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吳小溪大學畢業后,被一家學校聘為合同制教師,雙方于2012年9月初簽訂了三年期勞動合同。在該學校工作到2014年11月初時,吳小溪結婚成家,決定辭去這份工作。雙方結算時,吳小溪提出應給付自己本年度10個月的年終獎。可學校認為,學校制度有明確的規定:“年終獎發放范圍為在冊職工”,凡發放年終獎時離職者不發給年終獎。用人單位以制度規定拒絕提前離職員工年終獎有法律依據嗎?
說法:該學校關于“年終獎發放范圍為在冊職工”之制定,因違反法律規定而不具有法律效力。《勞動法》第四十六條“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國家統計局《關于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第三條、四條、七條規定:工資總額是指各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全部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包括獎金;獎金包括生產獎;生產獎包括年終獎(勞動分紅)等。
由此可見,年終獎也是工資的組成部分,用人單位發放年終獎,不得違反勞動法律法規。如果勞動合同或者公司規章制度里面有確定的年終獎數額,那么只要同樣付出了勞動,離職勞動者應該得到相應的年終獎。如果公司規章制度和勞動合同都沒有對年終獎進行明確規定,按照同工同酬的原則,也應當向職工支付年終獎。據此,吳小溪可通過仲裁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