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國瑞稅務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徐旭琴
稅收籌劃是企業的合法經濟行為,企業在研究稅法政策后,在現行的稅收環境中及合法的前提下,對自身的經營、投資、融資等行為進行規劃和安排,達到降低稅負的目的。它是市場經濟的必然產物,是國家允許和鼓勵的行為,隨著我國稅制改革的深入和經濟的發展,企業越來越需要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而開展稅收籌劃也是非常必要的管理措施,企業要深刻理解稅法,降低納稅風險,學習相關的政策,結合自身業務,做好稅收籌劃。
企業經營的目標在于利潤最大化,作為獨立的核算主體,企業需要自負盈虧,需要提升自身的經濟效益,減少成本費用。隨著市場經濟的競爭不斷增大,現代企業的經營壓力不斷提升,企業需要不斷降低產品的成本以提升其市場競爭的優勢,而稅收優惠可以通過合理利用現有的稅收政策,降低企業的整體稅負,通過這些降低的稅負轉移到產品的成本費用中,從而降低產品整體的運營成本,提升企業的利潤。同時,企業的稅收籌劃也可以籌劃稅收繳納的時間,通過延遲繳納稅收的行為,獲得資金的時間價值,提升企業的現金流和效益。
企業要進行納稅籌劃必須提升企業的財務人員水平,通過聘用一些經驗豐富的財務人員或者加強內部的培訓,這樣才能夠做好稅收籌劃,同時內部的各個運營和管理也需要與財務部門進行配合。而通過這種方式,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也將提升,為了做好稅收籌劃,企業的財務人員需要了解相關的稅收政策,反思自己的稅收工作,這樣可以提升稅收意識,而且納稅籌劃本身也是合法的,需要自身的財務信息真實,賬目核算規范,因此這樣子都可以提升企業的管理能力和納稅意識。
企業要進行納稅籌劃必須熟悉了解并充分利用好國家的稅收政策,利用各地的稅收優惠,而國家在制定稅收政策的時候是結合經濟發展的需要,有意識的通過稅收優惠等方式,引導企業加大技術研發、投資新興產業等,為了更好的運用稅收政策,提升企業的納稅籌劃深度,企業必然需要對其生產經營進行調整。這樣的調整符合企業的利益,也有利于國家政策和意圖的實現,達到國家宏觀調控的目的。同時,企業在稅收籌劃后提升自身的利潤水平,通過產業的調整實現業務的整合和利潤的提升,這樣最終也是有利于國家的稅收和經濟結構的調整,因此稅收籌劃可以實現企業利益和國家利益的統一。
很多企業高層管理者對稅收籌劃的認識不到位,認為稅收籌劃就是避稅,利用國家稅法的漏洞或者擦邊球為企業謀取利益,對稅收籌劃重視程度不夠,很多企業認為稅收成本不足以成為影響企業決策的因素,沒有在企業決策的環節就開始考慮稅收的成本。因此企業的稅收籌劃就是根據既成業務進行籌劃,籌劃的空間不足,企業的稅收籌劃變成主要是利用稅收的優惠和折扣進行籌劃,很多企業的管理層也不認為稅收籌劃是企業的正當權利,影響了稅收籌劃的發揮。
隨著營改增的不斷深入,企業的稅收籌劃越來越需要原始憑證和票據的支持,對于增值稅這種流轉稅,企業稅負的高低受流轉環節中的發票齊全及規范所影響,很多企業基礎性工作不到位,發票管理意識不強,其他部門的合作意識也不夠,在客戶選擇、合同簽署、票據獲取和業務開拓上沒有為稅收籌劃留足空間。一些企業的稅收籌劃手段和方式較為落后,沒有在內部建立起運行有效的財務管理機制和平臺,財務管理工作者無法獲取必要的數據,影響了稅收籌劃的效率。
稅收籌劃也是有成本的,要做好成本效益分析,不能什么稅種都籌劃,而且在籌劃的時候要有整體性。企業進行稅收籌劃面臨著不僅僅是因稅收籌劃而發生的培訓、咨詢等經濟和時間的費用,還包括放棄其他方案的潛在成本等,一些企業沒有進行綜合的考慮,造成了企業的稅收成本效益不明顯。有些企業的稅收籌劃沒有重點突出,在做好一些稅種的籌劃同時也提升了其他稅種的稅負,造成企業整體稅負的提升,這種都是不可取的。
很多企業在稅收籌劃的時候會選擇與外部的機構進行合作,但是目前我國的稅收代理機構主要是集中于如何進行報稅,如何遵守稅收條款等,主要是咨詢為主,在稅收籌劃上的機構較少。很多稅務代理機構的人員素質不高,專業能力不強,也沒有跟進學習國家最新的稅法規定和各地的稅收優惠等,影響了稅收籌劃中企業機構的市場意愿。總體而言,我國的稅務代理機構的服務水平不夠,業務層次較低,同時人員水平也需要提升。
對于企業而言,稅收籌劃是其正當的權利,企業應當利用好稅收籌劃降低企業的整體成本,提升企業的內部管理水平,加強對稅務工作的規劃,對企業的稅收籌劃進行正確的定位,確保企業的稅收籌劃可以得到真正的重視。企業要對稅收籌劃的意義有深刻的理解。重視稅收籌劃在整體經營決策中的作用和意義。在企業經營決策中,一方面要保證正常的經營得到順利的實施,另外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國家的稅收政策,對業務經營中的相關環節進行適當的調整,減少企業的整體稅負,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和財務人員要正確認識稅收籌劃,將稅收成本納入企業管理的戰略決策。對于政府而言,各地稅務局要深刻認識到企業稅收籌劃的合理性及其對國家長遠發展的好處,積極適應市場經濟的變化,不能一味的為了提升自身的短期稅源,濫用權力,修正規定以減少企業稅收籌劃的空間。在日常企業的溝通和交流中也要引導企業進行稅收籌劃,利用國家的政策進行業務的調整和產業結構的升級,促進經濟的長期可持續發展,促進地方經濟的升級。
企業要進行納稅籌劃就需要對國家的稅法和各地的稅收規定進行認真的學習,認識到稅收籌劃和避稅的差異,積極思考和溝通國家及地方稅法、稅收規定的立法本意,自覺維護稅法的嚴肅性,結合立法本意和自身的業務特點進行稅收的籌劃,減少違規的可能性。目前我國的稅制改革不斷深入,未來稅法的變化也更加頻繁,企業需要通過多渠道獲取相關的稅法規定,收集與企業經營相關及與未來可能涉入領域的相關稅法,并加強與稅務機關的溝通交流,及時了解稅法和稅收規定的變化,探討企業可能的稅收籌劃空間和方法,靈活運用稅法及其規定,做好稅收籌劃。企業在掌握稅法及其規定的內容時,要結合自身的業務考慮影響稅基的因素,利用不同納稅主體及不同地區的稅收優惠進行籌劃,及時調整業務經營模式和產品結構,提升稅收籌劃的空間。
企業要轉變稅收籌劃的模式,由被動式籌劃變成主動式籌劃,積極思考稅收籌劃的方法。要加強主動式的稅收籌劃,企業需要有相關的人才,并加強行業內的交流,與中介機構進行合作,建立起信息化平臺,規范財務信息,提升票據管理的齊備性和規范性。為了做好這方面工作,企業首先要設置相應的稅務會計崗位,該崗位主要是確認計量相關的收入、成本,核算稅收金額,編制納稅申報表,同時做好稅收的籌劃,對未來的稅金進行預測,降低企業的實際稅負。很多企業沒有專職的稅收會計,在考慮成本和效益的前提下,企業可以考慮設置相關的專職人員,聘請熟悉外部法律環境、稅法和稅收規定、具有扎實的會計功底的人員。其次企業要加強與外界的溝通交流,企業可以加強與中介機構的聯系,聘請專業的納稅籌劃師,通過其專業的籌劃,運用好稅收優惠等,同時企業要加強與行業的交流,充分運用行業的優秀案例進行學習,熟悉稅收籌劃的籌劃點和重點,加強與稅務機關的溝通,避免在理解稅法和稅收規定中出現誤區。國家也要積極推動專業的稅收籌劃中介機構和專業人才的成長。同時企業要建立起完善的財務信息平臺和運營平臺,讓稅收籌劃人員可以及時獲取必要的財務數據和經營數據,及時制定稅收籌劃策略。
企業的稅收籌劃也不能一味為了稅收籌劃而損害企業的整體利益,企業需要綜合考慮稅收籌劃相關的顯性成本、隱性成本,結合企業的戰略部署,做好稅收籌劃,不能為了稅收籌劃而讓企業失去發展的機會。企業在稅收籌劃的時候也需要重點突出,主要圍繞著如何降低稅基和稅率兩個指標,而不能沉迷于一些太過細致的內容,從而分散企業的精力。企業在稅收籌劃享受收益的同時要控制稅收的風險,通過完善自身的內部控制系統,做好正確申報和及時納稅,及時收集稅法的變化,避免因為稅收籌劃而帶來風險,及時發現存在的可能風險,提升稅收籌劃的安全性。同時部門之間的良好協作也是企業稅收籌劃成功的基礎。企業要宣傳稅收籌劃的意義,提升其他部門對財務部門的支持,稅收籌劃本身也是對成本費用的籌劃,各個部門都是成本費用的承擔者,需要對財務部門的工作進行支持。部門也要做好票據的保管和收集,及時上交財務部門,特別是增值稅的票據,企業的業務部門、合同審定部門等都需要對此有前期的把控,避免增值稅專用發票無法獲得,企業也無法進行進項稅的抵扣,導致企業的稅負增加,任何部門都要意識到自身也是稅收籌劃環節的參與者,要積極配合財務部門的工作,按照規章制度做好自身的工作,加強部門的協作,提升稅收籌劃的效率。
企業納稅籌劃是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和納稅意識的重要措施,也是實現國家宏觀調控的一個引導方式,實施良好的稅收籌劃有利于實現企業利益和國家利益的統一,目前我國企業的納稅籌劃還存在一些問題,針對以上問題,筆者提出了一些措施,希望能夠對企業有所幫助。
[1] 蔡安英.論中小企業稅務籌劃[J].市場研究,2015(04).
[2] 程相芝.小微企業稅收籌劃問題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5(07).
[3] 譚宗林.淺談我國稅收籌劃法律環境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完善[J].法制與經濟(下旬),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