務處則直接對采油廠進行考核。
基于標準成本考核體系的推行,實現了考核的量化和標準化,使真實、客觀的考核成為可能;同時增強了全員成本控制意識,激發了廣大員工降本增效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營造了“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
五、深入開展作業價值分析
標準成本體系選取正常、高效生產的數據作為標準制定的依據,體現了先進的生產經營水平。各級生產部門通過實施作業標準成本管理,建立各類作業過程和作業設施的運行標準和成本標準,能夠判斷各類作業的價值所在,適時發現超標超定額的低效、無效作業,及時改良低效作業,取消無效作業,開發增值作業,為有效實施成本管控提供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