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明輝 范影影
(江蘇省農林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南京 212400)
構建鎮江市體育現代化指標體系的具體策略研究①
滿明輝 范影影
(江蘇省農林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南京 212400)
隨著我國的經濟實力的增強,國內的體育建設也在不斷的發展中。作為江蘇的一大城市,鎮江市的體育發展有利于推動江蘇省的體育事業向前邁進。該文從體育現代化的內涵、體育現代化指標體系的概念和特征出發,探討了鎮江市體育現代化發展的制約因素,最終提出了構建鎮江市體育現代化指標體系的具體策略。
鎮江市 體育現代化 指標 權重
近年來,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內體育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中,并逐漸邁上了體育強國的步伐。江蘇省是我國體育大省,其體育事業的建設是我國體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鎮江市作為江蘇的一大城市,其體育發展有利于推動江蘇省的體育事業向前邁進以及國內體育水平的提高。我國的體育現代化指標體系研究的文獻還不是特別的豐富,體育現代化的發展受社會各方面的影響和制約,各個地方體育現代化的指標體系是不同的。主要以北京、廣東、浙江、上海市為主,其研究的學者也以余道明、孔慶鵬、練偉杰等人為代表。構建鎮江體育現代化指標體系要從體育科教、體育機制、體育管理等多方面出發,通過該課題研究希望在分析江蘇鎮江市發展現狀的基礎上,制定出符合社會和體育現代化協調發展的指標體系,以便于更清晰的評價體育現代化的進程,旨在為鎮江市早日實現體育現代化提供參考。
我國學者對于體育現代化一詞的理解各有所長,有的認為“現代化”是一種過程,是指體育事業向前發展的過程;有的學者則將體育現代化看成一種狀態,是體育達到一種現代化水平的狀態;更有學者將其融合,形成一種綜合性的學說,表明體育現代化既是狀態也是過程[1]。
1.1 “狀態說”
國家體育總局熊斗寅教授認為體育現代化,就要將現代最新的理論知識和科技成廣泛應用在體育中,以促進體育事業的發展,并將這種科學化的體育看出是一種先進特征的水平狀態。
1.2 “過程說”
韓會君、肖煥禹等“動態說”學者認為體育現代化是一個發展的動態過程,李香華學者也提出“中國傳統體育向現代體育轉化并相互結合的過程,也是現代體育不斷實現國際化、信息化、產業化和科學化等的過程”的觀念。所以,過程說更是將體育現代化看成是一組復雜的,并且具有時空特質的、發展的動態集合。
1.3 “綜合說”
“綜合說”則表示體育現代化即使狀態也是一種過程,它是一個概念兩種特征,既包含動態發展過程,也包括狀態水平。盧元鎮教授認為體育現代化是一種理想的體育目標,作為當今體育事業所要達到的目標,也是體育未來發展的趨勢[2]。
根據資料統計顯示,除了上述的三種學碩以外,江蘇省統計局的課題組將體育現代化定義為“體育制度、物質和人在某一特定階段的發展水平和狀態,是一種為實現這一理想目標所進行的高度理性、自覺奮斗的過程”。

圖1 鎮江市體育現代化指標體系示意圖
體育指標體系以“英格爾斯現代化指標體系”為主要流派[3]。中國的體育現代化指標體系主要是按照《中國現代化報告》中的10項指標。現代化的指標的概念有很多,其中很容易將標準與指標的概念混淆。許多人認為指標就是標準,甚至有些學者也將其與標準等同,但其實這兩個有著本質上的區別。“標準”一詞是指作為衡量事物的準則、尺度,是可供同類事物比較的概念,而“指標”則指“衡量目標的單位或方法”。所以,在研究我國體育現代化指標體系時,千萬不能將兩者混為一談,否則就會犯錯誤。我國對體育現代化指標體系主要包括3個層次:縣級、市級、省級。研究鎮江市的體育指標體系就屬于研究市級級別,有利于推動江蘇省市的體育現代化的發展進程,有利于提高全市人民的體育現代化的水平,有利于為國家實現體育強國的目標做出一定的貢獻。
鎮江市的體育現代化發展雖然逐步向前邁進,但也存在一定的制約因素,筆者通過專家訪談和資料積累,設計關于鎮江市體育現代化建設影響因素的問卷進行群眾調查,并分析出鎮江市體育現代化建設影響因素的構成。結果顯示,鎮江市體育現代化發展的制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3.1 鎮江市的體育產業比重的調整難度大[4]
鎮江市的體育產業經濟占市內總體經濟的比重還是比較小的,相對來說體育產業整體鏈條還不是十分明確,特別是體育服務類的行業太缺乏,體育產業難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體育需要。要想加大體育產業的比重,調整體育產業的發展,其難度比較大。如果不進行調整,就會嚴重阻礙該市的體育現代化的發展進程。
3.2 群眾體育較薄弱
市內的群眾體育較薄弱,主要體現在市內的體育娛樂項目和賽事方面。體育賽事較少,體育基礎建設也不夠完善。群眾體育組織和機構數量也不多,而且市民的平均鍛煉運動時間太少。總體來說,群眾體育基礎差,規模小,難以開展大規模的體育賽事。

表1 鎮江市體育指標層指標權重系數
3.3 體育綜合實力差
相較于江蘇省其他的城市,鎮江市的體育綜合實力還是比較薄弱的。一是硬件設施上,大型的體育館和體育場所比較少,市民的體育素質較差,而且體育投入的力度不夠,人力、物力、財力都無法滿足發展的需要。
這些因素都制約著鎮江市的體育現代化的發展目標,通過建設符合鎮江市的體育現代化指標體系來找到其薄弱環節,為發展鎮江體育現代化的事業作為參考依據。
4.1 鎮江市體育現代化指標體系的設計原則
(1)求真原則。
鎮江市按照自己市的體育發展水平以及運動員的狀況,提出一套適用于本市的現代化指標系統,真正的將指標體系和本土化體育事業相結合[5]。
(2)人本原則。
體育現代化指標體系設計還要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高度重視人才的培養和人才的教育。鎮江市的體育現代化指標體系要充分做到以人為本,一方面防止體育人才的流失;另一方面,還能發掘和激發更多優秀的體育人才。
(3)發展原則。
鎮江市的體育現代化指標也要充分考慮到該體系的動態發展性,充分的反映出了體育發展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4)簡明原則。
鎮江市的體育現代化在指標一定要以簡單、明了、利于理解的方法呈現。簡單、明了,才是一個好的指標體系所要改善的目標,既能夠節約變量處理的人力成本,又可以節約評價的時間。
(5)可操作性原則。
只有將其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可操作性的指標,才是體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標。可操作性既包括選用的指標來源可靠,具有一定的現實統計基礎。
4.2 鎮江市體育現代化指標體系構建的內容
根據體育強國的指標體系可以將鎮江市的體育現代化指標體系建設劃分為三個層次:一是目標層;二是準則層;三是指標層[6]。可以用圖1表示,其層次體系以及構建方法。
4.2.1 目標層確定
使用整體分析的方法,根據鎮江市的體育實際發展情況,做出相應的目標追求。要從鎮江市的體育發展的根本利益出發,做出向體育強省邁進。目標層的確定是一種體育建設的戰略抉擇,有助于鎮江市的體育事業進入了由大到強的建設階段。指標體系建設的總體目標通過鎮江市體育事業發展的方方面面反映出來,代表著一個省市的體育發展的整體水平,由此一個科學、適用的體育評價指標體系的目標層應當設置以該地區的體育發展水平為背景。
4.2.2 準則層選擇
準則層選擇這個過程采用頻度統計法確定鎮江市的體育評價指標體系的準則層。當然在搜集資料進行統計的過程中,需要采用文獻資料法,即在整理資料和專家訪談基礎上,總結歸納出符合鎮江市體育發展的體育現代化指標體系群。通過對國家政策文件、會議報告、專家學術文獻進行統計,選擇出符合鎮江市體育發展的指標體系。以下為統計得出的準則層相關指標頻度[7]。
指標層中以群眾體育、競技體育、學校體育、體育產業和體育文化、法規五個方面為一級指標,根據德爾菲法即專家訪談問卷之中得出的:
(1)群眾體育指標分解內容[8]。
①鎮江市群眾體育領導機構的總量;②鎮江市群眾體育執法機構或人員的數量;③鎮江市群眾體育考核執行力度;④鎮江市群眾體育發展的未來規劃;⑤每萬市民擁有的體育場館數量;⑥市民人均公共體育場地的面積;⑦鎮江市的學校體育場館開放的程度;⑧每天從事體育運動的人數;⑨每萬人的市民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的比例;⑩市、縣、區的體育協會、社團的數量;
(2)鎮江市競技體育指標分解內容。
①歷屆奧運會(包括夏季奧運會和冬季奧運會)所獲金牌、獎牌的總人數;②世界最高水平比賽金牌、獎牌數及世界排名(如世錦賽)③國內頂級運動會(如全運會)獲獎的總人數及名次排名;④江蘇省內的運動會獲獎人數和排名⑤運動員創奧運、世界紀錄數量;⑥市內等級運動員、等級裁判員數量;⑦足、籃、排三大球以及游泳、田徑項目的競技水平;⑧與國內外其他省市體育活動的交流次數;⑨市內舉辦的重大賽事數量。
(3)學校體育指標分解內容。
①鎮江市校體育課時總量和平均數量(以一學年為準);②學生人均體育活動經費投入;③學生人均體育場地面積;④體育教師與學生的比例;⑤體育青年教師中有研究生學位的比例;⑥體育高級職稱教師比例;⑦各學校的體育考試達標成績或及格人數情況。
(4)體育產業指標分解內容[9]。
①體育產業生產總值占鎮江市的GDP的比重;②體育產業投資增長率;③鎮江市體育產業對外直接投資額;④鎮江市體育產業就業總人口數;⑤市體育產業國內外市場占有率;⑥市人均體育消費占市人均收入的比重;⑦每個家庭年均體育消費資金與家庭年均收入的比例;⑧市體育彩票銷售總額以及人均購買量。
(5)體育文化和體育法規的指標分解內容:
①該市體育相關的音樂、視頻、電影等文化產品的產出數量;②該市體育文化產品的消費總量;③鎮江市體育館開展的體育活動以及開放程度;④賽場文明程度;⑤鎮江市體育相關的法規總數和具體條例;⑥鎮江市體育運動違規懲戒條例。
指標初步確定的情況下,采用層次分析法得出鎮江市體育現代化指標體系中各指標的相對權重。
4.2.3 指標體系確定
經過整體目標的確定,準則層的選擇,也就確立了鎮江市的體育指標體系中每個指標評價的權重。指標體系最終可以確定,還需要將每項指標進行賦值,例如使用100分的統計方法,每個指標分數總分為100分,每個指標所得的分數乘以這個指標的權重系數,就是鎮江市該指標的具體量化水平[10]。當得出了量化指標分數后,了解鎮江市體育發展的薄弱環節,進一步完善和改進鎮江市的競技體育、群眾體育、體育產業在省市乃至全國體育發展中的地位。(見表1)
體育現代化是一種綜合性的學說,表明體育現代化既是狀態也是過程。體育現代化表明了一個國家的體育發展水平,推動體育現代化有助于實現體育強國的目標。鎮江市作為江蘇省的一大城市,其體育發展有利于推動江蘇省的體育事業向前邁進,對我國的體育現代化的推進也具有一定的貢獻。構建鎮江體育現代化指標體系要從明確目標、明確指標層次、以及指標體系建立三個方面出發,結合分析江蘇鎮江市體育發展現狀,制定出符合鎮江市現代化體育指標體,以便推動鎮江市的體育現代化的進程。
[1]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修訂本)[M].商務印書館,2001.
[2]何傳啟.現代化概念的三維定義[J].管理評論,2003(3):8-14.
[3]吳碧玉.關于建立南通市基本現代化指標體系的初步構想[J].江海縱橫,2010(4):12-15.
[4]謝立中.關于所謂“英格爾斯現代化指標體系”的幾點討論[J].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3(3):56-60.
[5]范宏偉,秦椿林,王陽春.甘肅省縣級體育現代化發展程度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30(4):461-46:4.
[6]昆山市體育局.昆山市體育基本現代化(試點)[Z].評價指標體系及任務分解.
[7]周登嵩,余道明.首都體育現代化指標體系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30(5):581-585.
[8]毛秀珠.體育社會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7:36-38.
[9]王步,高力翔.關于全球化對我國體育教育現代化發展進程影響的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21(1):5-8.
[10]高力翔,王步.我國體育教育現代化路徑探析,體育與健康教育中意義化的實施策略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21(5):15-18.
G80-32
:A
:2095-2813(2015)09(a)-0152-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5.152
鎮江市體育局2013年度體育局管課題,編號:ZJTY2013004。
滿明輝(1980,8—),男,山東金鄉人,漢,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單位: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
范影影(1979,12—),女,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