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天
[基本案情:]
張某系廣西某公司職工,張某于2008年與該公司訂立2年期限勞動合同。2010年,張某勞動合同期滿后與該公司續訂2年期限勞動合同。2012年6月,張某勞動合同期滿后繼續在該公司工作,但該公司因工作人員疏忽沒有再與張某續簽勞動合同。2014年6月,張某與該公司解除勞動關系。張某主張從2012年6月起,可以要求與該公司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也有權要求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該公司沒有履行與其訂立勞動合同義務,屬于雙重違法。張某認為法律沒有作出禁止勞動者雙重享受二倍工資差額的規定,要求該公司支付不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三倍”工資差額。
[案情分析:]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法律強制要求用人單位履行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義務,以通過書面方式明確勞動用工雙方的勞動權利和義務,避免出現勞動關系認定不明情況,維護勞動者的勞動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第一款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即法律賦予勞動者可以因用人單位未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而主張二倍工資差額的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第二款規定,用人單位違反該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法律也賦予勞動者可以因用人單位未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而主張二倍工資差額的權利。所以,法律賦予勞動者要求用人單位支付未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每月二倍工資差額和未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每月二倍工資差額的權利。
張某從2012年6月起是否符合與該公司訂立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條件。張某于2012年6月勞動合同期滿后繼續在該公司工作,該公司應當與張某訂立勞動合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三條第二款“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規定,張某符合與用人單位訂立從2012年6月起至2014年6月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條件。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第二款第三項規定,連續訂立二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且勞動者沒有該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情形,勞動者提出或者同意續訂、訂立勞動合同的,除勞動者提出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外,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張某在2012年6月勞動合同期滿前已分別于2008年和2010年與該公司連續訂立兩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且用人單位不能夠證明張某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情形,因此,張某也符合與該公司訂立從2012年6月起履行的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條件。
張某不能同時主張該公司支付未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每月二倍工資差額和未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每月二倍工資差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二條規定,勞動合同分為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的雙方當事人約定的勞動合同期限只能是上述三種期限之一,同一勞動者在同一時間段內與同一用人單位只能存在一種形式的勞動合同。張某在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間,不能同時與該公司既存在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關系。張某主張法律沒有禁止勞動者雙重享受二倍工資差額,在勞動者不具備與同一用人單位同時存在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前提下,法律實際上也限制勞動者同時享有未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每月二倍工資差額和未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每月二倍工資差額。張某必須明確認定,其要求該公司從2012年6月起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或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在張某明確訂立勞動合同期限方式后,可以再對應選擇要求該公司承擔支付不訂立固定期限或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二倍工資差額的法律責任。張某要求與該公司以兩種不同勞動合同形式,同時支付不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三倍”工資差額的請求,于法無據,依法不予支持。
(作者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調解仲裁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