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菊 沈彬彬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在中國西部的內地,巴山蜀水之間,長江水系沿岸,棲居著兩座超級城市——成都和重慶。巴渝不分家,從古至今,這兩座相距不過500里的城市一直難分彼此。在有的外地人看來,成都與重慶是同義詞,因為這兩座城市都是有著幾千年歷史的文化古都,都是中國西部最活躍、最耀眼的繁華之地。但成都和重慶,又是已分道揚鑣的“雙生子”,性格迥異,互不服氣。就如《新周刊》中所說的那樣:“墨爾本不屑悉尼;里約熱內盧漠視圣保羅;洛杉磯看輕舊金山;馬賽人到了巴黎,也會有意識地趾高氣揚——雙城情結無處不在。”脫離關系但血緣仍在,道不同卻仍需為謀。世上最在乎重慶的城市是成都,最在乎成都的城市是重慶,重慶火鍋和成都清茶交匯出最豐富的雙城記。
平民蜀地 風情山城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成都和重慶的共性身后,掩藏著太多的不同,這里的大學也是風情各異。
在悠閑舒適的成都,不乏四川大學、西南交通大學這樣的老牌名校,還有近些年異軍突起的西南民族大學和電子科技大學。總體來說,蜀地的高校都是平民化的,如西南財經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成都信息工程學院、成都體育學院、四川師范大學、四川旅游學院、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等,她們以不同的辦學特色安靜地扮演著各自的角色,穩重而不失靈動,透出一份娓娓清淡的人文氣息,給人一份寧謐和閑適。
同蜀地高校的平民化相比,山城重慶的高校則表現得風情萬種。重慶的高校之間曾流傳著這樣一個段子:“重大的牌子,建大(現已并入重大)的票子,西師(現已與西南大學合并)的園子,西政的漢子,川外的妹子,交大的房子。”其實,這已經把重慶幾大高校的特點基本囊括了。軍校是重慶高校的一大特色,如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后勤工程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重慶通信學院等知名軍校。除此之外,還有四川美術學院、重慶工學院、重慶師范學院等一般本科院校,再加上眾多的高等專科學校,構成了重慶學科種類齊全、學術水平較高的高等教育體系。
柔與剛的抗衡——
四川大學PK重慶大學
秀麗的府河之畔,典雅的望江樓旁,四川大學(以下簡稱“川大”)猶如蓉城山水孕育出的一朵娉婷的荷花,吸引了眾多學子的目光。川大由原四川大學、原成都科技大學、原華西醫科大學三所全國重點大學經過兩次合并而成,強強聯合,是對“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最完美的詮釋。成都是古蜀國的都城,川大中國古典文獻學學科繼承了古蜀國的燦爛文明,延續了近代蜀學的學術血脈,并將之擴大到敦煌文獻研究、宗教文獻研究等嶄新的領域。在理科方面,數學方面的實力不容小覷,基礎數學、應用數學是國家重點學科,物理學方面有原子與分子物理,生物科學方面有植物學等國家重點學科。
如果說川大是平原上的一朵娉婷芙蓉,綻放著文化的光華和魅力,那么重慶大學就是山城里一棵雄健的大樹,展示著理工大學的大氣和豪邁。2000年,重慶建筑大學、重慶建筑高等專科學校并入重慶大學。合并使得一直以機電、能源、材料、信息、生物、經管等學科優勢而著稱的重慶大學,在建筑、土木、環保等學科方面也處于全國較高水平。精密儀器及機械、電工理論與新技術、機械設計及理論、技術經濟及管理是學校學科群中的排頭兵。學校在光電技術及系統、儀器科學與技術的研究領域中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名與實的共興——
西南交通大學PK重慶交通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的前身是交通大學唐山分校,該校的土木工程專業在全國享有盛名。京張鐵路、寶成鐵路、成昆鐵路、萬里長江第一橋、秦嶺隧道……諸多成績,均是學校的驕傲。“竢實揚華、自強不息”,如今的西南交通大學依然保持著非常明顯的專業優勢:交通運輸工程一級學科排名一直穩居全國第一,測繪工程與技術、電氣工程、機械工程、土木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等學科也名列全國前茅。在三個世紀的辦學歷程中,學校歷經八國聯軍入侵、日軍侵華等磨難,于“天下第一關”山海關應世之后,歷經五萬里跋涉、十八次遷徙,西南交通大學秉持著“精勤求學、敦篤勵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的校訓砥礪前進,正所謂“起北洋,盛唐山,歷經遷徙而不滅,竢實揚華;轉峨眉,定蓉城,履程百年又新生,再創輝煌”。
在重慶,如果你問老百姓,直轄市10多年來最大的變化是什么,他們肯定說是交通。“世界橋都,中國重慶”的身后,始終有一所以公路、水運交通類學科專業為主的高校,它培養的學子在默默地支撐著重慶交通的建設與發展,這就是創建于1951年,以拱橋研究享譽海內外的重慶交通大學。多年來,學校堅持推進科技創新,多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發明獎和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在拱橋建設、內河通航及港口航道建設、山區公路建設等領域取得了一批居于世界領先水平的成果。可以說,重慶已建和在建的每條高速公路,長江和嘉陵江上跨越的每座大橋,都有重慶交通大學學子的智慧凝聚和奮斗足印。
冷與熱的交鋒——
電子科技大學PK西南大學
與川大的兼容并包不同,電子科技大學是一所專業性很強的高校。學校的通信和電子類專業在全國是數一數二的,有著我國“電子類院校排頭兵”的美譽。這可不是“浪得虛名”,以深圳華為公司董事長孫亞芳、京東方科技集團董事長王東升、網易創始人丁磊等為代表的杰出校友已成為中國IT行業的佼佼者,引領著當今中國信息產業的新潮流。
與電子科技大學相比,遠離市區,身在重慶市北碚區的西南大學則含蓄了很多。含蓄并不代表它沒有實力,作為西南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原西南農業大學,就曾培養出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先生。作為另一組成部分的原西南師范大學,它的心理學院全國知名。西南大學心理學院擁有國家級重點學科——基礎心理學。在這個學科領域,西南大學絲毫不遜色于北京師范大學,奧運網球雙打名將孫甜甜、李婷的賽前心理輔導就是由西南大學的老師來負責的。
明與幽的映照——
成都理工大學PK重慶郵電大學
成都理工大學的前身為成都地質學院,所以它的專業設置多與石油、地質、工程有關。歷經50余年風雨的成都理工大學,其畢業生中有人第一個發現了中國原生金剛石,有人第一次在南極升起五星紅旗,有人繪制了我國第一張河流地貌圖,有人最早、最深入地參與和介入了我國西部幾乎所有大型和特大型水利水電和其他工程建設,監控和治理著我國西部尤其是四川主要的地質災害……成都理工大學的學子,都特能吃苦,專業基本功也特扎實,每年都有大批的學子進入中石化、中石油、中核電和中信集團等大型資源類國有企業。學校與這些企業的聯系源遠流長,早在建校初期,成都理工大學的學生每學期三分之一的時間都會泡在大慶、勝利等油田實習。
提起國產3G標準TD-SCDMA,也許更多的人知道的是大唐公司,卻不知掩映在重慶南山上的重慶郵電大學也參與了TD-SCDMA標準的研發過程。重慶郵電大學是全國知名的四所郵電大學之一,也是我國數字通信的發源地之一。現在的重慶郵電大學是西南地區信息類高校當之無愧的代表,它與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郵政等信息運營企業,與大唐電信、中興通訊、華為公司、普天集團等信息產品制造企業,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等信息行業的科研院所以及四聯集團、中藥研究院、重慶社科院都建立了長期產學研合作辦學關系。
閑適之都 火辣山城
說到成都和重慶,吃必然是個繞不開的主題。
天府之國成都,其魅力不在山水,也不在物質,而在其閑適的生活。在成都求學,是一件幸福而愜意的事情。學校周邊各種館子的美食不僅品種多,而且價格實惠。下了晚自習,來幾串串串香,價格便宜得讓你偷著樂,盡可敞開肚子吃。
西南交通大學
奇味干鍋:牛肉和“掌中寶”最好吃了。
香香土豆:一坨坨的,糖醋味的最好吃了,喜歡折耳根的可以放折耳根,香“慘”了。叫阿姨炸酥一點兒,外焦里嫩神馬的,棒棒噠。
電子科技大學
徐亮烤蹄:把鹵過的豬蹄拿來烤,加各種調料,外焦里嫩。缺點就是只吃一個完全不過癮啊。
3Q雞排:隨時都有人在排隊。量大,現炸,便宜,好吃!
成都體育學院
婆婆冒菜:味道不錯,價格也很公道。
四川傳媒學院
瓦塊香:類似于砂鍋,但是吃起來又是干鍋的味道。有點兒大雜燴的感覺,冬天吃了比較暖和,性價比很高。
說起重慶,會不由自主地想起重慶的麻辣火鍋。其火鍋的吃法源自于早年江邊漁民“一鍋煮”的便捷吃飯方法。真正地道的重慶味火鍋,只有在重慶本地才能吃到。重慶還有各種風味小吃,比如磁器口的麻花、江津米花糖、合川桃片、怪味胡豆等,價格便宜又美味。重慶高校附近的美食街,美食品種多,口味也不錯。
推薦一:回龍灣美食街,毗鄰重慶工商大學
推薦美食:砂鍋居的砂鍋
這里既有辣到夠味兒的麻辣鍋,也有鮮美的清湯鍋。菜品齊全,各式肉類和蔬菜都有供應。
推薦二:黃桷坪美食街,毗鄰四川美術學院
推薦美食:胡記蹄花湯
這里的蹄花吃起來有入口即化的感覺,肥而不膩。“沒吃過胡記蹄花的人不算到過黃桷坪”這句話在不少食客間流傳。
推薦三:重大美食街,毗鄰重慶大學沙坪壩校區
推薦美食:百味佳小吃館里的羊肉粉
羊肉粉里的蘿卜丁和特制醬汁讓人很有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