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李偉

反腐敗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不僅需要黨的堅強領導和職能部門卓有成效的工作,更需要依靠廣大人民群眾的堅強支持和廣泛參與。其中,只有充分發揮工會組織參與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重要作用,反腐敗工作才能取得更大成績和成效。
一、注重發揮工會組織的特點,展現工會反腐敗斗爭的特色
一是維護群眾利益與維護黨的利益相一致。高校工會應把代表和維護職工群眾合法權益作為反腐敗的基本出發點,在預防、糾正和抵制嚴重損害職工群眾合法權益行為發生的同時,積極督促和配合學校紀檢部門堅決查處腐敗行為,把損害職工群眾利益的風險和程度降低到最低點,實現維護群眾利益與維護黨的利益的統一。二是維護權益與防止腐敗相一致。工會組織參與反腐敗斗爭一方面是通過參與和監督國家和社會事務的管理,來預防國家在法律和路線方針政策的制定或執行過程中出現偏差和失當,預防、發現和制止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腐敗行為,以免給國家和職工群眾利益造成損害。另一個方面,工會組織參與反腐敗則主要是通過參與和監督企事業的管理來防止企事業重大決策的制定或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偏差和失當,發現、預防和制止企事業行政領導的腐敗行為。三是民主監督與依靠群眾相一致。工會反腐敗實質上是代表和組織職工群眾進行民主參與和民主監督。所謂民主參與,就是由工會組織代表和組織職工群眾參與對國家和社會事務的管理、參與對企事業的管理。
二、高校工會在反腐敗斗爭中的應突出重點注重實效
(一)在國家和社會層面上建立工會民主參與和民主監督體系。第一,高校工會可以通過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政協、民主黨派、人民團體中的工會代表參政議政、影響國家立法和政府決策的力度,實現工會組織參與國家和社會事務行使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作用的權力。第二,工會應加強和完善與政府和部門間的密切聯系與協調溝通。主要是通過建立健全聯席(聯系)會議制度,努力形成政府牽頭組織、工會積極配合、各相關行政部門積極參與的有效機制。聯席(聯系)會議的議題和內容應選擇職工群眾和政府、社會團體共同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當然其中也包括反腐敗問題。第三,加強和完善勞動關系三方協調機制。把就業、分配、社會保障、勞動安全衛生問題作為三方協商的重點,協助相關部門查處勞動關系領域腐敗問題,切實解決勞動關系領域的突出矛盾。第四,依照國家的法律規章和政策賦予工會的權力,工會應充分行使對政府的建議、質詢、檢查、監督的權利和義務,督促政府和機關依法治國、依法辦事,預防和扼制腐敗問題的發生。
(二)在高校內部建立健全和完善工會民主參與和民主監督體系。主要包括:(1)加強職工民主管理制度。通過職工代表大會行使民主權力,提高職代會質量,發揮學校(學院)職工代表大會民主渠道作用,同時積極探索其他民主協商和民主管理新形式和新內容。(2)與學校紀檢監察部門建立長期有效的聯系與配合。參與制訂反腐敗工作計劃,共同研究分析反腐敗形勢,聯合處理群眾反腐敗投訴,監督紀檢監察部門遵紀守法,依法辦事。(3)建立健全和完善平等協商和集體合同制度。重點擴大制度落實的覆蓋面,提高協商的質量和合同的履約率。(4)建立健全和完善勞動合同制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以下簡稱《合同法》)的要求全面推行勞動合同制度,提高簽訂率和履約率,加強執法監督檢查力度,切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5)加強工會的信訪接訪工作,暢通職工群眾反腐敗的投訴、舉報渠道。同時還要建立和完善法律咨詢、輿論宣傳和輿論監督工作,提高工會信訪和反腐敗投訴處理的質量和水平。(6)完善勞動爭議處理制度。依據《勞動法》和《工會法》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企事業勞動爭議調解機制。對侵害職工合法權益行為與用人單位進行協商和交涉。(7)健全和完善勞動法律監督檢查制度。充分利用《工會法》、《勞動法》、《勞動合同法》所賦予工會的監督職責和檢查權利,確保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切實依法維護好職工群眾的合法權益。(作者系昆明理工大學工會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