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婧 劉 洋 李 力 王立靜 金 鵬.河北省石家莊市第五醫院藥劑科,河北石家莊 0500;.河北省石家莊市第四醫院藥劑科,河北石家莊 0500;.河北省石家莊市第五醫院重癥監護室,河北石家莊 0500
臨床藥師參與重癥醫學科重癥手足口合并病毒性腦炎的藥學監護1例
杜 婧1劉 洋2李 力3王立靜3金 鵬1
1.河北省石家莊市第五醫院藥劑科,河北石家莊 050011;2.河北省石家莊市第四醫院藥劑科,河北石家莊 050021;3.河北省石家莊市第五醫院重癥監護室,河北石家莊 050011
復雜重癥傳染病患者是醫院會診和藥學監護的重點對象。本研究通過1例手足口合并病毒性腦炎病例藥學監護過程,探討臨床藥師參與臨床治療的效果和經驗。治療用藥過程中給出的用藥建議,部分被臨床采納并取得良好效果。相關經驗可作為醫院臨床藥學診療參考。
臨床藥師;手足口病;病毒性腦炎;藥學監護
作為傳染病專科為主的綜合性醫院,復雜重癥傳染病患者是醫院會診和臨床監護的重點對象。患者往往合并多種疾病,病情長且復雜,用藥種類較多。相關用藥選擇和監護是臨床工作的重點和難點。醫師在復雜重癥患者會診時需要臨床藥師參與進來,給出合理藥物治療方案如抗生素選擇、藥物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應等。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急性傳染病,以Cox-A16型和EV71型感染最常見,以3歲以下的嬰幼兒為主,主要癥狀表現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皰疹。少數病例可出現腦膜炎、腦炎、腦脊髓炎、肺水腫、循環障礙等[1]。本研究臨床藥師通過對1例重癥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腦炎患兒的藥學監護,對用藥方案進行評估和建議,并總結此類監護要點。
1.1 基本情況
患者女,1歲1個月(9 kg)。3 d前發熱,體溫最高時達39.3℃,就診于當地門診,給予肌注退熱(具體藥物不詳),體溫可降至37℃,但反復升高。2 d前出現易驚及肢體抖動,非噴射狀惡心嘔吐,5~6次/d,量不多,無腹瀉,無咳嗽咳痰,進食差,就診于當地門診,給予輸液治療1 d(具體藥物不詳),未見減輕。半天前發現患兒手、足部皮膚均出現紅色皮疹,無瘙癢及疼痛不適,為進一步診治轉來河北省石家莊市第五醫院(以下簡稱“我院”),門診以“手足口病”收住院。
1.2 既往史及流行病學史
患兒既往體健,無高熱驚厥史,無麻疹、水痘等傳染病接觸史,無外傷、手術及輸血史,無藥物及其他過敏史。久居地有手足口病流行,否認手足口病接觸史。患兒為足月順產第1胎,出生后無窒息,母乳喂養,按時添加輔食,未斷乳,生長發育同正常兒,計劃免疫接種隨當地。
1.3 體格檢查
神志清,精神差,體溫38℃,血壓85/55mmHg(1mmHg= 0.133 kPa),手掌、足部及臀部皮膚可見散在陳舊性褐色丘疹及皰疹,直徑1~3 mm,周圍有紅暈,口腔黏膜可見散在的皰疹,咽部充血,扁桃體不大。頸軟,無抵抗,心率132次/min,心臟未聞及雜音,雙肺呼吸音粗,未聞及干濕性啰音。腹軟,無腹肌緊張,無壓痛及反跳痛,肝脾未觸及,查神經系統病理反射未引出。
1.4 輔助檢查
血細胞分析:白細胞計數(WBC)為25.29×109/L,中性粒細胞百分比(NEUT%)為66.8%,紅細胞計數(RBC)為5×1012/L,血紅蛋白(HGB)為101 g/L,血細胞比容(HCT)為35.1%,血小板計數(PLT)為753×109/L;心肌酶: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為141 U/L,乳酸脫氫酶(LDH)為502 U/L,肌酸激酶(CK)為259 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為53 U/L,羥丁酸脫氫酶(HBDH)為398 U/L;鈣(Ca2+)為2.39 mmol/L,鉀(K+)為4.7 mmol/L,鈉(Na+)為 131 mmol/L,氯(Cl-)為98 mmol/L;血氣分析:酸堿度(pH)為7.24,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為28 mm Hg,動脈血氧分壓(PaO2)為91 mm Hg,剩余堿(BE)為-15.4 mmol/L,碳酸氫根(AB)為12 mmol/L,總二氧化碳(T-CO2)為12.9 mmol/L,血氧飽和度(SaO2)為95%;降鈣素原(PCT)為7.6 ng/dL。超敏C反應性蛋白(CRP)為0.35 mg/dL。
患兒于2014年6月30日入院。入院1 h后出現嗜睡,反應差,四肢末梢涼,易驚、肢體抖動明顯。當時查體體溫為38℃,心率為195次/min,呼吸頻率為26次/min,血壓為75/42 mm Hg,SPO2為75%。查床旁胸片提示:左肺透亮度減低,右下肺紋理增粗,提示雙肺肺水腫,患兒病情危重,隨即轉入ICU。
轉入后查體:患兒睡眠狀態,精神差,呼吸困難,反應差,面色蒼白,口唇及甲床發紺,全身皮膚發花,四肢末梢涼,易驚、肢體抖動,喉中可聞及痰鳴音。查體:體溫為38.6℃,心率為210次/min,呼吸頻率為25次/min,血壓測不到,SPO2為80%,毛細血管再充盈時間>3 s。雙手、足、臀部可見少許褐色皮疹。雙眼上吊,雙側瞳孔正大等圓,對光反射遲鈍,口腔黏膜光滑,可見散在的皰疹,口唇發紺,頸軟,無抵抗。雙肺呼吸音粗,雙肺可聞及大量濕性啰音。律齊,各瓣膜聽診區未聞及雜音。腹高度膨隆,稍脹,叩鼓音,移動性濁音陰性,肝脾肋下未觸及,腸鳴音未聞及,無明顯肌緊張。雙側巴氏征、克氏征陰性。雙下肢無水腫。診斷為:①手足口病,重癥病例,危重型;②病毒性腦炎;③腦干腦炎,神經源性肺水腫。給予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正壓通氣治療(呼吸模式P-AC,參數為:呼吸頻率為30次/min,吸氣壓力為12 cmH2O,PEEP為8cmH2O,其中1 cm H2O=0.098 kPa,吸呼比1∶1.6,吸入氧濃度100%,逐漸降低吸氧濃度),插管后可見粉紅色泡沫痰,逐漸加大PEEP到12 cm H2O。給予頭孢孟多酯防治感染(0.45 g,qd)、甘露醇脫水降顱壓(4 mL/kg,q3 h)、人免疫球蛋白增強患兒抵抗力(1 g/kg,qd);給予磷酸肌酸(1.0 g,qd)、復合輔酶(0.5支,qd)保護重要臟器、奧拉西坦營養神經(1.0 g,qd)、血必凈清除炎癥介質(10 mL,qd)。甲潑尼龍抗炎減輕肺水腫(2 mg/kg,bid)。患兒心率快,血壓高,監護示心率為211次/min,血壓為85/55 mm Hg,四肢末梢冰涼,皮膚發花。給予米力農[0.75 μg/(kg·min)]泵點減慢心室率,并給予酚妥拉明[2 μg/(kg·min)]開始泵點控制血壓,改善微循環,并給予通便治療,減少腸道內病毒的吸收。ICU要求臨床藥師會診,提供藥學監護。
患兒經有效治療于2014年7月28日出院。出院查體:精神可,進食可,大小便正常,獨坐如常,可扶墻站立片刻,自行行走困難,無發熱、聲嘶、咳嗽,無易驚、肢體抖動。查體:體溫為36.5℃,心率為115次/min,呼吸頻率為27次/min,血壓為87/50 mm Hg,神清,精神可,呼吸平穩。雙手、足、臀部未見皮疹。口腔黏膜光滑,咽無充血,扁桃體不大。頸無抵抗,雙肺呼吸音清,未聞及干濕性啰音。心率為115次/min,律齊,未聞及雜音。腹軟,肝脾未及,腸鳴音正常存在。雙下肢肌力Ⅳ+級,神經系統查體未見異常。
3.1 降低顱內壓
患兒病情危重,出現昏迷狀睡眠狀態,意識障礙等神經系統癥狀。根據《手足口病診療指南(2010年版)》(以下簡稱指南),重癥手足口病合并腦炎患者首先要降低顱內高壓,即限制入量。給予甘露醇36 mL,108 mL/h泵點,q3 h,降顱壓。臨床藥師分析:甘露醇可提高血漿滲透壓,減輕組織水腫,降低顱內壓作用,但可能有電解質紊亂、心衰、中樞神經系統癥狀、血栓性靜脈炎、滲透性腎病等不良反應。需密切監測血壓、腎功能、電解質和尿情況,及時調整給藥間隔時間及劑量,當無易驚肢體抖動,無惡心、嘔吐時停用甘露醇。第3天甘露醇減量為30 mL/次,q4 h。第6天意識狀態較前好轉,但仍意識模糊,給予甘露醇減量為30 mL/次,q6 h。第7天患兒意識狀態進一步好轉,呼之有睜眼動作,眼球運動正常,能自主睜眼,四肢有不自主活動且末梢溫暖,有自主呼吸。甘露醇減量為30 mL/次,q8 h。第8天30 mL/次,q12 h。第9天停用。
3.2 糖皮質激素
糖皮質激素具有非特異性的免疫抑制作用,沖擊量短期用于治療手足口病,除抗炎作用外,還能降低微血管通透性,促進肺水腫吸收,防止腦水腫,陰斷肺水腫、腦水腫的惡性循環的作用。根據指南,重癥手足口病必須盡快使用糖皮質激素治療,參考劑量甲基潑尼松龍1~2 mg/(kg·d),個別病例進展快、病情兇險可考慮加大劑量,如在2~3 d內給予甲基潑尼松龍10~20 mg/(kg·d)(單次最大劑量不超過1 g)。同時,為了保護重要臟器功能,維持內環境穩定,改善預后,可使用胃黏膜保護劑或者抑酸劑保護胃黏膜。臨床擬使用甲潑尼龍2 mg/kg,qd,抗炎減輕肺水腫。患兒情況嚴重,臨床藥師建議增加劑量,即甲潑尼龍2 mg/kg,q12 h以達到沖擊治療效果,臨床采用。第4天患兒病情平穩,減量至2 mg/kg,qd,第5天停用。甲潑尼龍沖擊治療可增強抗炎作用,但也更易導致不良反應如鈉潴留、低鉀性堿中毒、高血壓、骨質疏松、消化道潰瘍、精神異常、心律不齊等。輸液過程中應控制速度,嚴密觀察。需監控生命體征,定期復查電解質。本例患兒未出現上述不良反應。考慮到患兒惡心、嘔吐且住院期間使用大劑量激素,為保護胃黏膜,同時靜注西咪替丁5 mg/kg,qd,保護胃黏膜。
3.3 靜脈注射人免疫球蛋白
人免疫球蛋白具有免疫替代和免疫調節的雙重治療作用。靜脈輸注后能迅速提高受者血液中的IgG水平,增強機體的抗感染能力和免疫調節功能。根據指南,重癥手足口病合并腦炎患兒酌情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本例患兒符合專家共識用藥指證,入院后第1天開始靜脈注射人免疫球蛋白10 g,qd,第4天停用。對重癥手足口病患兒盡早使用靜脈丙種球蛋白治療,能明顯縮短患兒的發熱、皮疹、神經系統癥狀消失的時間,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2]。報道合并使用丙種球蛋白的聯合用藥療效顯著[3-4]。患兒精神狀態好轉,雙上肢抖動消失,皮疹有所減少,無惡心、嘔吐等癥狀,無不良反應發生。
3.4 營養神經藥物
奧拉西坦可促進磷酰膽堿和磷酰乙醇胺合成,促進腦代謝,用于腦損傷治療。給予1.0 g,qd,神經節苷脂1 g,qd,促進腦細胞恢復。神經節苷脂是一種神經保護劑,對機體細胞膜具有保護作用,可有效維持細胞內外的離子平衡,能夠通過突觸傳遞等的參與對神經組織進行保護。外源性神經節苷脂在缺氧情況下,可進入中樞神經系統對細胞膜加以保護,對改善腦水腫具有很好的作用。采用神經節苷脂對重癥手足口病伴病毒性腦炎患兒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能有效改善臨床癥狀[5-6]。第20天,患兒于外院查頭顱核磁提示腦干腦炎,并于外院肌注鼠神經生長因子30 μg,qd,10 d療程。鼠神經生長因子具有促進神經損傷恢復的作用,對患兒一定的治療效果。家屬將藥品帶回我院,藥師提醒護士2~8℃避光保存。
3.5 抗感染藥物的應用
患兒體溫為38.6℃,WBC為25.29×109/L,考慮有感染。頭孢孟多酯對多數革蘭陽性球菌有較強的抗菌作用,適用于敏感細菌所致的肺部感染。頭孢孟多酯初始治療方案為0.45 g,qd。臨床藥師分析,頭孢孟多酯為時間依賴性抗生素,多次給藥有利于維持長時間有效濃度。改為0.15 g,tid。第3天患兒反復持續高熱,最高體溫為39℃,痰涂片:可見革蘭陽性球菌。頭孢孟多酯加量為0.3 g,tid。第11天患兒無明顯咳嗽、咳痰,無發熱,呼吸平穩,停用。
3.6 發熱中藥治療
根據指南對重癥病例可采用中西藥結合方法。患兒高熱不退,易驚等屬毒熱動風證,鼻飼安宮牛黃丸1/4丸,qd,醒腦治療。安宮牛黃丸清熱解毒,鎮驚開竅。用于中風昏迷及腦炎、腦膜炎、中毒性腦病、腦出血、敗血癥見上述證候者。臨床藥師在用藥期間密切觀察,治療過程中未出現肢寒畏冷,面色蒼白,冷汗不止等不良反應。提醒醫生處方中含朱砂、雄黃,不宜過量久服。第7天體溫降至正常停藥。給予醒腦靜注射液4 mL,qd,促醒開竅。提醒護士本制劑含芳香性藥物,遮光、密封保存,開啟后需立即使用。
3.7 抗病毒治療
抗病毒藥物在治療小兒手足口病的過程中,可有效減少局部口腔潰瘍,減輕病痛,縮短愈合時間[7]。利巴韋林體外試驗證實有抑制EV7l復制和部分滅活病毒作用,可考慮使用[8]。利巴韋林36 mL,108 mL/h泵點,q4 h,從入院用到出院。
3.8 其他治療
給予米力農0.75 μg/(kg·min)泵點減慢心室率,并給予酚妥拉明2 μg/(kg·min)泵點控制血壓,改善微循環。臨床血壓高者將血壓控制在該年齡段嚴重高血壓值(>30 d~2歲118/82 mm Hg)以下、正常血壓以上,可用酚妥拉明l~20 μg/(kg·min),一般從小劑量開始,調整至適量[8]。患兒血壓85/55 mm Hg正常,臨床使用主要考慮患者心率過快(心率為211次/min)。藥師建議密切關注血壓變化,及時調整用量。患兒血壓一直較穩定,心律在治療3 d逐漸下降至正常心率為120~130次/min,酚妥拉明維持低劑量不變,于第4天停用;米力農于第3天減量為0.5 μg/(kg·min),于第4天停用。患兒反復持續高熱,最高體溫為39℃,給予對乙酰氨基酚半粒入肛門及物理降溫,患兒體溫逐漸下降,患兒存在呼吸機抵抗,給予咪達唑侖泵點鎮靜治療。化驗提示存在貧血,鼻飼右旋糖酐鐵(25 mg,tid)予以糾正,并給予枯草桿菌二聯活菌補充腸道益生菌(1 g,bid)。護士咨詢枯草桿菌二聯活菌是否能與抗生素同時使用,臨床藥師分析,枯草桿菌二聯活菌為活菌制劑,服用后通過調整正常菌群而發揮藥理作用,如果聯合服用抗菌藥物,會降低療效,分開服用可有效避免[9]。患兒為注射用抗生素,影響不大。患兒經口進食少,給予小兒復方氨基酸提供靜脈營養支持治療100 mL,qd。良好的營養支持治療,有助于維護患兒體質,維持免疫系統正常功能,為患兒的治療創造條件[10]。并給予氨溴索7.5 mg,qd,化痰治療。提醒家屬加強翻身叩背,以利痰液引流,同時注意按摩四肢,進行功能鍛煉,防止患兒肢體廢用性萎縮。
結合患兒病情,出院帶藥為抗病毒口服溶液、冰硼散。為保證患兒出院后用藥的安全有效,囑咐家長藥物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項并填寫用藥說明。囑咐患兒應多補充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以增強免疫力。教育患兒注意個人衛生,飯前便后洗手,喝開水,吃熟食,不要吃生冷食物。在家多通風,勤曬衣被,同時注意個人衛生,以免發生交叉感染[11]。
早期診斷、早期干預重癥手足口病合并腦炎是提高救治水平的關鍵。若在手足口病發病3 d內進行及時有效的綜合治療,患兒的臨床治愈時間可明顯縮短,預后較好[12]。神經源性肺水腫是手足口病最嚴重的并發癥,也是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但明顯癥狀出現后往往已錯過最佳治療時間[13]。指南的診療標準將重癥手足口病分為重型和危重型,治療多以綜合治療為主。針對重癥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腦炎應早期靜脈應用丙種球蛋白聯合抗病毒、糖皮質激素沖擊治療、甘露醇脫水等治療,能迅速改善癥狀,縮短病程,改善預后,療效確切。本例患者雖然已明顯出現癥狀,但按照指南和專家共識提供的診治方法,臨床醫師采取多種藥物綜合治療,臨床藥師積極參與藥學監護,最終達到較理想的治療結果。臨床藥師在指南用藥的個體化和具體實施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為臨床提供了有力支持。
[1]衛生部辦公廳.手足口病診療指南[S].2010,衛發明電〔2010〕38號.
[2]李步云.人血丙種球蛋白治療手足口病合并腦炎的療效[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2,15(4):253-254.
[3]黃雪琴,劉欣,耿劍忠,等.丙種球蛋白聯合甲基強的松龍治療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腦炎臨床療效觀察[J].哈爾濱醫藥,2013,33(6):458-459
[4]曹淑萍.不同方案治療兒童手足口病毒性腦炎的療效評價[J].江西醫藥,2014,49(1):69-71.
[5]黃輝明.神經節苷脂對重癥手足口病伴病毒性腦炎患兒的藥物作用分析[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3,8(3):48-49.
[6]趙青,孫晉芳.神經節苷脂在兒童手足口病腦炎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2,12(12):1626-1627.
[7]王小燕.抗病毒藥物治療小兒手足口病的安全性[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4,9(4):63-64.
[8]衛生部.腸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癥病例臨床救治專家共識[S].2011.
[9]莊將協,陳慶鋒,魏娜,等.2011~2012年我院不合理用藥分析與實踐管理效果[J].海峽藥學,2014,26(3):132-134.
[10]劉百舸.手足口病腦炎營養支持治療的臨床體會[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4,17(15):80.
[11]翟曄.手足口病并發病毒性腦炎的治療及護理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3,16(17):99-100.
[12]戴標,夏凌云,高勤.42例重癥手足口病并發病毒性腦炎的臨床分析[J].貴陽醫學院學報,2013,28(6):670-671.
[13]李新成.手足口病并發病毒性腦炎臨床治療體會[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3,24(5):1121-1122.
Clinical pharmacist participate in pharmaceutical care on a patient with severe HFMD and viral encephalitis in ICU
DU Jing1LIU Yang2LI Li3WANG Lijing3JIN Peng1
1.Department of Pharmacy,the Fifth Hospital of Shijiazhuang City,Hebei Province,Shijiazhuang 050011,China; 2.Department of Pharmacy,the Fourth Hospital of Shijiazhuang City,Hebei Province,Shijiazhuang 050021,China; 3.Department of Intensive Care Unit,the Fifth Hospital of Shijiazhuang City,Hebei Province,Shijiazhuang 050011,China
The complicated patients of seriously infectious diseases are the emphasis of hospital consultation and pharmaceutical care.Pharmaceutical care is implemented to a hand-foot-mouth disease with viral encephalitis in this paper to discuss the effect and experience of clinical pharmacist participating in clinical treatment.Rational advice of drug use are partly adopted 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Relevant experience can be taken as reference for clinical pharmacy treatment in hospital.
Clinical pharmacist;Hand-foot-mouth disease;Viral encephalitis;Pharmaceutical care
R725.1
A
1673-7210(2015)01(b)-0141-04
2014-10-10本文編輯:衛 軻)
河北省衛生廳科研基金項目(編號ZD20140224)。
杜婧(1982-),女,碩士,河北省石家莊市第五醫院臨床藥學室負責人;研究方向:臨床藥學。
劉洋(1982-),男,碩士;研究方向:臨床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