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少峰


摘要:個人所得稅是我國稅收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稅種,稅收收入逐年增加。個人所得稅屬于直接稅,和每個人的生活密切相關。工資薪金收入占個人所得稅的50%,隨著經濟的發展,全年一次性獎金已成為工資薪金中的重要部分,在我國個人所得稅的制度中,全年一次性獎金存在納稅陷阱。本文首先分析了這一納稅陷阱產生的原因,然后計算出陷阱的區間,最后提出了從政府角度和企業角度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希望對稅費籌劃工作有所借鑒。
關鍵詞:個人所得稅 全年一次性獎金 納稅籌劃
一、全年一次性獎金的含義及適用范圍
個人所得稅是以個人(自然人)取得的應稅所得為征稅對象所征收的一種稅。根據財政部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個人所得稅占稅收收入的比例為6%,成為國內稅收中的第四大稅種。我國個人所得稅采取分類征收制,把應稅所得分為11項,分別采用超額累進稅率和比例稅率。其中勞務報酬一次收入畸高采用加成征收,稿酬實現減征30%。分類征收對不同的所得按不同的征收方式征收,便于征管,但是容易造成稅負不公平,是我國稅制改革的一個方面。
工薪所得項目個人所得稅收入占個人所得稅總收入的比重約為50%左右,對于一些特殊的情況采用特殊的方法處理。如:全年一次性獎金、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補償金等。全年一次性獎金是指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等扣繳義務人根據其全年經濟效益和對雇員全年工作業績的綜合考核情況,向雇員發放的一次性獎金,包括年終加薪、實行年薪制和績效工資的單位。另外,企業以低于成本和建造成本向職工出售的房產比照去年一次性獎金征稅,職工股票期權的收入也可比照全年一次性獎金征稅?,F在這些情況比較常見,如何對全年一次性獎金進行稅收籌劃,員工獲得最大的稅后收益成為一個重要問題。
二、全年一次性獎金的計算方法
納稅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單獨作為一個月工資、薪金所得計算納稅,自2005年1月1日起按以下計稅辦法,由扣繳義務人代扣代繳。
1.先將雇員當月內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設為a),除以12個月,按其商數確定適用稅率(v)和速算扣除數(設為t)。
如果在發放年終一次性獎金的當月,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低于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額:現在為3500元,應將全年一次性獎金減去“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與費用扣除額的差額(設為u)”后的余額,采用上述辦法找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
2.將雇員當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按上述第1條確定的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計算征稅。
公式一:應納稅額=a*v-t
公式二:應納稅額=[a-(3500-u)] *v-t
首先全年一次性獎金的規定,是起到了一定的減稅作用。
例如:小王2014年1月含稅收入為5000元,不考慮各項扣除,取得2013年全年一次性獎金為30000元。
按全年一次性獎金征稅:
30000÷12=2500,對應的稅率為10%,速算扣除數為105。
2014年1月應納稅額=(5000-3500)×3%+30000×10%-105=2940元。
如果不按全年一次性獎金征稅:
2014年1月應納稅額=(5000+30000)×25%-1005=7745元。
由此可見,全年一次性獎金的這種處理方法,允許均攤到12個月,可以按較低的稅率納稅。起到了稅收優惠的作用。所以,稅法規定,雇員取得除全年一次性獎金以他的其他各種名目的獎金,如半年獎、季度獎、加班獎、先進獎,考勤獎,文明獎等,一律與當月工資、薪金收入合并,按稅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全年一次性獎金計稅方法一年只允許使用一次。
三、全年一次性獎金的納稅陷阱
全年一次性獎金的這種計稅方法,會出現在分界點稅收激增的情況,即:高所得低收入。
超額累進稅率,在交界點處(交接單共有六個:1500,4500,9000,35000,55000,8000)增加1元,稅率跳到下一級,超額累進稅率通過減去速算扣除降低稅額,使得交界點處按上下兩級計算的稅額是相等的。如某人某月的應納稅所得額為9000元,按第三級算:9000×20%-555=1245元,按第四級算:9000×25%-1005=1245元,結果是相同的。因此每月的工資薪金所得不存在“多收入而少所得”的情況。全年一次性獎金稅率采用低稅率,而速算扣除數只允許扣除一次,所以出現了納稅陷阱。根據超額累進稅率表可以計算出全年一次性獎金的臨界點=每一級的臨界點×12。即為18000元,54000元,108000元,420000元,660000元,960000元。全年一次性獎金同樣可以劃分為七個區域:(0,18000],(18000,54000],(54000,108000],(108000,420000],(420000,660000],(660000,960000],(960000,∞)。
根據全年一次性獎金的計算公式,首先設稅后所得為c,以第一季和第二季為例來說明全年一次性獎金的陷阱區。
第一級公式:c1=a-a*3%=97%a
第二級公式:c2=a-(a*10%-105)=90%a+105,用圖示的方式表示(見右上圖)。
圖中陰影部分即為陷阱區,也就是指在這一區間,發放年終獎適用低一級稅率的情況下,在扣除所得稅后,高于發放年終獎適用高一級稅率所得到的稅后收入但不超過低一級年終獎區間的臨界值的區間。具體計算如下:90%a+105﹤97%×18000,可以得出第一個陷阱區域(18000,19283.33],同理,根據下列公式,75%a+1005﹤80%×108000+555,70%a+2775﹤75%×420000+1005,65%a+5505﹤70%×660000+2775,55%a+13505﹤65%×960000+5505,可以得出其他的陷阱區域:(108000,114600],(420000,447500],(660000,706538.4],(960000,1120000]。在這六個區域,出現全年一次性獎金多發時,實際所得較少的不合理現象。
四、全年一次性獎金納稅陷阱的應對措施
(一)個人所得稅征收模式的改革
根據國際慣例,通常采用基尼系數(Gini Coefficient)來測定收入分配差異程度。按照聯合國有關組織規定,通常把0.4作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線”,具體情況為:低于0.2(收入絕對平均);0.2-0.3(收入比較平均);0.3-0.4(收入相對合理);0.4-0.5(收入差距較大);0.5以上(收入差距懸殊)。
而中國居民基尼系數的具體情況為:2004年(0.479);2005年(0.473);2006年(0.485);2007年(0.487);2008年(0.484);2009年(0.491);2010年(0.490);2011年(0.481);2012年(0.477);2013年(0.474);
由此可見,我國的貧富差距較大,而個人所得稅正是在收入分配的最終環節——個人所得環節征收的稅種,屬于直接稅,最能體現稅收普遍、公平的原則。但是目前的分類征收制導致稅負不公平,適應違背了個人所得稅的立法原則,因此進行個人所得稅的稅制改革,由分類征收制改為綜合征收制,把個人的所有收入加總,按照超額累進稅率征收,實行代扣代繳與個人申報相結合的方式,實現個人所得稅的調節目標,降低稅后的基尼系數。這也從根本上解決了全年一次性獎金的納稅陷阱問題。
(二)企業如何進行全年一次性獎金的納稅籌劃
個人所得稅屬于直接稅,納稅人對于納稅金額有直接的反應,全年一次性獎金的納稅陷阱容易造成獎金高的員工拿到的所得變低,不利于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使得績效獎勵效果大打折扣。企業針對這一情況應進行納稅籌劃,使得員工獲得最大的稅后所得。這樣就需要把月工資和全年一次性獎金進行統籌考慮,制定針對不同收入層次的員工的納稅籌劃方案,實現稅負最低。下面通過表格的形式展示(具體見下頁圖表)。
由下頁圖表可知,當年收入不超過42000元時,全部以工資形式平均發放,稅負為零。當年收入在42000至60000元時,可以采用工資42000元,全年一次性獎金18000元,也可以60000元全部作為工資平均發放,兩種方法稅負相等。當年收入為60000元至96000元時,月工資發放小于等于5000元,稅率為3%,全年一次性獎金為36000元,稅率為10%。其他區間可以比照獲得籌劃方案。總之,首先在月工資發放時,要用足本級的空間;其次年終獎適用稅率和工資稅率不能相差太大。
參考文獻:
[1]蓋地.《稅務籌劃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2]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于調整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等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方法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5]9號)[S].2005(1).
[3]牛軍,王凌.新個稅政策下我國工薪階層納稅研究[J].會計之友,2011(8上).
(作者單位:貴州能發高山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