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娟
(珠海市第一中學 廣東珠海 519000)
武術不僅有豐富的文化內涵,也集健身、養性于一體,是值得在國內廣泛開展的體育項目。為弘揚傳統文化,武術教學是高中體育中的一個重點項目。在教育事業不斷發展的同時。普通高中武術教育得到了良好的發展,新課改也為全國體育教師提供了更廣闊的舞臺,為更多的學生展示了中華文化的魅力,為學校武術的教育帶來了難得的機遇。但高中武術課程在教學中也暴露出較多問題,因此需要從武術教學的現狀開始分析,找出教學中的難點和重點,弘揚傳統文化的同時,展現新時代武術教育的優勢。
通過調查當地的高中體育武術開展情況后發現,武術課程在高中體育中進行了形式新穎的教學。隨著武術運動的發展,武術課程被納入高中體育教學中,有些學校將太極拳、木蘭扇等納入體育教學,但學校只能投入有限的時間,在體育課上,學生與教師積極配合,可以完成體武術的基本教學,形式也比較新穎[1]。
雖然在新課改推行之后,呼吁高中進行武術課程的教學,但學校領導依然對武術課程不夠重視,有很嚴重的重文輕武思想,高中教學依然以高考科目為中心,將體育課程推向邊緣。
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高考升學率是評價學校辦學質量的重要標準,教育部門只重視學校的升學率,在這種影響下,學生和家長只將高考成績放在首位。不可否認的是,學校的聲譽主要來源于高考升學率,當今社會的高中教育并沒有實現義務教育,一大批私立高中不斷涌現,因此給高中教育帶來了一定的影響,高中教育帶有濃重的利益色彩,學校為了吸引生源,將高考升學率放在首位。上級教育部門是學校創立的直接決策者,直接以升學率評價辦學質量,在升學率的壓迫下,學校領導將邊緣學科推向極端,抑制小科目的發展,體育課位列其中。
與體育課中的其它項目相比,武術對場地和器材的要求較低,但并不代表著不需要場地和器材。現今的高中學校里,很少設有專門的體育教學場地和器材,一般在開展武術教學的時候只進行臨時選場。另外,高中學生較多,同時開展體育教學的班級較多,導致武術教學場地更加緊張。在實際的武術教學中,班級之間相互影響,學生無法將注意力集中到武術學習中,教學效果難以提高。
武術動作復雜,動作數量較多,不同的動作需要聯系者較強的記憶力,武術十分重視動作的銜接,為了提高動作的熟練程度,必須經過多次訓練。學生練習的過程中,需要教師領導,武術技能不可能短時間內擁有,必須付出大量的實踐。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武術老師缺乏,多為田徑、球類等項目教師,有的武術教師并沒有真正學習過武術,只是通過臨陣磨槍的方式在課堂上教學生比劃,難以提高教學質量。
學生最初對于武術的興趣來源于電影電視,但當真正學習武術后發現并沒有達到電影電視中的效果,導致興趣缺乏,往往只是應付期末考試。有的學校沒有開設武術課的原因就是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心理需求出現矛盾,加上沒有好的武術教師和武術教材,武術教學難以開展,武術教育出現萎縮。學生認為武術學習必定為耽誤學習時間,因此,在課堂上難以投入精力[2]。
武術教學實際上是一種有目的、有組織的實踐活動,實際中以教學活動為出發點,按照實際課程安排教學內容,選定教學方法,起到引導教學的作用。
對教學目標的定位,需要以教學活動為重點,關注學校武術課的開展前景,以繼承傳統文化為目標。武術教學目標歸納如下。
第一,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健康水平。
第二,通過傳授簡單的武術動作,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三,通過武術的教學,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培養愛國主義情操。
在實際武術教學中,本著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不斷提高學生的武術興趣,奠定學生武術基礎,提高學生的愛國情懷。結合現階段的武術教學來看,對其認識的水平還比較低,相關武術知識缺乏。武術根植于中國傳統文化,文化內涵豐富,在當今東西方文化交流和充斥后,西方文化占據主導地位,因此,我國的傳統文化更要加大弘揚力度,調整教學方法,從根本上加強各項文化教育。
為了加強高中對武術教學的重視,需要從上層教育部門和學校領導開始,不斷解放思想,加強武術的宣傳教育,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消除負面影響,認識到武術教學在提高身體素質的同時也是德育的最好方法。
為了保證高中武術教學的正常開展,教育部門需要制定相關政策法規,建立完善的教育制度,將體育事業放在教育事業的重要位置,加大對高中武術課程開展的監督和評價力度,定期對高中的武術課程開展狀況就進行調查和研究,對教學狀況和教學質量進行全面細致的評價。在審核學校辦學質量的同時,需要將學生的德育效果和體育效果納入其中,充分考慮傳統文化的宣傳力度和弘揚力度,將武術課程的開展和落實納入辦學質量的評價中,這樣一來,學校將加大學生的體育力度,政工師體育課程和武術課程的開展,適當增加武術學習的時間,學生也會提高對武術課程的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也將提高[3]。
將武術課作為高中體育的重點課程之后,需要加強武術課程的師資建設,。在教育部門的領導下,大力靠站教師的武術教學培訓,提高專業技能,保證武術教師數量有一定提高。同時,學校在辦學的過程中加大錄取武術教師的比例,不斷引進武術專業人才。
引進武術專業人才作為高中武術的教師后,需要對教師的教學方法進行培訓,結合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學習狀況,開展針對的方法培訓,提高教師大的理論水平和文化程度,掌握更好的方法傳授武術內容,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相關教育部門加強對高中武術教育的重視程度,積極開展武術教材的研究,不斷組織專業人員創編新型教材。同時發揮武術教師的主導作用,充分考慮武術的實用性和學生的接收能力,創編武術教材的過程中,保證教學內容貼近學生實際,提高武術課程的適用性。
創編新型教材后,需要對現有的武術教學方法進行改革,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完善教學方法,可以采用小組互助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水平,提高團隊合作意識,在加強人際交往的同時不斷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在武術教學中應用互助好教學的方法有助學生發表個人見解,揮自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不斷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4]。
實際教學過程中,應創造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采用分步教學法使教學內容不再單一。根據實際教學狀況,選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將多種方法綜合起來加以利用,教學過程中注意因材施教,根據學生方的學習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在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過程中,也不能千篇一律,采用同一評價方法,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用不同的方法滿足其求知欲,提高體育意識的同時,加強學生對終身教育的認知。
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注意教學內容的漸進性,武術動作復雜多樣,對學生來講會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教學時需要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可以通過錄像片對學生進行教學,將復雜的動作分解,保證課堂教學的形象生動,突出教學的重點,并且學生容易掌握教學內容,便于抓住關鍵。
高中開展武術教學的目的是要培養學生的意志和情操,發展個性,提高自身修養。在開始武術教學之前,需要學生端正學習態度,使學生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在學習武術的同時,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培養愛國主義情感。在教學的過程中,啟迪學生克服困難,勤學苦練,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保證學生敢于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在武術中學習做人,加強對文化內涵的認識。
在當今的中學武術教育中,雖然開展了形式新穎的教學,但對于武術價值的體現仍然不夠,在教學中共存在主動問題。綜合來說,中學武術教育任重而道遠,需要武術工作者的不斷探索,在教育部門的幫助下,真正將武術教學落實到中學教育中,學校領導提高對武術教育的重視程度,改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武術師資隊伍建設,結合時代背景,不斷改變武術教學中的不利因素,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使武術運動的開展步入新的高峰。
[1]楊崇保.關于高中武術探究學習有效性的探索[J].新課程學習·上旬,2013,22(12):60.
[2]潘志強.優化高中武術選修課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四川體育大學學報,2011,25(14):155-157.
[3]武秀媛.高中武術課教學改革淺析[J].新時代體育,2014,36(16):391.
[4]鄭鳴曉.高中武術教學現狀調查與分析[J].當代教育革新探究,2012,25(5):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