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簡介】肖漢明,知名高考志愿填報指導專家,從事高考志愿填報指導工作十余年,每年鉆研高考志愿填報,幫助全國二十幾個省市區(qū)數(shù)萬名高考生圓夢大學。
高考平行志愿填報技巧中,是不是就應(yīng)該遵循“沖一沖、穩(wěn)一穩(wěn)、保一保”的原則呢?
自2003年湖南省率先實行高考平行志愿以來,平行志愿風行了10余年,幾乎被全國所有的省市(區(qū))所采用。平行志愿的好處是毋庸置疑的,但不少老師和媒體大肆宣傳的平行志愿填報口訣“沖一沖、穩(wěn)一穩(wěn)、保一保”,筆者實在不敢茍同。因為把它作為一個普遍的填報方法加以推廣,會導致很多考生輸在志愿填報上。
什么是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指的是在同一個錄取批次中,考生填報的n個院校志愿相互之間的關(guān)系是并列的平行關(guān)系,沒有前后之分。雖然考生所填報的學校志愿存在前后順序,但在投檔和錄取時都享有第一志愿的待遇,不存在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第三志愿之身份。投檔錄取是按“分數(shù)優(yōu)先、遵循志愿順序”的原則進行,即根據(jù)考生的成績,按照志愿順序進行投檔。投檔時,將考生成績從高分到低分進行排隊,然后由計算機按照順序依次檢索考生填報的a、b、c、d、e等志愿,如果符合a志愿,就把考生的檔案投到a高校供學校錄取;如果成績不夠,則繼續(xù)檢索b志愿,以此類推,直到被提檔或檢索完最后一個志愿為止。
為何考生頻頻“沖”鋒陷陣
由于平行志愿中的若干個志愿都被視為第一志愿進行投檔,因此考生們填報志愿的膽子比以前大了許多。大家認為老師們和媒體上說的“前面的沖一沖、中間的穩(wěn)一穩(wěn)、后面的保一保”非常有道理。只要中間“穩(wěn)”,后面“保”,前面不“沖”白不“沖”。“沖”了,或許能讀到更理想的大學,“沖”不進去又不要緊,反正后面還有幾個志愿接著。
這里說的“沖”,是志愿填報的一種策略,即用盡分數(shù),不留余地在a志愿填報稍高于自己實力的高校,以達到出奇制勝的目的。
可以看出,“沖”本身是一種冒險行為,帶有一定賭的成分。既然是“賭”,那就不可能只有贏沒有輸。筆者做過社會調(diào)查,收集的1000份 平行志愿中,a志愿采取“沖”的考生為846人,失敗657人,成功189人,成功率只有22.3%。
成功率這么低,為何每年仍有那么多老師指導學生“沖”鋒陷陣呢?原來失敗案例中,絕大多數(shù)考生填報志愿做到了拉開梯度,所以基本上不會傷筋動骨,他們沒有被a志愿提檔,卻被后面的志愿院校錄取了,有大學上也就無所謂失敗了。
倒是“沖”擊成功的案例中,不少學生的錄取結(jié)果讓人高興不起來。他們雖然讀到了心儀的學校,達到了“不浪費高考分數(shù)”的目的,但是,大多數(shù)的學生喜憂參半,有的甚至比失敗還更難受,因為他們被調(diào)劑錄取到最不愿意接受的專業(yè)。(具體參見本刊2014年第12期《“不浪費分數(shù)”的志愿一定是好志愿?》一文)
沖或不沖,如何選擇
其實,事情不能一概而論,平行志愿因人而異,有的可以“沖一沖”,有的則不適合。此話怎講呢?請看下面的幾個實際案例。
案例一:2013年江西新余文科女生的高考志愿,她考了556分(高出文科一本線24分),填報了蘭州大學的新聞學、廣播電視學和法學等專業(yè),結(jié)果幾乎踩著提檔線被蘭州大學錄取(蘭州大學的提檔線為555分)。由于擦著門檻進入這所大學,因此專業(yè)得不到滿足,被調(diào)劑到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對于這個結(jié)果,她完全能夠接受。她說:“我有心理準備,我的分數(shù)不高,能沖進名牌大學,讀什么專業(yè)都行!”
上面這個考生采取“沖”的辦法,成功地讀到了“985工程”大學,說明平行志愿“沖”有好處,關(guān)鍵時放手一搏,考生得到的回報是物超其值。
案例二:2014年江西萍鄉(xiāng)理科男生的高考志愿,他考了553分(高出理科一本線27分),填報了燕山大學的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和機械設(shè)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等專業(yè),結(jié)果以2分的優(yōu)勢被燕山大學錄取(燕山大學的最低錄取分為551分)。但是,由于分數(shù)沒有優(yōu)勢,被調(diào)劑到統(tǒng)計學專業(yè)。對于這個結(jié)果,考生難以接受。雖然統(tǒng)計學不是冷門專業(yè),但考生超級不喜歡。考生的母親說:“早知這樣,我們就不該‘沖,現(xiàn)在腸子都悔青了!”
上面這個考生采取“沖”的辦法,雖然“沖”進了填報的大學,但錄取的專業(yè)與自己想要的相去甚遠,考生最后放棄了錄取選擇了復讀,說明平行志愿“沖”有壞處,關(guān)鍵時刻盲目“攀高”,考生失去的往往比得到的更多。
也許有考生和家長會說,只要專業(yè)不服從調(diào)劑,不就不會遭遇尷尬的事情嗎?說這話的人肯定不清楚,分數(shù)沒有優(yōu)勢,填報熱門專業(yè),又不服從專業(yè)調(diào)劑,會遭遇平行志愿中最大的風險——退檔風險!一旦被退檔,受“平行志愿只實行一次投檔,不補充投檔”的限制,考生的檔案被“凍結(jié)”,不能被后面的“穩(wěn)”“保”院校檢索,整個批次的錄取會因此而落空。
【老肖有話說】
既然“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那么,哪種情況可以“沖”?哪些情況不能“沖”呢?
◆可以“沖”的情況:
1.主張學校優(yōu)先,心儀某所大學(特別是“985工程”或“211工程”大學),以進某所大學為最終目的。
前提:專業(yè)必須服從調(diào)劑。后果:有可能被錄取到冷門專業(yè)。
2.目標院校招生計劃里的專業(yè)全部可以就讀,至少沒有難以接受或特別反感不能接受的專業(yè)。
前提:專業(yè)必須服從調(diào)劑。后果:一般會錄取到較差的專業(yè)。
3.興趣愛好不明,各門功課成績既不拔尖也不偏科,給什么專業(yè)就能讀什么專業(yè)。
前提:專業(yè)最好服從調(diào)劑。后果:有可能讀到一般專業(yè)。
4.事先填好幾個自己能接受的冷門專業(yè),以避免被錄取到自己不能接受的冷門專業(yè)。
前提:專業(yè)可以不服從調(diào)劑。后果:大部分人會被錄取到自己填報的冷門專業(yè)。
5.沖擊失敗后,退到征集志愿或降到下一批次錄取能夠接受。
前提:專業(yè)可以不服從調(diào)劑。后果:有可能遭遇提檔復退檔風險,掉到征集志愿或跌到下一批次錄取。
◆不能“沖”的情況:
1.主張“專業(yè)優(yōu)先”, 特別鐘情于某幾類專業(yè),以讀到這些專業(yè)為目的。
如果“沖”,有可能遭遇提檔復退檔風險,掉到征集志愿或跌到下一批次錄取。
2.目標院校《招生計劃》里有不能接受的專業(yè)。
如果“沖”,有可能遭遇提檔復退檔風險,掉到征集志愿或跌到下一批次錄取。
3.目標院校有身體受限或特殊政策要求的專業(yè)。
如果“沖”,有可能遭遇提檔復退檔風險,掉到征集志愿或跌到下一批次錄取。
4.不能接受征集志愿及掉批次錄取。
如果“沖”,有可能被錄取到冷門專業(yè)。
5.高考分數(shù)離目標院校提檔線相差太大。
如果“沖”,浪費一個填報指標,失去一次被錄取的機會。