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云華 付文英
[摘要] 目的 探討護理流程管理用于開放式精神病區的效果。 方法 選擇2012年8月~2013年10月在重慶三峽中心醫院平湖分院早期干預科住院治療的精神類疾病患者共14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70例。對照組給予臨床常規的護理方案,觀察組在常規護理方案的基礎上,給予護理流程管理模式,于護理流程管理2個月后采用簡明精神病量表(BPRS)及護士用精神癥狀住院患者評定觀察量表(NOSIE)分別對兩組患者精神、心理健康狀況進行測評。 結果 ①采用護理流程管理2個月,兩組患者的BPRS量表總得分及焦慮抑郁、思維障礙、缺乏活力等項得分均較護理流程管理前明顯下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5或P < 0.01);且觀察組護理流程管理2個月總得分及焦慮抑郁、思維障礙、缺乏活力等項得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 < 0.05)。②護理流程管理2個月兩組患者NOSIE量表病情總估計因子、總積極因子得分均顯著高于護理流程管理前,總消極因子均低于護理流程管理前,差異均有高度統計學意義(均P < 0.01);且護理流程管理2個月觀察組病情總估計因子、總積極因子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而總消極因子得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 < 0.05)。 結論 護理流程管理應用于開放式精神病區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精神狀態,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關鍵詞] 護理流程管理;開放式精神病區;研究
[中圖分類號] R473.7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5)02(b)-0149-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nursing process management in open management ward of psychiatric unit. Methods 140 cases with mental illness in Department of Early Intervention of Pinghu Branch Hospital in Chongqing Three Gorges Cente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2 to October 2013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7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linical routine nursing care pla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nursing process management combined with routine nursing. The 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 (BPRS) and NOSIE scale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situation before and 2 months after the nursing process management. Results ①The total score of BPRS, the scores of anxiety-depression, disturbance of thought, lack of energy in the two groups 2 months after the nursing process management were all lower than those of before the nursing process management, the differences were all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or P < 0.01); the total score of BPRS, the scores of anxiety-depression, disturbance of thought, lack of energy 2 months after the nursing process management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ll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all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 < 0.05). ②The NOSIE scores of total estimated factor, total positive factor 2 months after the nursing process management in the two groups 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nursing process management, the total scores of negative factor 2 months after the nursing process management in the two groups were all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nursing process management, the differences were all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 < 0.01); the scores of total estimated factor, total positive factor 2 months after the nursing process management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scores of negative factor 2 months after the nursing process manage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ll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all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 < 0.05). Conclusion The nursing process management can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and mental states of the patients in open management ward of psychiatric unit,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Key words] Nursing process management; Open management ward of psychiatric unit; Research
隨著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進步,民眾對醫療、護理服務的要求也愈來愈高,傳統習慣上的經驗依賴式的管理模式愈發無法適應、符合現代護理理念的發展[1-2]。護理流程化管理是當代護理管理理念的新模式,是一種依賴規范化、科學化的優秀護理流程為核心,以連續增強護理業務能力、服務于患者為最終目的的管理方式[3-4]。伴隨著醫療方式的逐漸改變,精神類疾病患者的服務與管理,已經從集中化、封閉式逐漸轉變為開放式的模式,為精神類疾病患者創造一個與周圍人交流、溝通,與外界社會不斷接觸的優良環境,勢必極大地促進精神類疾病患者的治療與康復重慶三峽中心醫院平湖分院早期干預科自實施護理流程化管理模式以來,在不斷提高醫護人員的業務素質,增強患者及家屬的配合、理解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錯的成果,現將具體研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8月~2013年10月在重慶三峽中心醫院平湖分院早期干預科住院治療的精神類疾病患者共140例。入選標準:①入選者均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CCMD3)中相關精神疾病的診療標準[5];②患者入院后或治療后精神疾病臨床癥狀基本穩定,不伴有嚴重的軀體類合并疾病;③排除伴有嚴重的軀體類疾病或者伴有腦器質性的精神障礙,或伴有嚴重的自殺、自殘企圖的患者。合計入選140例患者,將其隨機劃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患者70例,包括男41例,女29例;年齡22~45歲,平均(28.39±2.35)歲;患病時間1~5歲,平均(3.52±1.13)歲;受教育程度分類如下:大學及以上學歷16例,高中學歷26例,初中學歷23例,小學文化5例。對照組患者70例,包括男37例,女33例;年齡20~44歲,平均(30.69±2.45)歲;患病時間1~4歲,平均(3.13±1.41)歲;受教育程度:大學及以上學歷19例,高中學歷22例,初中學歷25例,小學水平4例。兩組年齡、性別、受教育程度、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治療方案均由同一治療團隊制訂,對照組給予臨床常規的護理方案,觀察組在常規護理方案的基礎上,給予護理流程管理模式,具體如下:
1.2.1成立護理流程化管理小組 護理流程管理小組由醫院護理部領導任負責人,小組的成員為早期干預科護士長及護理骨干人員。具體的分工為:護理部主要負責具體流程的制訂、成員培訓及業務指導,早期干預科護士長等小組成員負責流程化管理的具體落實、實施及過程督促,以方便、及時地對具體流程進行完善及優化。
1.2.2具體流程方案的設計 護理流程管理尤其要強調過程的規范化、延續性及系統化,形成一整套規范運作的流程;建立、健全流程的優化,自動化運作的體系,并由此打下基礎,開始認識—改進—再認識的流程管理的新循環[6-7]。
1.2.3流程管理的重新審視 對于那些暫時尚未完全規范化的工作,重新進行梳理;對于那些徹底無法與臨床需求銜接的流程,通過更換角度審視,再次認識,并進行流程再造,重新審視這些流程能否反應患者具體需求以及專科性特征;其次著重注意細節問題、重點環節、高危因素、慣常熟悉的工作內容及邊緣性、交叉性的工作流程,使具體流程的設計更加合理。
1.3 流程管理的臨床應用
創造整潔、舒適的住院就醫環境。在可以保障患者安全的基本前提之下,按照“以患者為中心”的原則,美化病房內外的環境,病房外充分進行綠化,保持花常開、葉常綠;走廊間可擺放小盆景,墻壁上懸掛風景畫作、中國結等;患者的病房內部可根據自己的愛好、習慣進行布置,種植盆栽性植物、插花等;床上用品、屋內家具等用具盡量家庭化;患者不必統一穿著病員服裝,可以穿著日常喜歡的服裝;患者可在病房內使用電子產品如電腦、手機等;每個病房均配備有獨立的衛生間、淋浴設備、電視機等,全天候提供熱水;治療結束后患者可獨立安排個人活動,讓患者入院后體驗到舒適、溫馨的感覺,感受家庭的氛圍。
1.3.1 放松訓練 主要方法包括:深呼吸心境放松、全身骨骼肌放松、意向放松等,使患者掌握自我放松的途徑及方法,來調整焦慮、緊張的心境狀態。
1.3.2 手工藝品制作 方法訓練(布藝、十字繡、絹花等),不但陶冶患者情操,也可增強患者的勞動技能。
1.3.3 開辦比賽 開辦健美體操、歌詠比賽及各種適合室內的球類賽等,調動患者參與集體活動的積極性。
1.3.4 開展心理型游戲 這是一種在團體活動中對患者進行心理輔助與調整的重要方式,幫助患者在日常交往中通過觀摩、模仿、體驗到感知自我、接受自我、調整和改良與周圍人的關系,學習、掌握新的行為、態度的方式,以培養優良生活習慣、方式的過程,為參與者創造了一種良好的交流、活動的機會,營造出相互信任、溫暖互助的環境氛圍。
1.3.5 日常交往的能力 如與人談話的技能,解決、處理矛盾的能力與技能,就業的技能等,可以通過演出情景話劇等方式改善患者的日常社交能力。文娛活動需要富于吸引力,可以使環境氛圍變得放松,使患者得到愉悅及滿足感,確保能夠穩定患者的情緒,降低患者對外界的敵視及攻擊性,推動患者的配合治療積極性,有利于改善疾病的程度,從而加快患者的康復進程,改善患者的日常社交能力。
1.4 療效評價
于采用護理流程管理前及護理流程管理2個月采用簡明精神病量表(BPRS)[8]及護士用精神癥狀住院患者評定觀察量表(NOSIE)評定訓練效果[9],對兩組患者評定結果進行對比分析。其中,NOSIE量表主要分為總消極因素、總積極因素、疾病病情總評價等3大類,共計30分項,每項分為無、有時有、常常、經常、一直是等5個等級,分別賦值0、1、2、3、4分。BPRS量表也是在精神疾病專科臨床廣泛使用的專業評價量表之一,包括焦慮抑郁、思維障礙、缺乏活力、量表總分等4大類,也采用5級評分。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軟件SPSS 16.0對數據進行分析,正態分布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獨立樣本的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應用護理流程管理前后BPRS評分結果比較
采用護理流程管理2個月,兩組患者的BPRS量表總得分及焦慮抑郁、思維障礙、缺乏活力等項得分均較護理流程管理前明顯下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5或P < 0.01);且觀察組護理流程管理2個月總得分及焦慮抑郁、思維障礙、缺乏活力等項得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 < 0.05)。見表1。
2.2 護理流程管理前后兩組患者NOSIE量表評分結果對比
護理流程管理2個月兩組患者NOSIE量表病情總估計因子、總積極因子得分均顯著高于護理流程管理前,總消極因子均低于護理流程管理前,差異均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 < 0.01);且護理流程管理2個月觀察組病情總估計因子、總積極因子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而總消極因子得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3 討論
護理流程管理的重點及核心步驟是按照流程過程為導引,以患者滿意為根本目的而采取的科學化管理方式[10-11]。臨床護理工作者是護理行為的實施者,護理流程化管理有益于增強護理人員的主觀服務意識,增強護理人員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為患者帶來更加舒心的護理服務,有益于最大化地增加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度,從而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為以后的臨床護理工作提供新的思路。護理流程管理的實施,促進了臨床護理質量的不斷增強,有利于實際工作中各項具體護理操作的規范化及標準化,將質量流程管理與臨床護理工作緊密聯系在一起,強化督導,經由每一位參與其中的護理人員思考每一項具體護理流程的意義,到具體實踐其行為,逐漸由被動轉為習慣。這反映了護理過程中質量的持續改進,從而實現了各項臨床護理工作的不斷提高[12-13]。
精神類疾病是一類慢性病程的疾病,因為長時間的患病,癥狀反復出現及長期的住院治療,導致患者社會交往能力的減退,生活自理能力退化,社會交往及角色定位功能障礙[14-15]。因此,精神類疾病患者的治療本質上是一個重新適應社會與健康行為能力重建的過程。本項研究通過選取精神病區患者給予開放式管理,將精神類疾病患者從“被管理”的模式中“釋放”出來,保證其與外界社會的接觸,有效地喚醒患者交往的積極性,在給予常規的抗精神類疾病藥物治療的基礎之上,進行護理流程化管理[16-17]。本研究結果顯示,在護理流程管理2個月,觀察組患者的BPRS量表總得分及各分項因子得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 < 0.05);在NOSIE量表各項目的比較中,總估計因子、總積極因子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總消極因子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 < 0.05),顯示經過護理流程化管理使患者增強了治療的依從性,提高了治療的有效性,還明顯改善了患者住院生活,改變了過去單純強調以藥物治療為主要手段的現象,更重要的是,護理流程化管理有效地緩解、減輕了患者的緊張、焦慮情緒,增強了患者的社會交往能力,極大地促進了患者與周圍社會的接觸,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量,促進了患者全面、快速的康復。
綜上所述,護理流程管理應用于開放式精神病區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精神狀態,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 于麗華.流程管理模式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及探討[J].醫學研究生學報,2012,25(4):399-401.
[2] 郝軍鋒,王美,周平,等.綜合性康復措施對精神分裂癥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J].中國醫藥科學,2013,51(11):53-55.
[3] 朱建中,張恒,周兆新,等.開放式管理模式對改善首發精神分裂癥患者家屬心理狀況的效果分析[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0,18(7):790-792.
[4] 章飛雪,于燕燕,徐枝樓,等.品管圈活動在精神科老年病房基礎護理質量管理中的作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3, 48(2):127-130.
[5] 周念港,劉詔薄,楊惠,等.“與社區為伙伴”護理模式在精神科病房的應用初探[J].中國全科醫學,2010,13(13):1465-1466.
[6] 張凌芳,何益群,王玉婷,等.精神科開放式病房患者康復訓練效果評價[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6):530-532.
[7] 陳明菊,楊金華.精神科開放式管理病房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效果研究[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2,33(10):1290-1292.
[8] 冒才英,楊菊瓊,王加仙,等.2778例急性期精神病患者開放式管理的探討[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9):68-69.
[9] 黃春香,趙淑紅.流程管理對腦卒中患者社區護理質量控制的影響[J].中國全科醫學,2011,14(35):4028-4031.
[10] 肖超蘭.6sigma管理法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3):219-221.
[11] Kyrkjeb JM,Hanssen TA,Haugland B. Introducing quality improvement to pre-qualification nursing students:evaluation of an experiential programme [J]. Qual Health Care,2001,10(4):204-210.
[12] Duan X,Shi Y. Current status of quality evaluation of nursing care through director review and reflection from the nursing quality control centers [J]. Int J Clin Exp Med,2014,7(10):3737-3745.
[13] Gnass I,Ralic N,Hübner-Mhler B,et al. Expert standard “pain management in nursing of chronic pain”—— An unpleasant sensory and emotional experience [J]. Pflege Z,2014,67(9):520-523.
[14] 叢立群.運用風險管理再造精神科護理流程[J].中國醫藥指南,2013,(4):695-696.
[15] 姚寧,田素英.護理風險管理在精神科老年病房中的應用[J].四川精神衛生,2010,23(1):44-46.
[16] 曾萍,黃穎.流程管理在精神科臨床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23):169-170.
[17] 劉根鳳,徐萍,孫克莎,等.住院精神分裂癥病人臨床護理路徑應用研究[J].護理研究,2014,28(3):339-340.
(收稿日期:2014-11-14 本文編輯:衛 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