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 王勇
高職商務文秘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提升路徑的探索①——以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商務文秘專業為例
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 王勇
摘 要:高職商務文秘專業人才培養的定位是面向中小企業,注重培養學生辦文、辦事、辦會等商務管理活動的綜合職業素質。這些綜合素質在實踐中表現如何,是檢驗高職商務文秘專業教育的質量問題。本文結合2014屆畢業生職業發展狀況及人才培養質量大調研,聯系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商務文秘專業人才培養的實際,針對調研中反映的問題,提出了提高教育質量的建議。
關鍵詞:高職 商務文秘 人才培養質量
高職商務文秘專業人才培養的定位是為中小企業提供辦文、辦事、辦會等商務管理活動的高素質技能性人才。我校商務文秘專業于1999開始招生,辦學歷史悠久,師資力量雄厚,專兼教師12人中擁有碩士及以上學歷的為11人,實訓設施良好,現為校級重點建設專業。
我校商務文秘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養具有“誠、毅、勤、樸”優良品質和良好職業道德;掌握文秘專業基本理論知識和職業技能;面向現代服務業,能勝任一線崗位工作的“會做人、會文秘、懂商務”的高素質技能型秘書人才。
目前,努力提高高職教育的質量是當務之急,為此,我校專門組織了2014屆畢業生職業發展狀況及人才培養質量大調研,為進一步提高教育質量把脈。本調查主要是畢業半年后的職業現狀、未來發展趨勢以及對母校辦學水平的評價,主要的目標是通過畢業生在職崗位的表現和他們對母校教育教學的評價來反思觀察高校的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水平。本文聯系商務文秘專業就主要的調查項目情況予以分析。
2.1 就業競爭力
本調查根據專業的就業率、薪酬水平、專業相關度三個指標綜合評定專業的就業競爭力,具體計算是用簡單的平均數,就業率與專業對口率是按照實際比例計算,而薪酬水平按照各個專業加權平均工資水平除以全校最高工資水平計算。全校34個專業,商務文秘專業的就業率位居中等,工資水平系數位中等偏下,專業對口率也是中等偏下,綜合起來看,商務文秘專業就業競爭力位居中等。
2.2 崗位適應能力及發展空間
崗位適應能力及發展空間主要從心理適應度、工作勝任度、人際關系協調能力及職業發展空間與信心來分析。心理適應度是指畢業生在工作一段時間內,對所從事工作的適應度和自我感覺,主要從心理層面分析畢業生從學生到員工的身份轉變后的心理適應能力,也可以從一定程度上反映畢業生所儲備的能力與知識的充足程度。全校平均來看,完全適應的為14.84%,適應為28.85%,基本適應為34.55%。商務文秘專業畢業生中完全適應的為15.09%,適應為18.87%和基本適應為43.40%。工作勝任度反映的是畢業生是否能夠順利完成工作任務的程度,包括崗位適應度、崗位勝任度、職業期待度等方面,通過這些指標可以看出畢業生的職業能力水平、職業目標和方向、職業發展潛力等。從本次調查來看,全校完全可以勝任的為32.28%,可以勝任的為43.36%。商務文秘專業畢業生中完全可以勝任的為30.19%,可以勝任的為43.40%。這兩項指標綜合看,略低于全校平均水平。從人際關系協調能力看,本校畢業生的人際關系“完全可以處理”的為37.1%,“可以處理好”的為50.33%,商務文秘專業畢業生中“完全可以處理”的為35.85%,“可以處理好”的為52.83%。綜合起來看,略高于全校平均水平。職業發展空間與信心是指畢業生日后職業發展及職位晉升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畢業生個人的工作能力及發展前景。總體看,商務文秘專業畢業生的職業發展空間表示肯定的在70%以上,畢業生表示對職業有發展信心的有66%以上,總體比較好。此外,從各個專業繼續深造比率來看,商務文秘專業學生位居全校中等偏上,這一點值得肯定,不過仍有提升空間。
2.3 畢業生對母校滿意度分析
從本次調查看,本校2014屆畢業生對母校的總體滿意度達到84.31分,商務文秘專業畢業生的總體滿意度達到84.53分,略高于全校平均分。從分項目看,對校風滿意度商務文秘專業為中等;專業課程的課堂教學滿意度為第四名,位居前列;實踐教學效果比較低;對母校提供的求職服務看,略低于全校平均分;從教師教學水平及師德看,也略低于全校平均分。從母校的推薦度看,商務文秘專業畢業生表示非常愿意和愿意的為27.52%和43.91%,這說明學生對母校的忠誠度比較高,這也是學校關心學生、重視學生發展的結果。從師生關系緊密度看,文秘比較低,這一點要引起注意。師生關系緊密度是指學生畢業后經常想念或者經常保持聯系的教師在2個或者以上的人數占答題人數的比例,應該說,學生能想起或者經常想起母校老師越多,代表師生關系緊密度越好。
3.1 我校商務文秘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已有的做法
我校商務文秘專業在課程體系的構建中注重知識、素質、能力的科學布局與系統設計,知識結構分為基礎平臺與專業平臺,基礎平臺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礎知識;具有一定的經濟法律知識;具有一定的企業管理知識。專業平臺主要包括掌握辦公室事務、秘書寫作、辦會實務、檔案管理、公關實務、商務禮儀、市場調研、商務談判、速錄、offi ce專家、辦公自動化、溝通等文秘專業知識。素質結構包括思想品德、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
能力結構主要包括通用能力與職業能力,通用能力主要包括口語表達能力、英語應用能力、創新創業能力。職業能力主要是辦公室事務處理能力、文書寫作與處理能力、會議組織和服務能力、檔案管理能力、溝通與協調能力、辦公自動化應用能力、信息收集與處理能力。通用能力對應的課程主要是普通話訓練、演講與口才、高職高專英語、秘書英語、商務英語視聽說、創新創業指導等。職業能力對應的課程是專業核心課程,主要是辦公室事務、秘書寫作、辦會實務、檔案管理、演講與口才、溝通技能實訓、公關實務、商務禮儀、office專家、辦公自動化實訓、市場調研等。
3.2 基于調研提升商務文秘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對策思考
3.2.1 確立以德樹人的指導思想
高職教育是一個新事物,雖然發展時間不長,但是取得的進步有目共睹,多年來,凝聚著理論學者,實踐探索者的心血,從能力本位到素質與技能并重,從技能型人才到技術技能型人才的討論,到回歸教育的本質的冷靜,總之,從本次基于提高高職人才培養質量的調研看,商務文秘專業學生,依然要重視一個久而不衰的話題,教書必須育人。那么,到底什么是教育?高職教育顯然均具有教育的一般本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目前高職教育總的指導思想也是強調理論知識“必需夠用”為度,注重動手能力的培養,訓練學生一技之長,為生活做準備。黃炎培認為職業教育目的主要是,為個人謀生;為服務社會;為世界和國家增進生產力之準備。黃炎培說:“茍并個人生活之力而不具,而尚與言精神事業乎?”蔡元培認為:“教育是幫助被教育的人給他能發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類文化上能盡一分子的責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種特別器具。”教育者要承擔受教育者個性發展的職責,并要培養他們可持續發展的能力。魯迅認為:“教育是要立人。”黃全愈認為教育是:“重要的不是往車上裝貨,而是向油箱注油[1]。”他強調的是要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要注重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可見,以德樹人是教育之本質,高職商務文秘專業必須確立以德樹人的教育理念。
3.2.2 不斷完善商務文秘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
所謂教育,不過是人對人的主體間知識內容的傳授、生命內涵的領悟,意志行為的規范、并通過文化的傳遞功能,將文化遺產教給年輕一代,使他們自由自在地生長,并啟迪其自由天性[2]。針對調研中顯現的問題,例如,對母校的滿意度比較低的問題,針對這個問題,如果讓學生學得自由,學得愉快,學得溫暖,就會記住老師,甚至永遠記住,對此,我們準備加強師生緊密度的聯系,在2015年的人才培養方案中加大人文素質內容的教育,從知識增量上,加大人文素質教育,繼續加大大學語文及中國文化概論的教學,在2015年新生中開設必讀書的活動,三年讀100本人文經典讀物,同時實施導師制,導師也是讀書的指導老師,深入宿舍的生活指導老師,心理溝通的咨詢師,社會實踐的導師,這樣可以進一步加強師生關系的緊密度,真正地從生活、學習等方方面面,來關心關愛學生成長與成才的點點滴滴。
不斷優化人才培養方案是個永恒的主題,從調研看,商務文秘專業畢業生的就業薪酬比較低,這是由學生崗位的性質決定,但是,可以在人才培養方案中進行改善,例如,開設電子商務的課程,加大實訓的實踐時間與內容,為學生以后進入收入比較高的行業與崗位奠定基礎,也可以開設一些文化傳媒的課程,為學生進入傳媒行業從事文秘工作打下基礎。從一般的人才培養方案優化修訂看,要通過深入行業與企業進行調研,獲取企業對商務文秘人才的需求規格,繼續通過對往屆畢業生的跟蹤訪談,了解他們從事商務文秘工作的困惑,來構建科學的課程體系,這樣利于高職商務文秘學生培養質量的提高。
3.3 多渠道實施改革推進教學質量快速提升
從調研資料看,商務文秘專業畢業生對實踐教學的滿意度比較低,為此要加強實踐教學的改革,要注重條件的改善及教學質量的提升。實踐教學改革將是一個要認真探索的問題,可以在商務模擬實訓中讓學生模擬各種角色,學會處理各類商務管理事件,體驗商務秘書職業過程,鞏固理論成果,提升技能水平。在活動中提高能力,例如在迎新、各類賽事、各類晚會中,寫會議的開幕詞與會議方案、組織接待等。校內各機構也是學生提升職業能力的好場所,校外實習的合作單位,可以設計頂崗實習,在實習過程中體驗企業文化、人際交往,并檢驗學生的知識和技能。教學相長,教師的人品和專業素養對學生的影響不容忽視,所以加強專業教師崗位意識和職業技能尤其重要,為此,雙師教師的培養非常必要,我們也很重視,充分利用假期讓教師下企業鍛煉,也參加教育部舉行的各種“國培計劃”,參加文秘教育指導委員會的各種培訓,更新職業教育理念,開拓專業知識視野,提高實踐操作能力,不斷提高教師專業技能[3]。
參考文獻
[1] http://baike.baidu.com/view/3496.htm .
[2] 雅斯貝爾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1.
[3] 趙士鳳.新時期文秘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策略研究[J].銅陵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
作者簡介:王勇(1969-),男,滁州人,人文學院副院長、社科部副主任,教授,主要從事高職教育、經濟管理方面的研究。
基金項目:①2013年度浙江省高職高專院校專業帶頭人專業領軍項目(Lj2013079)部分研究成果;2014文秘教指委課題——教育部職業院校文秘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2014年度重點課題(JWMW201450)及文秘專業校級重點專業建設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F06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5)06(a)-17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