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蘆荻 本報記者 楊沙沙
英國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中國國家統計局計劃從今年7月起,將月度城鎮失業率調查從現在的65個城市擴大到全國,并從明年起公布一系列基于調查的就業分項數據。對此,國家統計局尚未作出回應。
報道稱,中國目前同時公布31個城市調查失業率和城鎮登記失業率。上述知情人士稱,“65個城鎮的調查失業率是從2013年開始進行的,但因為時間序列短,沒有辦法進行季節調整,故一直都公布的是31個城鎮的調查失業率數據。”現在,政府進一步醞釀擴大調查性失業統計范圍,并細分統計各類產業、組織的失業率、就業人數和勞動參與率等。英國《金融時報》稱,現行中國就業數據缺乏準確度與細致度,而這直接影響了宏觀政策的運籌實施,“政府調控時機和政策選擇的重要依據之一就是失業數據”。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萬軍12日給《環球時報》記者展示中美兩國同一時期的失業率曲線,美國失業率有很明顯波動,而中國波動不大,常年都在4.5%-4.6%之間徘徊。萬軍認為,這不太正常,中國很多失業者并沒有登記,導致我們國家目前的就業數據并不是很可靠。
對比發達國家,以美國為例,每月公布的美國就業形勢報告,被稱為美國最有影響力的經濟指標之一,它是由美國勞工部勞動統計局統計,政府每個月要聯系6萬個家庭,95%的家庭會對調查做出反饋。勞動統計局與40萬個企業和政府機構保持接觸,搜集詳盡的就業數據。在日本,官方就業數據由日本總務省統計局統一收集,每月公布,統計對象涉及4萬個家庭,統計數據包括年齡、產業和雇傭類型。
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對《環球時報》表示,擴大失業率調查城市,使失業率調查覆蓋范圍更廣,更能體現民生狀況。▲
環球時報2015-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