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郵電大學 吳津
中國的陶瓷工業是資源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產業,其成本相對較低的優勢,這也使得我們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有一定的價格競爭力。近年來,中國的陶瓷出口數額逐漸增加,行業也表現出了強勁的業務發展勢頭,特別是在中國加入WTO后,有了更加明顯的優勢。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快速增長和中國陶瓷出口貿易額在不斷地提高,我國發生貿易摩擦事件正逐漸增多。
他國對我國陶瓷企業出口商品的反傾銷案件調查一直都在進行,大量對我國的反傾銷行為很大程度地阻礙了我國陶瓷產品的出口銷售活動。據不完全統計,自21世紀的開端至今,中國陶瓷相繼遭遇埃及、厄瓜多爾、菲律賓、印度、墨西哥等國的反傾銷措施,有些國家對我國的傾銷行為進行了嚴懲、對我國陶瓷產品征收了200%以上的反傾銷稅。泰國在2011年上半年對我國的陶瓷磚實施反傾銷;韓國在2011年的下半年對我國釉面和未上釉瓷磚實施反傾銷;巴西分別在在2011年9月和2012年12月對我國釉面和未上釉瓷磚和日用陶瓷實施反傾銷;歐盟在2011年9月、2012年2月和2013年5月分別對我國釉面和未上釉瓷磚、陶瓷餐廚具實施反傾銷;阿根廷在2012年8月和2013年2月分別對我國釉面和未上釉瓷磚,拋光和非拋光瓷器實施反傾銷;印尼在2012年2月對我國陶瓷餐具實施反傾銷;墨西哥在2012年8月對我國陶瓷餐具實施反傾銷;埃及在2013年3月對我國陶瓷餐具實施反傾銷。由此可見,近年來,我國陶瓷業每年都要面臨來自不同國家的反傾銷,且發生頻率高。
2013年5月15日,歐盟對中國陶瓷餐具出口做出反傾銷仲裁,對中國陶瓷13%~36%的反傾銷稅的征收,這是第二次發生歐盟對我國陶瓷磚產品的強烈反傾銷行為,陶瓷業遭遇了又一次較為嚴重的反傾銷制裁。自起,澳大利亞和中國開始交易以來對中國陶瓷餐具的第一次反傾銷調查,中國的陶瓷產品出口遭受了巨大創傷,我國出口的陶瓷制品已先后遭遇來自印度、韓國、巴西、歐盟、阿根廷和墨西哥等20多個國家(地區)的貿易救濟調查。
泰國在2011年上半年對我國陶瓷瓷磚實施反傾銷;韓國在2011年的下半年對我國釉面和未上釉瓷磚實施反傾銷;巴西分別在在2011年9月和2012年12月對我國釉面和未上釉瓷磚和日用陶瓷實施反傾銷;歐盟在2011年9月、2012年2月和2013年5月分別對我國釉面和未上釉瓷磚、陶瓷餐廚具實施反傾銷;阿根廷在2012年8月和2013年2月分別對我國釉面和未上釉瓷磚、拋光和非拋光瓷器實施反傾銷;印尼在2012年2月對我國陶瓷餐具實施反傾銷;墨西哥在2012年8月對我國陶瓷餐具實施反傾銷;埃及在2013年3月對我國陶瓷餐具實施反傾銷。對我國實施反傾銷的國家眾多,涉及歐洲,亞洲等地的各國。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中國的陶瓷產業的快速發展,產量也逐年增加,出口量增加。據有關部門統計資料顯示,2010年,我國陶瓷的產量已達1.76億件,占世界產量的39%,出口量5420萬件,占產量的31%;再來看日用陶瓷,日用陶瓷產量已達到271.5億件,約占世界日用陶瓷總產量的76%。陶瓷磚年產量達78.7億平米,占世界日用陶瓷產量的72%。但是我們再看看售價,根據前兩年的數據,衛生陶瓷出口平均單價大約為14美元,而進口平均價格卻達到了大約94美元,出口價格僅為進口價的1/6。除了這幾個品種,陶瓷的其他品種以及我國的其他行業也有這樣的情況。
“今天的市場根本無法消化的陶瓷工業生產,特別是傳統的陶瓷產業,其產能過剩的狀態已經是顯而易見的”。中國輕工業陶瓷研究所研發中心主任李亞萍曾發表過這樣的言論。全國陶瓷生產能力的增加大于市場所能容納的范圍,不僅浪費資源,污染環境,同時使產品依靠競爭,假冒偽劣的同質化,以及無序競爭等現象。
為了獲得更多的補貼,出口企業都會盡可能地增加出口數量,但出口價格也比較低,同時產品的檔次也比較低。以致部分企業的出口價格甚至低于了國際市場的正常價格,這種企業最容易引發他國反傾銷調查。這是導致我國陶瓷廠商出口的最強動力,大部分都想通過自己產品的出口,獲得出口退稅來降低成本。
企業的轉型需要技術創新,但是在技術創新上也面臨著巨大挑戰,在陶瓷建材行業中,大中型企業占全行業的16%,然而,對于新產品來說,新產品的研究和開發費用,數額很小。相比于其他國家,研究新產品與開發新產品的費用占我國陶瓷業銷售收入的比重是位于末尾的位置,研究產品與培養人才、專利申請在各國中總數處于倒數第二的位置。由于大多數陶瓷業企業投入不足,以至于企業在改造產品以及技術創新上都存在很大的困難。我國企業的技術競爭力比較弱,缺乏研發資金和能力,缺少創新的思維,過于重視盈利能力,產品的同質化比較嚴重,很多企業都試圖抄襲模仿,產品類似的現象非常嚴重。
3.1.1 積極應訴
當中國企業面臨國外反傾銷時,積極應訴是保護自己的最有效方法,積極應訴對降低最終稅率大有益處。雖然很多國家到現在為止都沒有完全肯定中國完全市場經濟的地位,但是企業可以努力爭取企業市場經濟地位與待遇,所以企業在應對反傾銷調查應訴中,企業要在收集資料上多花功夫,只要能夠證明符合市場經濟國家這個條件,中國企業將獲得更大的優勢,努力爭取市場經濟地位的優待。企業一旦獲得市場經濟地位的相應待遇,反傾銷國家就以企業提供的數據來確定正常價值,這對最終判定反傾銷有重大影響。
3.1.2 加快企業轉型升級
自從金融危機以來,隨著能源成本增加,一些陶瓷企業不堪重負,許多企業面臨倒閉。中國陶瓷工業原材料、燃料和勞動力成本面臨繼續上升,頻繁的反傾銷和國家在環保方面的更高要求,鼓勵企業通過產品差異化戰略,嚴格根據國家政策對陶瓷企業進行大力鼓勵與指導,通過發展新材料和高新技術產品,有助于形成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陶瓷產業,并將推動傳統陶瓷產業升級。
3.2.1 整頓行業秩序
政府對于企業轉型的指導控制作用,對公司的產業整合都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政府是一個指南,它的說辭、政策關系到企業的發展方向。政府的政策應鼓勵陶瓷業的創新發展,淘汰污染重的企業,淘汰浪費資源的業務。
同時,政府還要鼓勵企業用正確積極的態度應對反傾銷。最近,在外貿部的號召下,“誰應訴,誰受益” 受到多個行業的推動,包括進出口商會和強大動力協會。政策已經體現在一些情況下,在國外對我國產品判定為“單一稅率”時,或者當我國打贏官司的情況下,積極參加應訴的企業,將更多的出口配額或能一如既往地繼續大量出口。對于沒有應訴的企業,也要給予一定的懲罰,這些企業將不被允許出口或出口數量有限。
3.2.2 建立預警機制
應對反傾銷調查的時候,中國陶瓷企業如此冷漠,與無力的本國反傾銷預警機制,及不完善的預警機制有很大的聯系。由于沒有事先建立完善的預警機制,當反傾銷調查發生時,陶瓷企業往往難以在短時間內迅速做出反應,客觀上延誤了進入市場的時機。什么是市場預警機制?就是指一套檢測本國進出口產品的各種評定指標,如進出口商品,價格,質量標準,市場占有率,提醒國內企業調整產品的數量,價格,并避免損壞或國外市場的外國產品。建議政府協調商務、海關、質檢和行業協會等部門的資源,建立完善的陶瓷企業市場預警機制,來應對國外的反傾銷調查。
我國面臨著來自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的反傾銷,我國的陶瓷行業顯現得尤為明顯。我國陶瓷業面臨的反傾銷,具有發生頻率高,稅率高等特點,對我國的陶瓷業出口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本文通過闡述我國陶瓷業所面臨的反傾銷現狀以及特點,對我國陶瓷業面臨來自各國的反傾銷的原因進行了探索與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相信隨著我國陶瓷業的不斷發張,在企業進行技術創新,自我轉型,正確應對外國的傾銷訴訟的推動下。在政府制定相關扶持政策和建立預警機制的幫助下,我國陶瓷業一定會在國際市場上占有更大的競爭優勢。
[1] 段國蕊.國外反傾銷研究最新發展及特點分析[J].國際貿易問題,2009(2).
[2] 陳茵.中國入世后何以應對反傾銷[J],嶺南學刊,2002(3).
[3] 雅各布·瓦伊納.傾銷:國際貿易中的一個問題[M].商務印書館,2003.
[4] 鄭四華,徐玲娟.建立反傾銷數據動態分析預警系統[J].商業時代(理論版),2006(21).
[5] 商務部.今后一個時期中國仍處于貿易摩擦多發期[N].人民日報,2004-11-10.
[6] 尚明.反傾銷WTO規則及中外法律與實踐[M].法律出版社,2003.
[7] 高浩榮.韓國如何應對反傾銷[J].經濟參考報,2001(3).
[8] 柯戈鋒.不公平貿易淺析——基于發展中國家對華反傾銷問題[J].時代經貿,2008(6).
[9] 宋明順.WTO貿易技術壁壘協議規則實踐及對策[M].北京:中國計量出版社,2002.
[10] 薛榮久.國際貿易新編本[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3.
[11] 肖云等.重視出口貿易的綠色壁壘[J].黨政論壇,2004(5).
[12] 侯海建等.2006年我國陶瓷出口再創新高[J].陶城報,2006(2).
[13] 孫敬水.實施標準化戰略我國應對技術壁壘的有效途徑[J].國際貿易問題,2004(12).
[14] Van L T T,Tong S Y.China and Anti Dumping:Regulations, Practices and Responses[R].EAI working paper,2009.
[15] Neeley,Jeffrey.A dumping breakthrough?[J].China BusinessReview 19/1 (January-February).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