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張朋輝 ●本報記者 蘇靜 ●馮國川 季諧

用私人電子郵箱處理公務會有什么后果?美國前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的遭遇給公務員們上了生動的一課。3月10日,她召開記者會就她擔任國務卿期間完全使用私人郵箱一事首次公開回應,她承認這不是一個“聰明的選擇”,只是單純“出于方便”,并堅稱她使用的私人服務器沒有安全漏洞。然而,這場記者會產生了意想不到的后果:如果說在記者會前,更多的人相信“郵件門”只是共和黨人潑向極有可能代表民主黨出征2016年總統選舉的希拉里的一盆臟水,記者會后,美國大部分媒體卻將矛頭指向了希拉里的“傲慢”,記者們潮水般的吐槽表明,“郵件門”已經成為橫在希拉里通向2016年總統之路上一塊很大的絆腳石。
打發記者僅用了21分鐘
當天,希拉里先是在紐約聯合國總部發表了有關2015年婦女地位的最新報告。之后就“臨時決定”在聯合國召開記者會回應“郵件門”風波。媒體評論稱,這是想控制參加新聞發布會的記者數量,因為采訪聯合國的新聞發布會至少要提前24小時報名,很多記者沒有趕上發布會,只能通過社交媒體挖掘信息。
希拉里在記者會上表示,她已經向國務院上交了30490封與工作有關的電郵,并刪除了3.2萬多封其他郵件。她說,擔任國務卿期間沒用國務院的官方郵箱,而使用自己的私人郵箱是“為了方便”,這符合“當時”國務院的規定。她的郵件大部分都是發給國務院的同事的,在郵件發出和接收的那一刻起,這些郵件就被國務院的服務器保存。而且,郵件當中沒有保密的材料。
不過,希拉里也承認,“現在來看,如果我當時使用第二個電子郵箱,攜帶第二臺移動設備可能會更好。”希拉里說,她刪除了與個人私事有關的電子郵件,比如她女兒的婚禮計劃、母親葬禮安排、瑜伽課程等,她說沒有人希望公布自己的私人郵件,相信“大多數公眾都能理解并尊重個人隱私”。
希拉里承認刪除部分郵件、且看似不準備交出私人郵件服務器的舉動,立即受到共和黨的又一輪猛烈抨擊。據福克斯新聞網報道,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普利巴斯稱希拉里的新聞發布會“徹頭徹尾的虛偽”,“如果她對美國人民還有一絲尊重,就應該為自己因‘方便卻給國家安全帶來風險而致歉,她也應該交出私人郵件服務器給第三方仲裁者,但她并沒有這么做。”眾院議長博納稱,希拉里的發言讓人有更多疑問,而非解答。他還說,希拉里交出她的電郵“并非出于善意”,“她是在睿智、果斷和有效率的眾院班加西特別委員會監督下被迫這么做的”。
美國媒體也認為希拉里的解釋“缺乏誠意”。美國《每日野獸報》網站稱,當天仍有“超過100個記者”在現場等著向希拉里提問,而她“僅用了21分鐘來打發他們”。報道還說,在聯合國開記者會,讓記者們必須拿到聯合國的準入證才能來,“只有希拉里才會這么做”。
“希拉里的媒體噩夢又回來了”
10日的記者會被證明是一次失敗的危機公關。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隨后發出了以“目中無人的希拉里試圖抹去郵件門爭議”為標題的文章。文章說,10日的記者會讓人們看到,即將在2016年競選總統的希拉里與上世紀90年代那個第一夫人或者8年前競爭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她“沒有任何兩樣”,“她今天的表現也很像20多年前她在公眾場合的表現”。她不僅對自己的立場“自信”,而且認為全體美國公眾,“如果不是媒體人士的話”,都應該贊同她。“她表達了一點后悔,但和2008年一樣,她不愿意向那些針對她的批評者屈服”。
《華盛頓郵報》評論稱,與過去一樣,希拉里一直等到所有記者的麥克風都擺到跟前,所有記者都準備了一大堆問題、事情已經到了不得不面對的時候,她才開記者會,僅僅用了21分鐘來回應記者提問。而且她只是說“如果那樣會更好”,卻沒有表示歉意。
文章稱,希拉里對“郵件門”的應對策略是:“相信我”,但是選民們會如何回應呢?盡管希拉里拒絕談論是否競選總統。但明眼人都看到,她已經開始迅速置備選戰所需資源,參選總統“已不是秘密”。在這種情況下,“郵件門”將成為她選戰路上第一個真正的考驗。
《每日野獸報》的報道標題是“希拉里的媒體噩夢又回來了”。報道稱,當希拉里在聯合國被拍到怒氣沖沖的表情時,她與媒體又宣告開戰了。面對100多個記者,希拉里看上去作好了戰斗的準備,她的灰色外套在那一刻看上去“像一件真正的盔甲”。文章引用弗吉尼亞大學政治學者薩巴托的話說,希拉里易怒的性格致使她始終處理不好與新聞界的關系。《瓊斯母親》雜志主編科恩也撰文稱,“希拉里的媒體迫害妄想癥又回來了”。科恩稱希拉里對“郵件門”的反應“對于任何想在2016年總統選戰中看到希拉里的人來說都是一個壞消息”。
英國《經濟學家》報道稱,認為希拉里家中服務器藏滿“齷齪內容”的想法是荒唐的,但拒絕遵守其他聯邦雇員都恪守的規定,她給人一種傲慢的印象,無論是否公布這些郵件,“她都輸了”。
“郵件門”能鬧多大
“郵件門”的曝光實屬偶然,當時眾議院一個委員會在調查美國駐班加西領事館遭襲案時,需要希拉里及其助手之間的郵件。最終希拉里提交的900封郵件都是在其私人郵箱中找到的。
2012年的班加西領館遭襲案,致使包括駐利比亞大使在內的4名美國外交官遇難。希拉里2013年1月出席相關聽證會時承認,自己對未能保障領館安全承擔責任。班加西事件一直被認為是希拉里擔任國務卿時的一個污點,這給了共和黨人炒作“郵件門”的機會。
10日,調查班加西襲擊事件的共和黨議員特里·高迪向媒體表示,希拉里的解釋“越描越黑,暴露了更多問題,調查小組將至少傳喚她兩次”。
事實上,政府雇員使用私人電子郵箱處理公務并不是什么新鮮事,不過自2009 年10 月,希拉里就任國務卿10 個月后開始,美國國家檔案館規定政府雇員可以使用私人電子信箱,但與公務有關的郵件必須妥善保存。
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教授李海東11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在“郵件門”中,希拉里的確有讓人攻擊的漏洞,比如沒有向官方服務器傳輸備份,處理欠妥;而她用私人郵箱辦公,遭受黑客攻擊的可能性更大,黑客攻擊可能會造成郵件泄露,關乎國家機密。
美國國務院10日表示,將會公布希拉里提供的擔任國務卿期間的全部電郵。國務院發言人普薩基說:“5.5萬頁內容在審閱結束后一次性公布,審閱過程將耗時數月”,已提交至眾院的約300封郵件會先和公眾“見面”。
民主黨或放棄希拉里?
10日,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執行主席在介紹希拉里出場演說時,以“未來的總統”稱呼她,但實際上,自《紐約時報》披露“郵件門”丑聞以來,希拉里已遭受沉重打擊。據《華盛頓郵報》報道,民主黨內已傳出另覓候選人的聲音。一些本來對希拉里候選人資格有所警惕的黨內批評人士更加堅定地認為,他們需要一個“更可靠的人選”。這一丑聞據稱還造成克林頓夫婦與奧巴馬政府的關系緊張。
“藏在克林頓家那迷宮般的柜子里的齷齪,已經悉數被翻出”,“她寫好政治遺囑了嗎?”《紐約時報》稱,不斷有人詬病希拉里及其丈夫克林頓辦事缺乏透明度,風格比較隱秘。本次私人電郵賬戶的曝光呼應了這一說法。這一點也被競爭對手利用。爭奪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杰布·布什高調公開了自己擔任佛羅里達州州長8年以來的電郵記錄。
《紐約時報》還指出,希拉里近來“禍不單行”。最近媒體發現,她的家族基金接受多個中東國家的政治獻金,讓她維護女權的形象大打折扣。據悉,“比爾、希拉里和切爾西·克林頓基金會”從沙特阿拉伯、阿聯酋、科威特、阿曼、卡塔爾、阿爾及利亞和文萊那里接受了數千萬美元的捐款,以上國家均因性別歧視等人權問題遭到過美國國務院的點名批評。共和黨人迅速把這種“言行不一”的矛盾當成靶子。上個月,惠普前首席執行官菲奧里納在保守派政治行動會議上說:“希拉里宣傳女權,卻又從剝奪女權的政府那里拿錢。”如今,隨著“郵件門”的發酵,競爭對手希望獲取她擔任國務卿期間與克林頓基金會之間的郵件往來,尤其是涉及捐款的內容。
李海東對《環球時報》說,2016年總統選舉,希拉里是民主黨內最強勁的候選人,這使得共和黨人現在就著手準備對這位競爭對手進行攻擊。“郵件門”出來后,共和黨的競選團隊是最興奮的,用了不少程度比較重的詞來批評希拉里。從目前的情況看,“事情很可能會朝著惡化的方向走”。
根據麥克拉奇報業集團的最新民調,“郵件門”已經對希拉里造成了負面影響,去年支持度還保持在六成的希拉里,近日的支持率已跌到五成以下,跟共和黨可能推出的總統人選之間,最多只領先7個百分點。▲
環球時報2015-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