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小平
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是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領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堅持和貫徹黨的思想路線和群眾路線的具體體現。只有不斷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形式和方法,做到“三貼近”,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一、思想政治工作貼近實際,就是圍繞中心,服務大局
思想政治工作貼近實際,就是要貼近經濟建設中心,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服務于改革發展穩定這個大局。抓住機遇,深化改革,加快發展,保持穩定,是黨和國家工作的大局,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應準確把握,貫徹始終。黨的十八大確定的奮斗目標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抓住機遇,努力在理論武裝、輿論引導等方面發揮作用,積極穩妥地做好教育人、宣傳人、鼓舞人的工作,為改革發展和穩定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提供強大的政治保證和有力的智力扶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必須深入實際、調查研究。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和決策權。充分、深入的調研是搞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礎,通過調研,隨時掌握群眾的思想脈絡和變化,找到工作中急需加強的薄弱環節和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正確把握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規律,明確提出加強和改進工作的思路和措施,有的放矢地開展工作,使工作更有針對性、實效性。
二、思想政治工作貼近群眾,就是深入群眾,服務群眾
當前,群眾對自己的工作環境、生活條件、社會保障、民主權利等切身利益十分關心,許多思想問題往往是由于這些實際問題得不到解決而衍生出來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取得好的成效,必須緊密結合解決實際問題去開展,總的來說要增強服務觀念,關心群眾生活,尋找寓科學的世界觀、正確的人生觀、合理的價值觀于各種文化活動之中的工作載體。思想政治工作既是管理也是服務,思想政治工作者,既要有大局意識也要有服務意識,既要從提高管理水平、工作效率的角度出發考慮問題,也要從全心全意為廣大群眾服務的角度規劃工作。黨的十八大報告把解決好人民群眾最直接、最關心、最現實的問題作為黨和國家今后一切工作的出發點,我們思想政治工作者一定要牢記服務宗旨,主動關心群眾生活,改進工作作風,深入一線,暢通言路,對群眾認真提出的第一個問題都要認真對待。切實關心群眾生活和思想狀況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條行之有效的重要經驗。思想政治工作深入群眾,服務群眾的工作切入點就是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以情感人,關心職工群眾疾苦,關心群眾生活,做廣大群眾的貼心人,把黨的溫暖和上級組織的關懷送到群眾的心坎里。把好事辦實,實事辦好,在一定時期,突出重點辦一、兩件群眾看得見、摸得著、暖人心的好事。這樣的思想工作,就可以達到虛事實做,化無形的工作領域為有形的工程的新的水平。
三、思想政治工作貼近生活,就是重心下移,服務基層
思想政治工作貼近生活,就是把思想政治工作的重點、重心放到各個基層單位,就是把思想政治工作的道理放到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之中,就是把對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變成為基層服務。思想教育是對人的引導和激勵,最大量的工作又在最大的群眾之中,因此,思想教育要把重心下移到基層,下移到平時,下移到一點一滴事情上。在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中,是最能體現“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和理解人、尊重人、關心人、啟發人的“情感管理”理念的。思想教育必須從具體事做起,眼睛向下,關心群眾疾苦。思想工作重心下移,還在于工作方式方法要具體要實際,切忌照本宣科,簡單說教。要多組織高質量的專題輔導、專題討論、典型引路、要根據時代特征和當前形勢,結合難點、熱點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思想政治工作重心下移,還在于思想工作的大量任務在基層,所以基層是思想教育的重點,必須把勁使在基層,基層的同志要有責任意識,領導機關和領導同志要有基層意識。工作重心在基層獎賞重點也應在基層,因此,在設獎、晉級和先優模評比等,都應向下傾斜,把指標名額的絕大多數放在基層。思想政治工作重心下移服務基層,還必須有效利用載體,把高高在上的說教形式轉化成各種載體形式,如傳媒載體、文化載體、活動載體、管理載體、培訓載體等。科學合理的用好這些載體,不僅對于豐富活躍群眾員工文化生活十分有益。同時又能與時代的發展同頻共振,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影響力,弘揚正氣,樹立新風,調動群眾立足本職,敬業愛崗、勤奮工作的積極性。
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三貼近”,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綜合素養的有效舉措。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牢記黨的宗旨,樹立民本思想理念,使思想政治工作與時俱進。思想政治工作既要準確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更要緊密聯系群眾,深深扎根于群眾之中,要著眼于切實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真正改進作風,走進群眾實際生活,走時群眾心靈世界,用真心、動真情,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傾聽群眾意見、表達群眾意愿,必須堅持面向人民群眾,服務人民群眾,使“三貼近”成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自覺行動和職業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