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杰
[摘要] 目的 探討產前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結局的影響。 方法 選擇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確診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據是否進行產前干預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對照組產前未實施任何干預措施,觀察組實施包括心理干預、飲食干預、運動干預及藥物干預等早期干預措施,比較兩組產婦的并發癥情況及兩組新生兒Apgar評分、兩組新生兒并發癥情況。 結果 觀察組產婦行剖宮產比率明顯低于對照組,且觀察組產婦出現感染、產后出血、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羊水過多的比率也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新生兒Apgar評分≥8分比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產后新生兒出現巨大兒、低血糖、窒息、羊水污染、高膽紅素血癥、膽紅素血癥、紅細胞增多癥的比率顯著低于對照組 (P<0.05)。 結論 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進行早期干預可降低產婦及新生兒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產科質量。
[關鍵詞] 妊娠期糖尿病;產前干預;妊娠結局;新生兒Apgar評分
[中圖分類號] R714.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5)01-0007-03
Effects of prenatal intervention on pregnancy outcome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YANG Lijie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Jiamusi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Care Hospital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Jiamusi 15400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renatal intervention on pregnancy outcome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thods One hundred cases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patients from January 2012 to January 2014 in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did not implement any prenatal interventions, observation group carrie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ncluded dietary intervention, exercise intervention and drug intervention of early intervention measures, the Maternal complications,neonatal Apgar score, neonatal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Maternal cesarean section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maternal infection, postpartum hemorrhage, 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 combined ratio of polyhydramnio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neonatal Apgar score more than 8 cent ratio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occurred postpartum neonatal macrosomia, hypoglycemia, hyperbilirubinemia, amniotic fluid contamination, asphyxia, hyperbilirubinemia, polycythemia ratio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For gestational diabetes patients with early intervention can reduce maternal and neonatal complications rate, improve the quality of obstetrics.
[Key words]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Prenatal intervention; Pregnancy outcome; Apgar score of neonates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營養水平的提高,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發病率逐年升高,GDM對妊娠及其結局的影響越來越受到重視,針對妊娠期糖尿病孕婦產前采用干預措施,有利于降低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率,改善妊娠結局,提高產科質量[1]。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確診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00例,診斷符合《婦產科學》(第6版)的診斷標準,年齡20~43歲,平均(25.3±2.7)歲。未婚8例,已婚92例。文化程度:小學8例,初中22例,高中38例,大專及以上32例。根據是否進行產前干預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兩組產婦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1.2 方法
對照組產前未實施任何干預措施,觀察組實施早期干預措施,具體內容如下。
1.2.1 飲食干預 孕婦每日能量攝入推薦應結合孕婦孕前體質量、孕周和孕期體重的增長情況等進行個體化膳食能量制定。推薦每日攝入20~35 g膳食纖維,適當補充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同時少量多餐,每日4~6餐[2]。
1.2.2 運動療法 指導孕婦餐后進行適量運動,以提高肌肉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及對葡萄糖的利用。運動方式以有氧運動最好。餐后1 h進行散步、中速步行,每日1次,持續20~40 min。
1.2.3 心理干預 向產婦及家屬介紹疾病的發病機制、危害及預防措施,鼓勵孕婦正確看待疾病,做好必要的產前檢查,使其積極主動配合治療。
1.2.4 藥物干預 若飲食及適當運動治療2周后血糖控制不佳(空腹血糖≥5.6 mmol/L:餐后2 h及夜間血糖≥6.7 mmol/L),則予皮下注射胰島素治療,從小劑量開始,并根據患者病情、孕期進展及血糖值加以調整[3]。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產婦、新生兒并發癥發生情況及新生兒Apgar評分(各項總分8~10分為無窒息,4~7分為輕度窒息,0~3分為重度窒息[4])并比較。
1.4 統計學方法
將數據資料錄入SPSS 12.0 軟件。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產婦的并發癥情況比較
見表2。觀察組產婦行剖宮產比率明顯低于對照組(χ2=6.342,P<0.05),且觀察組產婦出現感染、產后出血、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羊水過多的比率也顯著低于對照組,(χ2=4.153、4.753、4.753、6.231,P<0.05)。
2.2 兩組新生兒Apgar評分比較
見表3。觀察組新生兒Apgar評分≥8分比率達94%,顯著高于對照組82%(P<0.05)。
2.3 兩組新生兒并發癥情況比較
見表4。觀察組產后新生兒出現巨大兒、低血糖、窒息、羊水污染、高膽紅素血癥、膽紅素血癥、紅細胞增多癥的比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目前GDM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清楚,可能與孕期胎盤催乳素、孕激素及糖皮質激素等拮抗胰島素升高及脂聯素降低引起胰島素抵抗狀態有關[4]。一旦確診為GDM 的患者應加強孕婦期管理,定期檢查,發現有異常及時治療、處理,以此減少母嬰并發癥的發生。本研究旨在對收治GDM患者給予早期干預,觀察早期干預對產婦和新生兒的影響。
3.1 GDM對產婦及新生兒的影響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大多數孕早中期無任何癥狀和體征,且空腹血糖多正常,至孕晚期常因代謝紊亂可致妊娠高血壓、羊水過多、產后出血以及巨大兒、低血糖等[5]。GDM可導致廣泛的血管病變,使小血管內皮細胞增厚及管腔變窄,發生妊娠高血壓,造成胎兒宮內窘迫[6],同時增加了難產、手術剖宮產比率,使產程延長,發生產后出血。高血糖產生高滲性利尿導致胎尿排出增多,形成羊水過多。胎兒出生后來自母親的葡萄糖中斷,血糖水平迅速下降。糖尿病致母體廣泛血管病變,血管內皮細胞增厚及管腔變窄,組織供血不足,易并發妊娠高血壓綜合征[7]。另一方面,胎兒長期處于高糖狀態,刺激胎兒胰島β細胞增生,產生大量胰島素,促進蛋白、脂肪合成和抑制脂肪分解,形成巨大兒[8,9];而高胰島素又致使胎兒宮內慢性缺氧,誘導紅細胞生成素增多,刺激胎兒髓外造血增多,造成新生兒發生高危膽紅素血癥[10]。另外,GDM 產婦易合并感染,感染又導致胎膜早破的發生;本研究表2~4結果證實,觀察組產婦行剖宮產比率僅30%,其他如感染、產后出血、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羊水過多的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與吳茗玉等[11]報道的觀點是一致的,證實早期干預可有效改善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婦的妊娠結局。
另外,觀察組產后新生兒出現巨大兒、低血糖、窒息、羊水污染、高膽紅素血癥、紅細胞增多癥的比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早期干預圍生兒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下降。麥金蓮等[12]也證實了上述觀點。
3.2 早期干預的意義和措施
本研究觀察組通過實施飲食干預、運動干預及心理干預、藥物干預,明顯改善了妊娠結局。大多數孕婦通過飲食控制即可達到治療目的。理想的飲食控制目標是指既能保證和提供妊娠期間熱量和營養需要,又能避免餐后高血糖或饑餓酮癥出現。同時每日進行散步等不劇烈的有氧運動也是重要干預措施之一[13]。對經飲食療法5~7 d血糖控制仍不滿意者需用胰島素治療[14]。同時應在加強母嬰監護、控制血糖同時,盡量推遲終止妊娠的時機。
總之,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進行早期干預可降低產婦及新生兒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產科質量。早期干預的重點在于積極宣教普及知識,取得孕婦配合,充分認識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定時檢測血糖,給予合理的飲食、生活、心理指導。
[參考文獻]
[1] 李麗敏. 妊娠期糖尿病對母嬰結局的影響[J]. 當代醫學,2010,16(16):31-32.
[2] 李英. 早期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婦妊娠結局的影響觀察[J]. 中國當代醫藥,2013,20(11):50-51,53.
[3] 袁世琳,全啟花. 妊娠期糖尿病的孕期管理對分娩結局的影響[J]. 中外醫學研究,2014,12(8):122-123.
[4] 豐有吉. 婦產科學[M]. 第2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141-142.
[5] 陳嘩,唐玲華. 妊娠期糖尿病98例臨床分析[J]. 中國醫學創新,2010,7(2):21-22.
[6] 李琦,馬彥彥. 妊娠期糖尿病的規范化治療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 中國全科醫學,2012,15(26):3009-3011.
[7] 李秋容,梁麗芬,劉朗碧. 妊娠期糖尿病規范化治療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 臨床醫學工程,2014,21(1):60-61.
[8] 黃紅麗,王桂芳. 規范化診療干預妊娠期糖尿病的結局觀察[J]. 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4,25(3):297-298.
[9] 于淑娟,李飛. 8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婦的新生兒結局臨床分析[J]. 中國實用醫藥,2010,5(8):113-114.
[10] 聶秀娟. 妊娠期糖尿病對母嬰妊娠結局的影響[J]. 黑龍江醫藥科學,2014,37(2):37-38.
[11] 吳茗玉,何志毅. 早期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婦妊娠結局的影響觀察[J]. 中國實用醫藥,2013,8(17):32-33.
[12] 麥金蓮,石惠珍. 早期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婦妊娠結局的影響[J]. 全科護理,2014,12(7):609-610.
[13] 鄧麗芳.妊娠期糖尿病早期干預對妊娠結局影響的觀察[J]. 中國醫藥導報,2011,8(20):57-58.
[14] 盧憲梅. 早期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1,26(27):4195-4197.
(收稿日期:2014-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